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3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567篇
安全科学   5159篇
废物处理   525篇
环保管理   2177篇
综合类   6904篇
基础理论   546篇
污染及防治   745篇
评价与监测   330篇
社会与环境   248篇
灾害及防治   275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519篇
  2014年   1785篇
  2013年   787篇
  2012年   1106篇
  2011年   1129篇
  2010年   894篇
  2009年   832篇
  2008年   945篇
  2007年   805篇
  2006年   936篇
  2005年   865篇
  2004年   859篇
  2003年   712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肖宏跃  雷行健  雷宛 《灾害学》2008,23(2):37-40
将高密度电阻率法延时性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堤坝渗漏及岩土体稳定性)监控与预警中是一种创新。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延时性勘探能有效地划分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及位置;同时,还能为灾害治理提供区域性和地下结构方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直接获取多种类型的降水产品,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利用可拓学原理,建立了多层嵌套式泥石流预报可拓模型。模型根据研究区泥石流发生条件的不同,将临界雨量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范围,确定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大小。将该泥石流预报方法应用到四川省凉山州,以ArcGIS为工具开发了凉山州泥石流短临预报应用系统。当有灾害性天气过程出现时,将启动预报系统,逢整点读取降水产品信息,实现1h滚动预报,预报时段为3h。系统可及时地为政府提供全州的泥石流预报信息,为减灾防灾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3.
回顾了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简要总结了随着这几个阶段的技术进步南京基准地震台观测技术的重要变革 ,并从记录地震事件数量、大地震速报作用和推动某些研究的深入等方面评估了由于这些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地震台效能的提高。对目前地震观测技术从模拟观测向数字观测的转折时期 ,地震台如何尽快过渡 ,充分发挥效能提出了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994.
995.
丁基黄原酸是水质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水中丁基黄原酸的测定,在样品采集保存、前处理及仪器分析各阶段都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实际分析时很容易出现测定结果不理想,甚至定性定量错误等问题。结合实验对丁基黄原酸测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正确区分丁基黄原酸及其盐,有效保存样品,采用低损失的前处理方法以及选择性好的分析仪器,有利于提高丁基黄原酸测定的准确性。众多丁基黄原酸测定方法中,液相色谱质谱法、离子色谱法以及液相色谱法在选择性和灵敏度方面更具优势,也可用于其他方法检出丁基黄原酸时对测定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996.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是评估重金属元素迁移性、生物可利用性和生态影响的关键参数。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是一种原位被动采样技术,因其具有原位富集性、形态选择性,可提供被监测物质在监测时间段内的平均浓度等优点,可作为生物对重金属摄取的模拟替代物对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度进行预测,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测定。研究主要介绍了DGT技术的原理、组成和特点,评述了其近年来在水体、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应用方面的新进展,提出了DGT技术未来要提高抗生物污染能力及寻找可与DGT技术联用的相关技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7.
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利用湖北省615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网络嵌入与风险感知对农户绿色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路径及其群组差异。研究发现:(1)当前采用绿色耕作技术的农户比例相对较小,其中以秸秆还田覆盖技术采用率相对较高,而深松、有机肥、生物农药等采用率略低;(2)网络嵌入和风险感知对农户绿色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风险感知在结构嵌入对农户绿色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3)相比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年收入,家庭实际经营土地面积在网络嵌入对农户绿色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影响中的作用更为明显。鉴于此,建议应积极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并鼓励建立内嵌于当地农技推广站、以种植大户为先导的绿色适用技术推广与讨论网络,确保绿色耕作技术落到田间地头。同时,政府应加强灾害预警与田间学校建设,通过宣传教育与培训指导,强化农户绿色生产意识,引导农户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天然气开采废水量大、矿化度高、杂质含量多、处理难度大的问题,从预处理技术、COD处理技术、氨氮处理技术、脱盐处理到深度处理技术等对各种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对比,说明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等。根据对各种方法的特点总结,结合不同废水的水质特点,提出适宜的组合处理方法,并探讨了综合处理技术在部分地区的工程化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99.
《环境影响评价》2018,(5):48-48
空气质量法规模型主要用于环境规划、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与预报预警、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应急预案、来源解析等有关政策的制定和文件的编制。  相似文献   
1000.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具有长期性、复合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其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系统梳理我国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从完善我国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支撑体系角度,提出了破解技术瓶颈的建议,即辨析流域开发对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构建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开发水文节律影响预测法规模型、完善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