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1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1660篇
安全科学   221篇
废物处理   468篇
环保管理   230篇
综合类   2744篇
基础理论   319篇
污染及防治   764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In this study, the efforts to reduce NOx and particulate matter (PM) emissions from a diesel engine using both ethanol-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of NOx over an Ag/Al2O3 catalyst and a biodiesel-ethanol-diesel fuel blend (BE-diesel) on an engine bench test are discussed. Compared with diesel fuel, use of BE-diesel increased PM emissions by 14% due to the increase in the soluble organic fraction (SOF) of PM, but it greatly reduced the Bosch smoke number by 60%-80%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from 13-mode test of European Stationary Cycle (ESC) test. The SCR catalyst was effective in NOx reduction by ethanol, and the NOx conversion was approximately 73%. Total hydrocarbons (THC) and CO emissio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SCR of NOx process. Two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 (DOC) assemblies were used after Ag/Al2O3 converter to remove CO and HC. Different oxidation catalyst showed opposite effect on PM emission. The PM composi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net effect of oxidation catalyst on total PM was an integrative effect on SOF reduction and sulfate formation of PM. The engine bench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BE-diesel and a SCR catalyst assembly could provide benefits for NOx and PM emissions control even without using diesel particle filters (DPFs).  相似文献   
842.
提出了Zn/Fe体系湿法催化氧化脱除沼气中H2S新工艺,阐述了反应机理、实验装置和工艺流程,考察了各单因素操作条件对H2S脱除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条件实验,脱硫效率都维持在99.6%以上,净化后沼气中H2S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过程不消耗任何化工原料,不产生二次污染,体系无降解问题。  相似文献   
843.
探讨了有机物特性及中间产物H2O2在催化臭氧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有机物在自由基链反应过程中的特性直接影响催化臭氧化的降解效率。当目标有机物是对链反应具有促进作用的甲酸时,自由基引发反应可以明显提高甲酸的臭氧化效率。当目标有机物是对自由基链反应具有抑制剂作用的乙酸时,O3和Fe^2+/O3对乙酸有着相似的降解效率。以上结果表明,自由基引发反应并不是臭氧化降解效率提高的充分条件。另外,当臭氧化过程有H2O2产生时,必须考虑类Fenton反应对臭氧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4.
催化湿式氧化法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有毒、有害、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水处理技术,文章专门针对催化剂本身的制备对催化湿式氧化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失活、再生、重复利用等研究做出总结,以期对有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45.
电化学催化氧化法降解水中甲基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沉积-热解氧化法制备了含有中间层SnO2+Sb2O3的钛基体二氧化铅电极(Ti/SnO2+Sb2O3/PbO2),以甲基橙水溶液为模拟废水,研究了所制备的电极对其所具有的电催化氧化脱色性能。考察了电极制备条件对电极催化性能的影响,同时对甲基橙脱色降解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用该电极对含60mg/L甲基橙的模拟废水处理2h,脱色率可达到82.21%,COD去除率为76.75%。  相似文献   
846.
在喷射鼓泡反应器上进行了控制氧化对湿法烟气脱硫过程的影响研究,测定了脱硫率η和p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得出了η与t的回归式及η与pH值的关系规律,讨论了不同曝气强度及抑制剂浓度对CaCO3利用率α、pH值及脱硫率η的影响。实验表明强制氧化及抑制氧化均能提高脱硫效率η及CaCO3利用率α,但对浆液pH值的影响正好相反,强制氧化使浆液pH值下降的更快,而抑制氧化则使浆液pH值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47.
生物质催化气化制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对洁净能源氢的开发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生物质气化制氢是一项富有前景的制氢技术,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文章首先介绍了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然后介绍了一种一体式生物质气化炉水蒸汽催化气化制氢的工艺流程,氢气体积的含量可达到50%以上。最后总结了这种工艺在各种制氢方法中,具有技术成熟、工艺简单,效率高等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8.
微波诱导Fenton试剂氧化降解水中对硝基氯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微波辐射诱导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对硝基氯苯模拟废水。考察了H2O2用量、Fe2+用量、溶液pH、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对降解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微波诱导Fenton氧化法和单纯的Fenton氧化法对对硝基氯苯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不仅可以提高对硝基氯苯的去除效率,还可促进对硝基氯苯的矿质化,大大提高COD去除率,并缩短反应时间。微波诱导Fenton氧化降解对硝基氯苯的适宜工艺条件为:H2O2和Fe2+用量分别为3.0g/L和160mg/L、pH为3、微波功率为800W、微波辐射时间为1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对硝基氯苯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8.9%和90.8%。  相似文献   
849.
模糊控制在湿法脱硫烟气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烟气系统的设计情况,重点讲述了增压风机动叶的控制,针对增压风机动叶系统时滞、非线性等特点,常规PID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设计出模糊控制器,仿真后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50.
以环己烷空气氧化装置产生的酸性洗涤废水(BI有机废水)为原料,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分解氧化产物组成,考察了分解反应催化剂种类、用量及分解反应时间对产物二元酸的分布及己二酸表观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钴盐存在下使BI有机废水浓缩液回流反应120min以上,再经硝酸氧化可使由BI有机废水制取己二酸的表观收率达到BI有机废水总质量的1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