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5篇
  免费   1567篇
  国内免费   3638篇
安全科学   2217篇
废物处理   519篇
环保管理   1310篇
综合类   9547篇
基础理论   1607篇
污染及防治   1546篇
评价与监测   644篇
社会与环境   314篇
灾害及防治   376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642篇
  2022年   676篇
  2021年   732篇
  2020年   601篇
  2019年   681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584篇
  2015年   708篇
  2014年   1106篇
  2013年   834篇
  2012年   990篇
  2011年   1009篇
  2010年   930篇
  2009年   981篇
  2008年   960篇
  2007年   849篇
  2006年   918篇
  2005年   737篇
  2004年   727篇
  2003年   583篇
  2002年   475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国外Wire-on-Bolt技术分级准则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万宁近海暴露场和江津暴露场进行了2次WIRE-ON-BOLT大气暴露试验,分别采用铝丝-碳钢螺栓试样和铝丝-铜螺栓试样,并按LAQUE中心和ASTM标准对万宁和江津的大气腐蚀性进行分级,分级结果表明:国外这2种评级准则难以甄别我国各主要大气网站的腐蚀性,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932.
白铜和黄铜在SO2气氛中的腐蚀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O2气体腐蚀试验、腐蚀表面的形貌观察和产物分析,对白铜和黄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铜的质量损失与SO2体积分数均成线性关系,在SO2污染环境中白铜的抗蚀能力优于黄铜;黄铜腐蚀产物主要为CuSO4.5H2O、Cu4(SO4)(OH)6.2H2O和Cu2O,白铜腐蚀产物主要为Cu4(SO4)(OH)6.2H2O和Cu2O。  相似文献   
933.
乌鲁木齐市大气中二氧化硫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联系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的实际状况,建立了精度检验为一级的灰色预测模型,经模型检验其精度完全满足要求。对乌鲁木齐大气中的SO2值进行预测分析的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大气中SO2值呈上升的趋势,在未来几年中,乌鲁木齐市大气中SO2的预测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值(即大气中SO2的质量浓度年均值≤0.10mg/m3),这种发展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934.
膜分离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异丙醇铝为主要原料,经酸解、除醇、干燥和烧结过程制备陶瓷膜。采用8 nm粒径溶胶多次真空覆涂-焙烧法,在1℃/m in的焙烧条件下制备了非对称氧化铝微孔膜。测试了陶瓷膜的纯水通量、膜截留性能、膜流动电位,结果表明:经过4次的浸涂成膜,纯水通量为3.55×103L/(MPa.h.m2),达到超滤膜的要求;通过截留率计算膜片平均孔径为28 nm;流动电位为-20 mV。将制得的陶瓷膜用于电镀废水处理,COD去除率为85%,在透过液中Cu、Cr、N i浓度分别为0.0663、0.0051和0.0763 mg/L,回用废水可满足电镀前处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35.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被政府、社会及学术界持续关注。本文以国内外碳汇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在碳汇领域的发文量和影响力均为最高,而我国发文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中国科学院的研究较为突出,但国际影响力相对较低。国外碳汇领域研究热点侧重在二氧化碳、气候变化、浮游植物、涡度相关法、碳封存和光合作用等方面,国内研究的侧重在碳储量、碳中和、低碳经济、碳循环和碳排放等方面。国外碳汇领域的研究前沿包括有碳汇影响因素、全球干旱、评估模型等方向,国内的研究前沿包括红树林、蓝碳、碳汇影响因素、乡村振兴、实物期权等方向,我国需不断强化国际合作,并加强碳汇机理性研究,争取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936.
2022年和2023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和《“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声十条”)的相继发布,我国的噪声管理水平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机场行业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噪声污染影响突出且较难治理的问题,两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是机场行业优化航空器噪声污染管理的良好契机。文章结合《噪声法》和“声十条”的最新管理要求,总结了我国目前机场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治实践中存在的防治主体不清晰、航空器噪声相关立法和制度缺失、噪声标准年代久远等问题,并充分对接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从立法、收费管理制度、工程治理标准、环评和环保验收、机场布局规划以及航空公司主动减噪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机场航空器噪声管理的具体建议,旨在推动系统性地解决机场航空器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937.
碳普惠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对促进个人生活和消费领域碳减排以及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碳普惠实践中还存在顶层设计缺失、配套制度建设不足、标准体系与激励机制不完善、地方普及率不高、平台无法互通等问题,影响公众参与度。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四川省成都市、浙江省等地的碳普惠实践经验,提出了强化碳普惠机制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碳普惠标准体系、建立高效的碳普惠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全面的碳普惠激励机制、加大碳普惠宣传力度和探索多领域联动机制的碳普惠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8.
以某化肥企业退役场地为例,基于GIS和EVS方法,开展场地的氨氮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调查与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场地主要超标特征污染物是氨氮和1,2-二氯乙烷;土壤中氨氮超标点位浓度最大值为2808 mg·kg-1,包气带最下段土层中基本已无氨氮污染,而潜水含水层土层中氨氮污染却又加重,说明地下水中氨氮污染可能存在污染物传输的优先通道;土壤中1,2-二氯乙烷未超标,地下水中1,2-二氯乙烷超标点位浓度最大值为1188.52μg·L-1,说明土壤中污染物未超出筛选值无法作为地下水中污染物未超标准限值的表征条件,土壤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检测均有必要;PID快速检测结果与厂区的污染源分布情况相符,对于初步筛选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具有较强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39.
精确评价乡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并识别其空间分异特征是合理制定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和精准施策、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该研究针对效率模型权重分配影响评价结果的精确性问题,引入灾害脆弱性理论的压力冲击因果链分析框架,界定乡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内涵和形成机理,构建社会-经济-环境-压力-状态-响应(SEE-PSR)模型的致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3种效率评价模型对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184个行政村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并将研究结果运用于国土综合整治时空配置实践。结果表明,乡村社会-生态系统在环境、社会、经济等压力变化下所表现出的承脆体状态和综合应对能力过程符合"输入-产出"的系统致脆效率;采用熵权对抗交叉数据包络分析模型(EW-ACE-DEA)对乡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更具可信度和精确性;2018年该区行政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均值为0.595,全区值域范围为[0.404,0.787],且空间上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采用乡村脆弱性等级-脆弱性空间集聚类型的综合配置法,可合理安排该区国土综合整治时序,上海市青浦区国土综合整治时空配置类型可划分为5类。该研究丰富了乡村地理学理论,可为乡村区域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40.
为明确不同量生物炭施用与蚯蚓互作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设置了仅有土壤(S)、接种蚯蚓(SE)、施用低剂量生物炭(SL)、接种蚯蚓并施用低剂量生物炭(SLE)、施用高剂量生物炭(SH)和接种蚯蚓并施用高剂量生物炭(SHE)6个处理,开展了50 d的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施加生物炭显著降低蚯蚓生物量,与接种前相比,SE处理蚯蚓生物量下降18%,SLE处理蚯蚓生物量下降26%,而SHE处理蚯蚓生物量下降高达37%。培养结束后,接种蚯蚓处理(SE、SLE和SHE)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589.8、538.0和258.3μg·kg~(-1),均显著高于未接种蚯蚓处理(S、SL和SH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57.1、34.5和23.4μg·kg~(-1))。添加生物炭显著降低接种蚯蚓处理N_2O排放量,且生物炭添加量越高,效果越明显。接种蚯蚓处理(SE、SLE和SHE)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686.1、682.2和420.7 mg·kg~(-1),均显著高于未接种蚯蚓处理(S、SL和SH处理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346.9、268.7和165.9 mg·kg~(-1))。添加生物炭降低了接种蚯蚓处理CO_2累积排放量,但仅高剂量生物炭添加处理(SHE)与无生物炭处理(SE)间存在显著差异。主体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蚯蚓、生物炭均对土壤CO_2和N_2O累积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蚯蚓和生物炭的交互作用仅对N_2O累积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在所有处理中,添加生物炭均增加土壤pH值,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因此,高剂量生物炭施用可能通过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和对蚯蚓活性的影响来抑制蚯蚓作用下的土壤N_2O和CO_2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