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367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162篇
综合类   878篇
基础理论   152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136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城市入河径流排放口总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鸿兵  罗麟  黄鹄  何强  刘娉 《环境科学》2009,30(11):3227-3235
流入城市雨源性河流的径流污染不容忽视,以我国南方典型城市深圳市的福田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经过18场典型降雨径流的测定,从污染过程线、径流初期效应识别和降雨事件平均浓度(EMC)等方面分析和讨论了城市河流入河径流排放口的总污染特征规律,有利于指导城市河流污染控制.结果表明,排放口地表径流浓度随时间变化历程中,COD、SS、TN、TP和BOD5普遍超出地表Ⅴ类水标准十多倍以上,某典型降雨场次的重金属(铬、镉、铜、砷和汞)污染较为严重,研究区排放口的浓度范围和平均值均高于重庆沙坪坝雨水口和加拿大Silerwood的雨水排放口,但低于武汉十里铺排放口.COD、SS、BOD5的初期效应尤为明显并且COD和SS冲刷强度较大,TN、TP初期效应不明显.COD、SS、TN、TP和BOD5的EMC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24.14、571.15、5.223、2.04、143.5 mg/L,在某种程度上,深圳市研究点的COD和SS的EMC值高于邻近的澳门、珠海,TN、TP值高于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相比较,EMC值比韩国、美国及加拿大一些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高得多,可见由排放口入河的径流总污染极其严重并需要治理.  相似文献   
172.
阐述了总量预算指标分配的概念,结合环境容量承载水平和总量管理的实际,从理论上建立河南各省辖市可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量预算指标分配模型.针对各分析方法的理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合理的分配方案,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和"十三五"时期河南省总量预算管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3.
The feed additive ractopamine hydrochloride was fortified at four concentrations into batch vials containing soils that differed in both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organic matter(OM).Sampling of the liquid layer for 14 days demonstrated that ractopamine rapidly dissipated from the liquid layer. Less than 20% of the fortified dose remained in the liquid layer after 4 hr,and recoveries of dosed ractopamine ranged from 8 to 18% in the liquid layer at 336 hr. Sorption to soil was the major fate for ractopamine in soil:water systems, i.e., 42%–51% of the dose at14 days. The major portion of the sorbed fraction was comprised of non-extractables; a smaller fraction of the sorbed dose was extracted into water and acetone, portions which would be potentially mobile in the environment. Partitioning coefficients for all soils suggested strong sorption of ractopamine to soil which is governed by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and cation exchange complexes within the soil OM. Ractopamine degradation was observed, but to mostly non-polar compounds which had a higher potential than ractopamine to sorb to soil. The formation of volatiles was also suggested. Therefore, despite rapid and extensive soil sorption,these studies indicated a portion of ractopamine, present in manures used to fertilize soils,may be mobile in the environment via water-borne events.  相似文献   
174.
燃煤工业锅炉排放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SO_2和TSP.在一般大气污染源环境影响评价中,多以SO_2单项参数作为烟气排放控制因子,而忽略了对颗粒性污染物的评价.本文采用SO_2和TSP两项控制因子,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更为真实、客观.  相似文献   
175.
对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规划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步骤和总体结构做了介绍。并描述了该系统中的知识库系统、模型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图形库系统的设计思想,特别是对知识库的构造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还介绍了神经网络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应用。指出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规划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将为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提供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76.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规划专家系统中知识库子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颖  方栋 《环境科学》1996,17(6):74-76
论述了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规划专家系统(EASPTECEP)中知识库的基本设计思想,知识库分为无级知识库和领域级知识库,元级知识库由类文件和元规则文件构成,领域级知识库则文件和参量文件构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ESAPTECP中知识库演绎推理系统,知识库解释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等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7.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区域排放当量制定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现有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区域排放当量概念及相应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应用该概念制定总量控制方案,首先是运用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区域允许排放当量,线性规划模型中的技术系数是以区域内网格为基础的污染物转移函数;其次是分配区域允许当量至各个污染源,从而确定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该方法已在南昌市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8.
论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总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目前实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总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趋势,提出了工业固体废物的全过程总量控制概念,即:基于工业固体废物的最小产生量、最大综合利用量、最大处理处置量、最小排放量这一连续的、全过程的总量控制程序,并就典型案例介绍了全过程总量控制的两种方法(物质流核算控制法,环境规划控制法)。  相似文献   
179.
对"有毒重金属"实施2种总量控制监管方式的利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傅国伟 《环境科学》2012,33(12):4428-4433
首先,必须明确认定:对第一类污染物实施《源头总量控制》是污控执法和促进经济结构改革的保证条件.这种监管方式自2008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公布以来,更具有其切实实施的可行性.《源头总量控制》与《水环境总量控制》两种监管方式既是各自独立、缺一不可,又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关系,目前一些地方的规划管理者模糊和混淆了两类污染物和两种监管的内容和方式,笼统以《水环境总量控制》来监管所有污染物,丢弃了《源头总量控制》,使本应严加管理的饮用水水源地丧失了控制第一类污染物的能力.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水质指标与我国实际的水环境背景值有很大差距,存在着"放宽允排量"和"价态转化引发危害"的问题;以一个10 t电解铅的企业为例,证明两种监管方式的铅允排量相差甚大.总之,把第一类污染物与第二类污染物统一实施《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将带来众多的危害,应当严格实施《源头总量控制》与《水环境总量控制》相结合的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8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评价所应包含的内容,介绍了清洁生产纳入环评中的方法,确定了在技术经济合理,污染物排放满足环境质量与排放标准前提下的排放总量,并对其合理性论证方法做了介绍,提出总量控制目标实现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