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典型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与泉流量的交叉小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2年3月至2008年12月龙怀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与2个表层岩溶泉泉流量资料,采用连续小波变换、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方法,对龙怀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及表层岩溶泉泉流量多时间尺度特征及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怀表层岩溶水系统降水量主振荡周期为0.77~1.16a,布洋1号泉与龙何下泉泉流量的主振荡周期均为0.82~1.23a,而其高频部分周期变化均不连续,其动态特征均以年际变化为主;交叉小波变换揭示COI区域外降水量与布洋1号、龙何下泉泉流量的主共振周期均为0.77~1.23a,且涵盖全部时域,2个表层岩溶泉对降水的响应是显著和稳定的;表层岩溶泉泉流量存在稳定的落后于降水量的相位变化,布洋1号、龙何下泉分别落后于降水量0.61d、2.63d左右,表层岩溶泉径流过程为其泉域特征所制约;小波相干谱表明降水量与布洋1号泉流量在0.17~2.45a的全频域均显著共振,与龙何下泉在0.17~1.55a的周期上显著共振,且二者均涵盖了大部分时域,降水量与泉流量动态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三峡水库春季水体营养盐与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于2013年3月对三峡水库22条支流及干流的6个断面进行采样监测. 结果表明:来水、回水、河口和干流4类断面ρ(TN)平均值分别为1.69、1.84、2.01、1.51 mg/L;ρ(TP)平均值分别为0.115、0.191、0.179和0.181 mg/L;不同类型断面间ρ(TN)、ρ(TP)差异不显著;水体中N、P的主要形态分别为NO3--N和PO43--P;N/P〔n(N)/n(P)〕从来水(110.8)至干流(18.9)逐渐降低. 三峡水库总体上为中营养状态,回水和河口区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富营养断面比例分别为45.4%和36.4%. 研究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98属,其中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分别检出42、26和17属;从组成上看,来水和干流断面以硅藻-绿藻为主,回水、河口断面以绿藻-硅藻为主. 浮游植物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回水、河口、来水和干流断面. 调查期间,22条支流中有15条支流在不同位置发生水华,但主要集中在回水区;拟多甲藻水华为主要类型且集中在库区的下游支流,而库区中上游支流则以隐藻、衣藻、小球藻、小环藻等水华为主. 环境因子排序分析表明,在水华集中的回水-河口区域,影响浮游植物丰度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数明显少于其他区域,温度和ρ(DO)为该区域浮游植物丰度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而ρ(TN)、ρ(TP)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3.
司万童  吕玥  杨峰  韦雪  张迎梅 《环境工程》2010,28(6):100-103
黄河上游白银段,污水灌溉导致了春小麦的抗逆性下降。研究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受污黄灌水的春小麦,对提高春小麦抗逆性的作用。结果显示:人工湿地能够高效降低重金属在灌溉水中的含量,从而显著的(P<0.05)提高了春小麦的抗逆性,减轻了氧化损伤。因此,人工湿地可用于灌溉水的前处理中,以达提高灌溉水质量,从而减轻污灌水对春小麦的危害,确保农作物的安全和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54.
郭蔚华  刘娜娜  王柱  徐灵华 《生态环境》2010,19(10):2458-2460
嘉陵江为三峡库区最大支流,对库区水环境具有重要影响,2004年夏进行了嘉陵江出口段藻类活动规律研究,2005年春首次发现嘉陵江出口段小环藻(Cyclotella)暴发。2008年春嘉陵江出口段小环藻暴发水样经中科院武汉水生所鉴定的水华藻种为极小冠盘藻(Stephanodiscus minutulus),由于极小冠盘藻光学显微特征与小环藻暴发水样中主要小环藻光学显微特征不一致,因此需要弄清春季嘉陵江出口段水华小环藻分类地位。为认知春季嘉陵江出口段水华小环藻种,2009年春季于嘉陵江出口段小环藻发生期间,采集水样,离心浓缩,酸化处理,经电子显微镜扫描得到主要小环藻的电子显微照片,通过中国淡水藻志第四卷硅藻门中心纲相关小环藻特征分析比较,嘉陵江出口段春季水华小环藻种为星肋小环藻(Cyclotella asterocostata Grun.)。  相似文献   
55.
利用RAD7和NR-667A测氡仪测量了广东省8处温泉水和温泉宾馆室内外氡浓度。不同地方的温泉水氡浓度差异较大;在浴室内使用温泉水洗浴时,温泉水氡浓度对宾馆室内氡浓度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浴室内平均氡浓度比没有用温泉水时高0.6~18.6倍,卧室内氡浓度比没有用温泉水时高0.3~7.3倍,而且随着温泉水使用状况不同,室内氡浓度也有很大差异。浴室内使用温泉水时计算的氡转换系数较高。有些宾馆室内氡浓度超标,应采取一些管理措施或技术手段降低对宾馆工作人员的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56.
西藏盐井地区盐泉同位素特征示踪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西藏盐井地区盐泉、曲孜卡泉、地表水及重要地层进行了同位素测定和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条件、辅以水化学证据确定泉水的补径排模式。δD~δ18O规律指示出盐泉和温泉的补给类型的差异;用δ18O对泉水的补给区海拔高程进行恢复;泉水、岩样的δ13C~δ18O规律指示出盐泉流经的主要相关层位为上三叠统地层T3b~T3d;其排泄主要受到芒康-盐井复式向斜次级背斜核部的张性裂隙所控制。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解决石油开采电缆射孔工艺中雷管存在的早爆风险给井场带来的安全隐患。方法 设计油气井用安全避爆点火装置,选用高安全性大电流雷管,采用电路隔离、传爆序列隔离设计方案,对装置内的压缩弹簧进行选型设计与分析,并完成该装置的保险解除及复位模拟试验。结果 所设计的安全避爆点火装置,使用截径5 mm规格的弹簧能满足压力导通要求,以及泄压后弹簧克服蠕变性能损失使装置切换为安全状态的要求,确保了施工状态与未施工状态下的管柱安全性。结论 该装置应用于电缆射孔作业中,提高了施工可靠性,同时可确保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58.
The concentration of six HMs (Cd, Cr, Co, Pb, Hg and Ni) was analysed in 321 organically grown winter and spring wheat genotypes from six genotype groups, i.e. selections, old landraces, primitive wheat, spelt, old cultivars and cultivars. Also the potential risk of individual toxic HM to human health was estimated by using the Hazard Quotient (HQ). Significantly the lowest grain concentration of Cd was found in primitive wheat as compared to all other investigated genotype groups. Intake of HM by consumption of whole wheat grain was not found to pose a health risk to human for any of the investigated genotype groups. The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of Cd for the different genotype groups indicated a lower ability to accumulate Cd for primitive wheat as compared to other genotype groups. The primitive wheat was found the most promising and might be of interest in future wheat breeding programs to develop wheat genotypes with low HMs concentration in the grain.  相似文献   
59.
郭劲松  陈杰  李哲  方芳  张超  田光 《环境科学》2008,29(10):2710-2715
三峡水库于2006年10月底蓄水至156 m水位,标志着三峡工程顺利进人初期运行阶段.为了解新的水位高程下小江回水区水环境的现状以及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于2007年初开始对该区域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跟踪观测.以2007年春季(4月)的2次常规监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均匀性指数J,对小江回水区的5个监测断面进行了多样性评价并分析了小江回水区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的H、d和J值分别为1.097 5~1.865 5、1.324 2~1.860 4、0.263 2~0.435 9;各监测断面的营养水平均为中度富营养型,其中渠马断面水质最差.黄石断面水质最好.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牛物量最大值出现在2007-04-08的渠马断面,分别达到了8.442×105celh/L和1.887 mg/L.小江回水区的藻类种群组成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冬季的硅藻-绿藻为主的结构逐渐向初夏的绿藻-蓝藻为主的结构过渡.  相似文献   
60.
弄拉岩溶区次生林的生态水文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6年5月至7月对广西弄拉兰电堂泉水源林区各类水样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收集弄拉兰电堂泉集水区次生乔木林中的大气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雨和表层岩溶泉水,对其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和pH值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气降雨经过森林层后,化学成分的总含量增加了;各种养分元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Cl-和Na 减少,其余各离子以及TC、TIC和TOC都表现出增加,对应于每场降雨后的泉水中各成分的变化不是很显著;穿透雨和树干径流雨的pH值表现为下降,泉水的pH值变化幅度较小。经过次生林后的雨水可促进岩溶作用和表层岩溶带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增加土壤中某些碱性元素的有效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