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88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71.
对研磨法和超声法测定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法对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萃取效率优于研磨法,人为误差小,精密度较高,且简便安全,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2.
矿难救生球系统在瓦斯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矿难救生球系统(简称球)的原理及结构,构建巷道空间和球的分析模型,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别选择3种球体材料和3种球体厚度进行计算,对该系统在瓦斯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研讨,分析冲击波作用下球表面的变形、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以及球体材料、厚度等因素对球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可以为救生球系统设计建立一个仿真的实验环境,为优化系统设计、提高设计效率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3.
以某铅锌矿爆破施工为背景,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测得的振动速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场地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并结合爆破主频率,确定了周围民房的容许振动速度为2cm/s。同时,对爆破冲击波和噪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振动、冲击波和噪声均与爆心距、炸药量有关。当爆心距相同时,噪声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影响最大,空气冲击波次之,爆破振动较小。主要从控制最大段药量和爆源距安全原则考虑,提出了防爆破振动、噪声和冲击波及飞石的安全距离。另外,还提出了硐口悬挂3层麻袋、堵塞炮泥和控制起爆网络中段间微差等安全措施,并对有害效应进行评估,其结果对后续爆破设计和施工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4.
从检讨现今地震预报问题入手 ,正视其不足 ,寻找新的可避免其不足的途径 ,提出了依据波动信息预报地震的概念。这里所说的波动信息是特指通过地球质点传播的各种波所固有并夹带的信息如地震波信息、电磁波信息、潮汐波信息等等。本文将波动和波谱的检测与分析研究归结为 3条 :1 用什么仪器、摆成什么阵势检测可用于地震预报的波动信息 ;2 如何分析这些检测到的波动信息并确定与地震孕育、发展、发生有关的信息参数 ;3 如何将有关信息参数形成地震预报判据或指标 ,预报未来地震的时空强三要素  相似文献   
175.
输水隧道在行波激励下的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大规模调水工程的建设,穿越软土地区的浅埋输水隧道的抗震性能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这就涉及到地震动的输入问题。而对于空间尺度很大的大型输水隧道,地震动输入的空间变化特性即多点输入对输水隧道的地震响应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考虑了衬砌-水体-围岩的相互作用的同时,还考虑了地震波有限波速传播所引起的行波效应及不同地震动激励方向对三维输水隧道的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震动一致输入相比,行波效应将对输水隧道的地震响应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6.
基于石油阻火装置对可燃气体爆炸传播的火焰具有淬熄作用,对压力波具有抑制作用,提出将金属丝网、波纹板型等几种结构用于抑制煤矿瓦斯爆炸传播的新思路,填补了阻火器在煤矿中应用的空白,为煤矿阻隔爆技术开拓出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7.
超声-Cd2+/N共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降解苯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d~(2+)/N共掺杂的二氧化钛,采用X光衍射仪对其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进而研究此合成掺杂光催化剂在US(超声波)/Vis(可见光)下降解水中苯酚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Cd~(2+)、N共掺杂的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的情况下,可见光光催化降解苯酚有一定的效果;超声波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可见光光催化降解苯酚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78.
风浪对太湖水体中胶体态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为了解不同风浪条件下太湖水中胶体态营养盐和浮游植物含量的特征, 选择不同风速情况进行现场观测和采样, 用切向流超滤法获取胶体, 测定胶体态有机碳、氮、磷及其他形态营养盐含量. 同时收集浮游植物样品, 测定其密度和生物量. 结果表明, 在风速小于4m/s时胶体氮(CN)和胶体磷(CP)含量随风速变大而升高, 而在风速大于4 m/s时其含量不再升高, 甚至略有降低; 叶绿素a(Chl-a)、浮游植物密度、蓝藻密度和蓝藻生物量均在风速小于4m/s时随风速增大而升高, 在风速大于4 m/s时随风速增大而降低, 说明小风浪有利于蓝藻生长或漂浮, 而大风浪对其生长或漂浮不利. CN和CP含量与浮游藻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表明在藻类生长旺盛的夏季, 太湖水中胶体氮、磷的主要来源为藻类产物.  相似文献   
179.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flow structures and the strength of shock waves generated by high-pressure gas release through a tube into air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 leading shock wave was generated in front of the compressed gas jet and the shock wave speed increased firstly, then decreased and finally kept constant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propagation distance in the tube. Th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Mach numbers of shock waves were close to those calculated from the theory of ideal shock tube flow. After spouting out of the tube, the normal shock quickly developed into a hemispherical shape. The Mach disk was observed in the under-expanded jet. For high-pressure combustible gas release, the concept of theoretical critical pressure of ignition was introduced and several theoretical critical pressures of common gaseous fuels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80.
A methodology for estimating the blast wave overpressure decay in air produced by a gas explosion in a closed-ended tunnel is proposed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e influence of the tunnel wall roughness is taken into account in studying a methane/air mixture explosion and the subsequent propagation of the resulting shock wave in air. The pressure time-history is obtained at different axial locations in the tunnel outside the methane/air mixture. If the shock overpressure at two, or more locations, is known, the value at other locations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a simple power law.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to estimate the overpressure change with distance for shock waves in air produced by methane/air mixture explosions.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experimental data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