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Hollow-fiber liquid-phase microextraction based on 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 for analysis of methyl hippuric acids in aqueous samples is described.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relative recoveries of 83%–98% and limits of detection of 2–3 µg L?1 were obtained, with linear calibration curves for the three isomers in the range of 10–50,000 µg L?1. The method was appli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urine samples of volunteers at various working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32.
序批式反应器内多尺度三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1个混合模型来数值模拟序批式反应器内气-液-固三相的多尺度流动.该混合模型采用Level Set方法模拟曝气气泡的运动,应用离散颗粒方法处理活性污泥固体的运动,运用体积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描述液相的流动.模型考虑了颗粒-气泡、颗粒-流体以及气泡-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模拟反应器内曝气气泡生成、上升以及污泥沉淀的动态过程,检验了模型的可行性.流动结构的模拟结果显示,在反应器中污泥与污水均有明显的环流特征.气泡与颗粒相互作用引起的气泡破碎行为会导致反应器内大量小气泡的生成以及污泥颗粒的弥散.反应器内这些流体动力学特征使得污泥与污水达到充分混合,有利于生物降解处理.  相似文献   
33.
三相流化床电Fenton法预处理硝基苯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碳微电解固定床、铁碳微电解流化床、电絮凝、电氧化等不同的组合方法,处理难降解的硝基苯类废水,找出最佳的组合工艺,即三相流化床组合电絮凝,配合后续间接电芬顿,能将难降解废水COD435ppm处理到COD小于90ppm,色度小于2倍,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4.
吴锦华  韦朝海  李平 《环境科学》2008,29(1):109-113
以经过驯化的苯胺降解菌和硝化菌作为菌源,在悬浮污泥间歇反应器中及三相流化床反应器中分别考察了间歇及连续进水2种工艺条件下苯胺对硝化过程的毒性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苯胺对悬浮污泥间歇反应器中的硝化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仅当苯胺浓度低于3 mg/L时,硝化菌的活性才能逐渐恢复,且恢复的时间随着苯胺的初始浓度的增高而延长.实验结果还显示,适宜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是保证三相流化床中苯胺成功降解及硝化脱氮的关键工艺条件.当进水苯胺浓度为200 mg/L,HRT为10 h时,反应液中苯胺浓度为6.58 mg/L,硝化率可达84.95%,由此表明膜硝化反应器抵抗苯胺毒性抑制的能力强于悬浮污泥硝化反应器,在工业上采用三相流化床膜硝化反应器对含毒性有机物的废水进行硝化脱氮处理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35.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相含率及氧传递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ITFB)的清水试验,对其相含率及氧的传递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TFB与传统三相生物流化床相比具有不同的氧传递条件,当供气量较小时,内筒传质烽KLal大于外的传质系数KLa2,而当供气量较大时,则KLa2〉KLa1,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载体投加量大于1.6kg时,KLa随Cs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6.
对氯酚废水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废水。本文利用三相生物流化床对对氯酚废水进行实验室模拟降解实验研究。三相生物流化床的特点是采用相对密度>1的细小颗粒为载体,微生物附着在载体的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废水至下向上流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处理过程中,液相中溶解的或呈胶体状的有机物以及溶解氧从液相进入生物膜,被生物膜中的细胞分解、利用。这样,在生物膜表面与液相中形成一个有机物和溶解氧的浓度梯度,使废水中的有机物不断地被吸附到生物膜上,从而达到连续处理废水的目的[1]。  相似文献   
37.
UASB-曝气法应用在饮料废水处理的前期运行良好,但运行后期出现了出水不达标的异常现象,通过运行数据和UASB常见问题的分析,发现使系统出现异常的原因是UASB反应器内部腐蚀、三相分离器不完善等的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二次启动厌氧池的建议,以使该系统恢复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38.
使用五孔球探针对一种用于分离锅炉净化烟气中含尘液滴的直筒型导叶直流式三相旋流器排气管上部的气相流场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了这一区域的速度和静压分布。发现了排气管上部筒体中心存在强烈的内旋流;外层气体不断汇入内旋流,内旋流呈轴向加速运动;绝大部分气体不经过排气管外环形空间下行直接由排气管排出。主体段切向速度为Rankine组合涡。  相似文献   
39.
三维三相流化床电极处理苯胺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反应器———三维三相流化床电极用于处理苯胺的实验研究。得到了气量大小、外加电压、电介质浓度、pH值、原水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胺溶液COD去除率的影响规律 ,并对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和分析。结果表明 ,用三维三相流化床电极 ,在一定条件下 ,苯胺可基本被全部氧化。初步论证了苯胺电解过程中有中间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40.
利用驯化筛选的苯胺优势降解菌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anthropi)在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内处理含苯胺废水,以自行研制的纤维颗粒为载体,研究了溶解氧(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苯胺降解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反应器抗废水浓度负荷冲击的能力并考察了反应器对含苯胺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在4d内微生物开始附着纤维载体生长,反应器经过30d驯化启动即进入稳定状态;对废水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由此证明了优势菌种与生物流化床结合处理毒性难降解苯胺废水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