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41.
砷污染土壤生物挥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生物的作用可以使土壤中砷转化为气态砷化物而挥发到大气中.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砷污染土壤生物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砷的含量越高,其生物挥发的速率越大,施加生物有机肥能促进砷的生物挥发,同时,砷的生物挥发速率也受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含水量都不利于土壤中砷生物挥发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2.
为探索莠去津对DNA的损伤及其毒性作用机制,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以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莠去津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二者形成DNA加合物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莠去津与鲱鱼精DNA作用后,莠去津的紫外光谱呈现减色效应,并有轻微红移现象,而其荧光光谱强度明显增强;循环伏安法显示莠去津与DNA作用能引起莠去津还原电位正移,峰电流减小.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莠去津平面分子能够嵌插到DNA双螺旋链中,形成较稳定的加合物.采用电化学方法测得莠去津与鲱鱼精DNA的结合比为1:1,结合常数为1.2×105.该研究为莠去津毒理作用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3.
多道石墨炉原子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Cu,Pb,Zn,Cd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多道石墨炉原子吸仪,采用石墨管涂层处理技术,在对几种基体改进剂的改进作用进行实验比较的基础上,选择1%ZrOCl2为基体改进剂,对水中的Cu,Pb、Zn、Cd4种元素进行了同时测定,并应用此方法对北京化工二厂和京密引水渠的水样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4.
畜禽养殖废水的三维荧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畜禽养殖废水连续采样,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畜禽养殖废水的三维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该废水的三维荧光光谱有两个荧光峰,分别为270 nm/297 nm和315 nm/410 nm,两峰的强度之比为3.45~4.94;该畜禽养殖废水由蛋白质、腐酸、尿液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各峰的峰位置及峰强度比值都可作为判断废水是否为该...  相似文献   
145.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工业盐酸中硫酸根的含量,现行国标方法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比较高,因而较难操作。通过使用离子色谱法和等离子光谱法对样品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和比对,选择适合的方法,从而改进了硫酸根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6.
膜生物反应器污泥内源消化及SMP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生物反应器(MBR)中高污泥浓度和低F/M会导致部分微生物长期处于贫营养状态下,因此采用污泥内源消化试验模拟MBR中实际存在的贫营养现象。比较了好氧消化(AD)和好氧/缺氧消化(A/A/D)2种模式对于A2O+MBR工艺剩余污泥的内源消化效果及SMP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A/A/D 20 d MLVSS的去除率可达到50%,AD为42%,缺氧段的引入促进了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等的释放和去除,SMP浓度均呈现出显著降低而后缓慢增长并趋于稳定的趋势。EEM光谱分析表明,SMP中不同的荧光物质在内源消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GPC分析认为,内源消化过程中SMP的分子量范围逐渐扩大,小分子量有机物呈增长趋势,A/A/D对SMP的降解比AD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7.
采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成都市春季大气PM中的25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对其富集因子及来源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成都市春季大气颗粒物中Si的浓度最高为13.22,其次是Ca浓度为11.93。从富集因子值得出Ca明显富集,人为污染较显著,Br、Se、As、Fe、Ti、K、Mg、Na这八种元素部分富集,主要来源为燃煤和汽车尾气等人为源。  相似文献   
148.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痕量砷和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杰  许晶  余江  黄懿  胡军  罗岳平 《四川环境》2010,29(6):25-27
建立了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痕量砷和汞的方法。通过对消解体系以及灯电流、载气流量、屏蔽气流量等仪器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砷和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2μg/L和0.01μg/L,线性范围分别为0~40μg/L和0~4μg/L,两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2%~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砷为0.9%~3.1%,汞为1.5%~3.4%,完全适用于土壤环境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9.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环境中的汞和砷。讨论并确定了试验的最佳测定条件。该方法的检出限汞为0.0004μg/L,砷0.0048μg/L,精密度试验求得其相对标准偏差(n=11)分别为0.93%和0.83%。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水环境中汞和砷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的优点是测量痕量元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0.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废水中痕量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经过各种条件试验,建立测定地面水与废水中痕量铅的分析方法,在0.0004~0.05mg/L线性范围内,铅的最低检出限为0.4μg/L,标液变异系数<2%,样品变异系数<8%,样品回收率100%~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