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罗薇楠  尤宏  姚杰 《环境工程学报》2011,5(5):1096-1100
采用双通量模型模拟了管式三相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中辐射能分布和局部体积能量吸收速率,并采用负载型TiO2/SiO2光催化剂进行了实验验证,考察了液相介质、通气量及催化剂浓度对光辐射强度和体积能量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和模型计算值能够较好吻合,蒸馏水做液相介质时,可将气液鼓泡流看成单一的连续相,催化剂浓度越...  相似文献   
42.
姚猛  凌二锁  徐知雄  黄斌 《化工环保》2019,39(6):713-718
针对成品油库污水排放量不规律,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石油类含量高的问题,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三级处理工艺对油库原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改造。改造后,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四级隔油池和溶气气浮机,将原一级隔油池改造为调节池,有效解决了油库短时间大量排水对隔油池的冲击;生化处理单元包括水解酸化池和内循环三相生物塔,在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基础上利用新型高效好氧污水处理装置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深度处理单元利用臭氧催化氧化塔和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对生化处理单元难以去除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水中COD和石油类去除率分别达到97.5%和96.0%,处理出水各项指标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3.
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餐饮废水工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反应、脱膜和生物载体分离一体化的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装置 ,进行工艺集成处理餐饮业废水 ,研究了设备参数和操作参数对处理过程的影响。对于餐饮业废水 ,在进水CODCr在 35 0~ 135 0mg L ,BOD5在 2 10~ 4 90mg L时 ,CODCr去除率达 93 2 % ,BOD5去除率达 95 2 %。  相似文献   
44.
罗飞  贺利乐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4):1754-1761
为提高生物反应器法处理含油污泥的降解效率,对生物反应器内铜绿假单胞菌NY3降解含油污泥的工艺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生物反应器内气-液-固三相流场动力学模型和群体平衡模型(PBM),结合FLUENT软件对反应器内气泡直径分布和搅拌转速进行仿真.研究发现,直径在6mm以下的气泡占比为85%,能有效增加反应体系溶解氧浓度,并模拟出反应器最佳离底悬浮转速为150r/min.利用氧守恒原理建立了曝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模型,并通过设计实验确定最佳接菌量为15.23%,温度为32.56℃,指导最终降解过程的工艺参数选择.通过设定最佳工作参数值,用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对6kg含油污泥进行降解实验,反应9d后石油烃降解率高达86.20%,含油率为1.46%.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反应器法降解含油污泥周期短、效率高,为处理含油污泥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5.
ZnO-TiO_2在三相光催化反应器中降解酸性大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Ti(SO4)2和ZnSO4.7H2O为原料,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O-TiO2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用XRD和UV-vi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在自制的三相内循环光催化反应器中,对pH值、催化剂加入量、酸性大红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pH=10、催化剂用量为0.8mg/L、初始浓度为25mg/L、光照时间为90min时,酸性大红的降解率可达98.82%;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酸性大红的光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k)与初始溶液浓度(C0)的关系为lnk=-0.8096lnC0-1.2362。  相似文献   
46.
将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降解苯胺的过程与硝化反应相结合,在三重环流三相流化床中实现共基质降解,充分降低废水中的苯胺和苯胺降解过程中产生的NH4 -N.以自行研制的聚氨酯填料为载体,研究了流化床内苯胺、DO以及NaHCO3等对该共基质降解过程的影响.挂膜过程中苯胺质量浓度下降和NH4 质量浓度上升,证明了此过程中人苍白杆菌生物膜优先形成,而且NH4 质量浓度先增后降反映了人苍白杆菌生物膜的形成为硝化菌生物膜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通过苯胺对硝化菌的抑制性实验发现,苯胺质量浓度从100 mg/L下降到4 mg/L的过程中,其对硝化菌的抑制作用由强变弱.当苯胺质量浓度小于4 mg/L时,对硝化菌无抑制作用.其中亚硝化细菌比硝化细菌活性恢复更快,表明硝化菌比亚硝化菌对苯胺的毒性抑制更为敏感.流化床高效的传氧能力可以改善硝化细菌摄O2的条件.DO 2~3 mg/L,pH=7.5~8.5及适当的NaHCO3添加量是苯胺与NH4 -N共基质降解的适合条件.此条件下进水COD和苯胺质量浓度分别为540 mg/L及210 mg/L左右时,出水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7.
TBP型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逐步取代了MOA(氧化锌避雷器)和SiC(碳化硅避雷器),广泛应用在6~35kV电压等级变配电设施上,由于内部绝缘受潮和串联间隙的位移,运行中爆炸事故常有发生,分析了爆炸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避免发生爆炸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