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9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35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125篇
环保管理   159篇
综合类   1456篇
基础理论   267篇
污染及防治   181篇
评价与监测   67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132.
甲萘胺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采用氧化、酸洗、一滤一脱、蒸发、二脱二滤、结晶的处理工艺,可回收硫代硫 酸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3.
在酚二磺酸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过程中,统一校准曲线的绘制和样品测定的操作步骤,可使两者的分析误差趋于一致。无水条件的保证是样品分析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34.
砷测定方法的剖析邢台市环境监测站丁瑞巧,赵华敏前言砷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元素,砷的化合物有较强的剧毒性,在制药、氮肥、冶炼及焦化等工业废水中均含有砷的化合物,砷容易在人体内积累,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在环境监测中,砷是常规化验项目之一,要做好砷的测定,仅...  相似文献   
135.
温晓玫  聂麦茜 《环境工程》1997,15(2):53-54,10
研究了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测水样中铜的光导光度分析方法。5个天然水样中的铜测量结果与用原子吸收法测量的结果基本一致,5个水样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7%,测量灵敏度比用1cm比色皿测量提高约112倍。  相似文献   
136.
溴酸钾氧化酚红催化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亚硝酸根催化下溴酸钾氧化酚红的褪色反应,根据亚硝酸根灵敏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该方法在室温下进行,操作尤为方便。灵敏度为7.60×10-10/mL亚硝酸根,线性范围为0.08~1.6μgNO-2/25mL,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用于测定几种环境水样中亚硝酸根含量,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3%~6.6%,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4.7%~98.2%。  相似文献   
137.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化纤废水COD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化纤生产废水经酸化絮凝处理后的废水COD与紫外吸光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可为快速预测处理设施的运转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8.
用高效螯合树脂富集器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测定自来水中μg/L级的痕量Pb,大量共存元素不干扰Pb的测定,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9.
载银活性碳纤维对大肠杆菌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为对象,通过细菌吸附实验研究了载银活性碳纤维(ACF(Ag))对大肠杆菌的吸附特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细菌分布形态的观察和细菌数量的计算.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易分布于ACF(Ag)表面的沟槽处;ACF(Ag)吸附的细菌数量随银含量、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大.此外,细菌吸附量还与ACF(Ag)表面银颗粒的大小有关.对吸附细菌的动力学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0.
工业污水中酚的光度测定方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酚类化合物是第二类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炼油、炼焦、煤气洗涤、造纸、制药和化工等工业的污水。天然或化学产品,如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的降解是酚类化合物的另一主要来源。酚类化合物因其具有恶臭、异味和毒性而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因而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重要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监测。我国也将其列为重要的环境监测项目。酚类化合物种类繁多,既包括一元酚、二元酚及多元酚,又涉及多种取代基及多取代的同分异构体,因此“酚类”一词含意广泛。本文所讨论的是一些与环境监测密切相关的常见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