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645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62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915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165篇
评价与监测   15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olluted air-mass transport carrying ozone (O3) and black carbon (BC) in the high Himalayas, since March 2006 the Nepal Climate Observatory at Pyramid (NCO-P) GAW-WMO global station (Nepal, 5079 m a.s.l.) is operative. During the first 5-year measurements, the O3 and BC concentrations have shown a mean value of 48 ± 12 ppb (± standard deviation) and 208 ± 374 ng/m3, respectively. Both O3 and BC showed well defined seasonal cycles with maxima during pre-monsoon (O3 : 61.3 ± 7.7 ppbV; BC: 444 ± 433 ng/m3) and minima during the summer monsoon (O3 : 40.1 ± 12.4 ppbV; BC: 64 ± 101 ng/m3). The analysis of the d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a significant BC increase with respect to the typical seasonal cycle identified 156 days affected by "acute" pollution events, corresponding to 9.1% of the entire data-set. Such events mostly occur in the pre-monsoon period, when the O3 diurnal variability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 of polluted air-mass rich on BC. On average, these "acute" pollution events were characterised by dramatic increases of BC (352%) and O3 (29%) levels compared with the remaining days.  相似文献   
872.
The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AOP), chemical oxidation using aqueous ozone in the presence of appropriate catalysts to generate highl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ffers an attractive option for removing poorly biodegradable pollutants. Using the commercial zeolite powders with various Si/Al ratio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their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decomposing aqueous ozone were evaluated by continuously flowing ozone to water containing the zeolite powders. The hydrophilic zeolites (low Si/Al ratio) with alkali cations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s were found to possess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for decomposing aqueous ozone. The hydrophobic zeolite compounds (high Si/Al ratio) were found to absorb ozone very well, but to have no catalytic activity for decomposing aqueous ozone. Their catalytic activities were also evaluated by using the fixed bed column method. When alkali cations were removed by acid rinsing or substituted by alkali-earth cations,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was significantly deteriorate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etal cations on the crystal surface of the hydrophilic zeolite would play a key role for catalytic activity for decomposing aqueous ozone.  相似文献   
873.
针对中国水源水污染严重,多呈复合污染的问题,因此,对常用的氧化剂氧化复合污染的原水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三种水处理药剂臭氧、高锰酸钾和氯对有机物、氨氮和锰的处理效能及抗污染负荷的研究,并进一步从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可以部分去除水中消毒副产物前驱物,适合复合污染水体;若利用臭氧预氧化,更适用尤以有机物污染严重的水质;预氯化将导致水中消毒副产物生成量增加。  相似文献   
874.
臭氧是城市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因此臭氧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利用近几年臭氧连续监测的数据,对臭氧的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臭氧前体物(NOx、NOy、VOCs等)和气象因素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示臭氧浓度呈典型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并且小时值变化出现明显的日变化规律,与太阳辐射强度成正相关;另外VOCs(挥发性有机物)与臭氧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同时与NOx、NOy的浓度变化趋势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5.
韩丽  陈军辉  姜涛  徐晨曦  李英杰  王成辉  王波  钱骏  刘政 《环境科学》2021,42(10):4611-4620
2018年4月在成都市区开展了臭氧(O3)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搜集了成都市国控站点数据,对O3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增量反应活性(RIR)的方法识别了O3生成的关键前体物.结果表明,成都市2016~2018年的4月的O3污染程度逐年加重,O3日变化呈现单峰态;当温度大于20℃,风速处于1~1.5 m·s-1,相对湿度小于65%时,O3超标率在4月会高于80%;2018年4月,O3超标天的NOx日均浓度是非超标天的2.3倍,VOCs日均浓度是非超标天的2倍;人为源VOCs、CO、天然源VOCs和NOx这4大类前体物在臭氧超标天对O3的RIR值依次为2.4、0.87、0.06和-2.6,说明O3处于VOCs控制区;从VOCs物种来看,间/对-二甲苯、乙烯、反-2-丁烯、丙烯、邻-二甲苯、甲苯、丙酮、异戊二烯、异戊烷和正丁烷等为O3生成的关键活性VOCs物种.  相似文献   
876.
基于2013~2020年高时空分辨率的PM2.5和O3在线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观测数据,利用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耦合逐步回归等技术,对天津市PM2.5和O3浓度变化趋势、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2013年相比,2020年天津市PM2.5浓度下降50.0%,O3浓度上升25.8%.从月际变化来看,与2013~2017年相比,2018~2020年天津市PM2.5浓度月际间差异逐渐缩小,O3浓度从4月开始出现明显上升,污染发生时间节点提前.O3与PM2.5的相关性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冬季整体呈负相关,夏季正相关且相关性比其他季节高.不同季节O3与PM2.5之间的拟合斜率与相关性系数整体呈正比例关系,拟合斜率与相关性系数的比值逐年升高说明PM2.5对O3...  相似文献   
877.
重化工园区产能增加将加大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进而影响本地及周边城市O3浓度.珠三角实施的“VOCs倍量替代”政策可在城市层面有效抵消重化工园区VOCs排放量上升的不利影响,还可进一步降低城市VOCs排放总量,实现区域O3浓度下降.以惠州市某大型重化工园区为例,编制2018—2020年重化工园区产能增加以及实施“VOCs倍量替代”政策的污染物排放清单,基于WRF-CMAQ模拟体系,定量分析多种情景下园区在基准年(2017年)7—10月气象条件下对惠州市及周边城市O3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重化工园区增产而增加VOCs排放4101.96 t,“VOCs倍量替代”综合减排余量7298.97 t;“VOCs倍量替代”政策可有效解决重化工园区增产对O3浓度的不利影响,其中7月最为显著,主导东南风下风向的深圳市及惠州市大亚湾管委会站点O3浓度降幅最大,分别为3.9μg·m-3(下降率2.97%)和7μg·m-3(下降率4.95%);...  相似文献   
878.
采用地基激光雷达系统测量了近地层臭氧、气溶胶消光系数和风场的垂直分布,研究了2021年11月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11月16日—17日,在弱冷高压脊天气型下,以下沉气流为主,天气晴好,有利于臭氧生成,在下沉气流主导下,高层气团输送对污染物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其中700 m高度以上气团来源是影响16日与17日臭氧浓度峰值出现时间的重要因子,当该高度气团来自洁净海面时,造成珠海臭氧污染的主要是低层深圳输送的臭氧,臭氧往往停留在珠江口,由夜间海风输送到珠海,污染发生的时间在傍晚,持续到夜间消散;而当该高度气团与低层一样来自于深圳、东莞时,各个高度的气团均携带上游城市生成的污染物,可在下沉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达到地面,造成污染,污染发生的时间在午后,在本研究中由于下沉气流加强,进一步加强了海陆风,从而使臭氧在17日傍晚得到很好的清除.  相似文献   
879.
基于聊城市2021年6月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臭氧(O3)在线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O3污染日和清洁日VOCs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日变化特征和O3生成潜势(OFP),通过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识别了VOCs的潜在源区,利用特征物种比值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对VOCs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聊城市2021年6月O3污染日和清洁日ρ(VOCs)小时均值分别为(115.38±59.12)μg·m-3和(88.10±33.04)μg·m-3,各类别VOCs浓度水平在污染日和清洁日的大小均表现为: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烷烃>卤代烃>芳香烃>烯烃>炔烃>有机硫.污染日和清洁日浓度差值较大的VOCs物种均出现在二者VOCs浓度小时均值贡献前10物种中.总VOCs、烷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和有机硫浓度日变化趋势表现为日间低于夜间,OVOCs浓度日变化呈现出白天高,夜间低的特...  相似文献   
880.
利用2015—2021年广州地区近地面逐时臭氧(O3)观测资料及同期地面气象站常规观测数据,分析了广州地区近地面O3浓度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2021年广州地区O3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增速为1.9 μg?m-3?a-1,2015和2019年O3浓度超标天数 最多;O3平均浓度季节变化明显:秋季>冬季>夏季>春季;O3浓度空间分布不均匀,城郊地区高于中心城区;峰值中心位于城郊地区白云区,低值中心位于中心城区荔湾区.O3浓度高峰期是7—10月,9月浓度最高,3月浓度最低;四季O3浓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型”结构,最低值出现在7:00—8:00,14:00—16:00达到峰值.近地面O3平均浓度和O3超标率均与气温呈正比,当气温>15 ℃开始出现臭氧超标现象.相对湿度<50%时,O3超标率与相对湿度呈正比;相对湿度为40%~50%时,O3超标率达峰值为16.3%.当风速<2 m?s-1时,O3超标率与风速呈正比;当风速> 2 m?s-1时,O3超标率与风速呈反比.高温、低湿、风小是广州地区产生高浓度O3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