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88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通过硼氢化纳还原法制备了铁纳米颗粒,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其进行保护。所得铁纳米颗粒大小在13nm左右,体心立方相。对比了在机械搅拌和超声辅助条件下纳米铁对酸性红G的降解率,超声条件下纳米铁和微米铁对酸性红G的降解率,以及纳米铁投加量、pH值对酸性红G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下,pH=6~7时,4min内纳米铁对酸性红G有较高的降解率。机理分析表明超声辅助条件下纳米铁对酸性红G的降解主要是超声分散下纳米铁的还原作用得到提高以及纳米铁氧化产物的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62.
机载设备的噪声环境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标准中所规定的试验载荷的计算方法,2种噪声试验装置——高声强混响室和高声强行波管,以及高声强试验系统和测试系统的组成。以GJB 150.86—17的图1声谱为基准,开展了机载设备的噪声环境试验研究,对噪声试验中试验夹具的设计和制造、试验样品的安装、试验前的检查和试验程序进行了说明,采用了开环和闭环方式控制声场,试验结果达到了国军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3.
近48a宁夏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可能影响的成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61—2008年宁夏日温度及逐月北半球500 hPa环流特征量、北极涛动指数(AOI)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对宁夏寒潮频次变化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其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宁夏寒潮活动各地差异较大,主要出现在春季;近48年,春秋季寒潮频次呈弱增加趋势,冬季呈弱减少趋势;寒潮频次与AOI、气温呈负相关,与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冬季风强度及入侵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频次呈正相关,相关关系在秋冬季明显,春季不明显;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AOI从负位相转为正位相,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减弱使得宁夏地表温度持续升高,是宁夏冬季寒潮频次减少的可能原因;春季也有类似的变化,不同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西伯利亚高压对寒潮活动作用更显著,之后,随气温持续增暖,冷空气活动对寒潮频次的影响更明显;秋季,西伯利亚高压和冷空气活动对寒潮的影响更直接明显。研究还发现,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持续增暖,北极涛动对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的影响有所减弱。因此,北极涛动、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活动频次、东亚冬季风、气温这几者之间的相互反馈作用是宁夏寒潮频次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4.
龙峰  施汉昌  朱安娜  何苗 《环境科学》2009,30(7):1974-1977
研究了pH和铜离子对倏逝波全光纤免疫传感器检测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影响及其消除措施.研究表明,过酸或过碱条件对MC-LR免疫检测均有较强烈的影响,当pH<6或pH>8时,系统检测的信号随pH的降低或增大明显下降;而当pH在6~8之间时,检测标准曲线的IC50为1.01~1.04 μg/L,检测区间在0.12~10.5 μg/L之间,较适合MC-LR的检测.低浓度铜离子对MC-LR免疫检测的影响不大,当CuSO4浓度>5 mg/L时,系统检测荧光信号明显下降,而当CuSO4浓度达到10 mg/L时,系统检测信号下降70%以上.在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1%的螯合剂EDTA,能有效抑制铜离子对免疫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介绍加拿大学者用能量概念解决化学实验室锥形瓶或烧杯,水动力学物理模拟实验室水槽以及自然界海岸线波浪破碎等不同尺度下波浪同溢油乳化行为之间关系的同化方法和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新的尝试.从物理模拟实验室尺度和自然界海岸线尺度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并从发展的角度和中国同加拿大研究设备、能力和观点上的差异,提出中国曾经开展的类似研究是否有再度崛起的可能性,使得研究成果成为溢油乳化和溢油清理科学技术的基础,并带动解决冻结水域溢油乳化现象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6.
The occurrence of leakage in large tank farms or oil deposits can lead to fire or explosion accidents. Coupling effects of fire and explosion loadings can cause considerably more damage to adjacent tanks or buildings than either loading individually does. In this study, the combined loadings of the explosion shock wave and heat radiation from a pool fire on a neighboring empty fixed-roof tank we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he explosion shock wave intensity and relative height of the explosion center [the ratio of the height of the explosion center to the height of the tank (hr)]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anks damaged by explosion shock waves have decreased fire resistance and critical buckling temperature. Moreover, the thermal buckling deformation of the predamaged tank largely depends on the explosion shock wav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explosion shock wave intensity or a decrease in hr, the explosion shock wave has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fire resistance of the tank, and the critical buckling temperature decreases.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s of a tank under explosion shock wave loading, and of the critical failure criterion and failure modes of a target tank under the coupled loading of the explosion shock wave and an adjacent pool fire.  相似文献   
67.
激波与森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激波与森林的作用,有可能成为森林灭火中的一项新技术,本文报告了激波与林带作用的实验模拟方法,实验技术与装备,测试和显示手段等基本技术环节。激波在林地,林带中的传播和衰减,以及其它物理现象由纹影方法作了显示。激波诱导的压力场也作了测量。研究表明,以激波管为基础的模拟技术是成功的,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认识激波与林冠火阵面的相互作用有很好的先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尾矿坝的有限元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某钼矿进行爆破采矿是否会对近距离的尾矿坝产生破坏作用,结合实际勘探资料,在二维静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坝体的动力反应分析,综合研究了动位移、动应力和加速度时程等关键物理量变化的规律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试验资料对坝体进行了液化判断及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钼矿在规定的爆心距、药量范围内进行爆破采矿时,相邻的尾矿坝是安全稳定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爆破设计、现场采矿及尾矿坝体运行维护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The experiments on pollutant movement in surf zone were conducted on the two gentle beaches(with slope of 1:100 and 1:40, respectively), for diverse wave cases. The movement contours and direction of pollutants, under the action of regular and random waves with diverse wave amplitudes, were provided and studied in this paper. It was shown that, due to complicated hydrodynamics in surf zone, the pollutant movement state is quite complicated and different from that in pure current zone.  相似文献   
70.
井下瓦斯爆炸的影响因素众多,随机性强,分析和研究瓦斯爆炸的传播规律只有通过巷道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对爆炸过程中爆炸压力、温度、速度等相关参数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规律的分析,进一步研究瓦斯爆炸的机理和破坏效应,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采取合适的阻隔防爆技术措施,减少瓦斯爆炸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