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8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阐述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监理现状,以苏州储备地块为例,分析了其土壤污染防治项目以环境监理为主,以工程监理为辅,由环境检测单位提供独立监测服务的监理模式的实践特点,以及环境监理、工程监理和环境监测各环节的实施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监理全覆盖,夯实监理的安全监管责任,以及将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有机结合,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行业监理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32.
马杰 《环境工程学报》2023,(11):3474-3477
修复目标值是评判场地修复是否合格以及修复后地块能否安全利用的唯一标准,因此制定合理的修复目标值对于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和安全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污染场地需要同时进行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目标值制定指南(试行)》,然而地下水修复目标值制定的指南标准尚未发布。少数项目制定的地下水修复目标值过于宽松,无法保障地块的风险可控和安全利用。因此,建议借鉴土壤环境管理的思路,制定一个类似于“土壤管制值”的“地下水修复目标上限值(风险管制值)”。该值的制定不能只基于风险评估计算的结果,而应充分考虑每种污染物各自的理化性质、迁移转化归趋机制、环境赋存特征、健康和环境风险、国外同类标准的取值、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成本、经济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力争做到合规合法、科学严谨、综合平衡。  相似文献   
33.
土壤中异味污染物的风险管控已成为我国农药化工等行业污染地块环境管理的迫切需求。为筛查土壤优先控制异味污染物,研究基于土壤中挥发性异味污染物的迁移、暴露过程和危害效应的系统量化与分析,建立了污染地块异味污染物优先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确定指标综合评价权重,分析了异味污染物优先度的影响因素,并选取3个农药类案例地块进行验证性评价。结果表明,构成地块异味污染物优先度排序指标体系第二层次的4个准则中,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为:危害性、迁移性、防护性与暴露性;第三层次15个要素主客观综合权重范围为0.033 6~0.149 6,其中嗅阈值权重最高。案例地块异味污染物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的优先度评价等级与基于实测数据通过异味活度值和健康风险影响评价的等级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异味污染地块优先控制异味污染物的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应急管理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全力支持湖北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2月17日,根据湖北省请求,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湖北省紧急组织调拨第三批中央救灾物资5万床棉被、1万张折叠床,用于群众转移安置和隔离观察,以及为方舱医院提供支持,帮助湖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累计向湖北省调拨了19.8万件棉衣、棉被、折叠床等救灾物资,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5.
制定国家综合减灾战略提高巨灾风险防范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国际减灾战略的三个转变,即:从单纯减灾转变为将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从减轻灾害转变为减轻灾害风险,从国家减灾转变为全球减灾。回顾和评述了近五年我国加强减灾工作的重大行动,即:初步构建了国家和地方各主要部门与大、中型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系统制定了国家“十一五”综合减灾规划,正确引导开办农业保险和实施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及时提出了防范和应对全球变暖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工作方案,全面论证了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减灾战略方针。初步论述了国家综合减灾战略框架,即完成四个转变:由部门减灾转变为综合减灾,由减轻灾害转变为减轻灾害风险,由国家减灾转变为区域减灾,由加强应急响应能力建设转变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实施四项行动:实施国家“十一五”综合减灾规划,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涉及减灾的各个行业减灾专项规划,实施大型企业综合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工程;建设四个体系:国家综合巨灾风险防范体系,国家高灾害风险地区综合减灾范式体系,国家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信息共享体系,国家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创新四项制度:完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综合减灾管理体制,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综合减灾运行机制,整合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管理和灾后恢复与重建为一体的综合减灾协调机制,规范政府、企业、社区和公民各负其责的综合减灾系统法制。初步阐述了加强国家减灾能力的基本内容,即:制定国家综合减灾战略,加强综合减灾知识普及能力,加强综合减灾科技与学科支撑能力,加强综合减灾制度与组织保障能力,加强减灾物资储备与工程建设能力,加强综合减灾应急响应与信息保障能力,加强综合减灾恢复与重建能力,建立综合减灾范式,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36.
浅谈我国保险业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先生曾指出,"保险业在高速发展过程当中最根本的因素不是资金和管理因素,而是人才储备、人才资源配置问题."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历程看,在推动保险业发展的各种要素当中,人才是第一位的.在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保险的竞争既是服务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粮食安全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农地投入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要素,是保障粮食稳定产出的前提。学者就农地规模对农户种粮投入的影响已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受农地流转的影响,土地要素更具多样化,土地规模与农户种粮投入的关系发生变化。随着农地流转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探析农地流转影响下土地规模对农户种粮投入影响的变化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地块的异质性,本文基于山东、河南、安徽三个粮食主产省622户农户1 284个地块的粮食生产数据从村庄和农户两个层次控制了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地块要素等非主观因素,进行多层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地流转特征及地块特征对农户粮食生产单位面积投入有显著影响。地块规模和转入地占比对农地投入影响为负,转入地占比越大,地权稳定性越低,农户投入积极性受到挫伤越明显,在转入地上的投入减少。随着转入土地面积的增加,农户从事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大,使其有更强的动力增加种粮投入,地块规模的负向影响程度降低。基于分析结果,本文得出以下3点结论:(1)规模化经营有利于降低单位面积种粮成本;(2)农地流转发生时,地块规模对种粮投入的影响发生改变,成片规模化经营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必然趋势;(3)提高土地综合条件可以降低投入成本,并提高农户投入积极性。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从降低种粮成本、提高农户收益着手,建议鼓励农村土地流转,推动粮食规模化生产,同时也要注重增加财政拨款,建设高标准粮田,强化高标准粮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田间配套工程。  相似文献   
38.
对我国减灾战略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我国的灾害特点徊灾害防治中的困难的角度出发,参照灾害防治的经验教训,提出建立管理国家紧急事物的职能机构;设立防灾科研和教育基金;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协作;尽快成立灾害信息情报中心和进行必要的救灾物资储备。  相似文献   
39.
本文论证了中国海域基底与邻区古构造演化关系,中朝地台与京畿地块以北对应。中下扬子台拗东延为朝南古拗陷,东南地槽系连接本州地槽系,华夏地块经东海接日本“南方大陆”,华夏和印支地块隶属于南海—东海地台的边缘地块。  相似文献   
40.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世界黄金资源的地理分布,产出状况,成因探讨与远景储量,工业储量及开采量,黄金价格与市场等方面的较为严格的数理统计资料,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中国黄金资源与世界黄金资源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中国和世界黄金资源的开发方向与黄金市场及价格方面的预测: 世界黄金资源的找矿方向正从高品位——大储量或高品位——小储量的找矿及采矿方向转移到低品位——大储量方向上来,在中国亦应该及时把寻找低品位——大储量的黄金矿床作为主攻方向。 世界的黄金市场将会更加开放,随着宇航事业的发展与新材料科学的进步,黄金的工业用途将进一步加大,用量将会逐渐增长,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将会抵消黄金价格的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