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29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实行部门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全局上下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2.
《环境》2004,(5):51
本公司系日本日立株式会社和深圳赛格日立公司合资组建的国内首家PRT(背投影管)生产厂家。公司项目总投资为2980万美元,占地约12万平方米,年生产7”PRT144万只。  相似文献   
153.
本文从板块碰撞观点出发,根据理论与实验的结果,强震震中分布,震源机制解,强震地表破裂带等资料,提出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活动格架。它是两簇近似于对数螺线的构造滑移线,即在统一的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最大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变集中的区、带。它们是控制和支配现今地震活动和构造运动的空间分布网络。这种网络结构,为我们研究地震活动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据这些网络具有某种自相似性特点,进而研究了大地震(M≥7)的空间分维结构,计算了该区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容量维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大地震发生前有降维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4.
正在液晶显示领域中,通常分为液晶电视机和液晶显示器,前者主要是家用,后者主要分为桌面显示器、商用显示以及安防类监视器。目前的液晶商用显示应用产品很多都是沿袭液晶电视机的开发及评价方法,如电气性能、画质评价等等。众所周知,液晶电视机的画质追求的是色彩艳丽、色彩饱和度高,至于图像画面是否真实厂家并不关心,特别是在追求节能以及能效指数时,很多  相似文献   
155.
染料废水对水环境和水景观的影响不容忽略,急需寻求一种价格低廉、处理效能高的脱色技术.研究采用多格室水解反应器培养具有高脱色功能的缺氧污泥颗粒,并就缺氧污泥颗粒的形成条件和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机理、模型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6.
中文四字格在英汉翻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多习惯结构和搭配,而汉语则多用四字格.英文多用头韵,汉语喜工整对仗.将一段文字优美、生动形象的英文译成有相应效果的汉语,适当的使用汉语的四字格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文章主要谈及了中文四字结构的特点、构成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7.
土壤重金属污染中背景含量与污染叠加含量的区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辉 《环境化学》2003,22(6):605-610
以南京铁合金厂土壤Cr污染为例,讨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中区分背景含量与污染叠加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运用Hazen概率格纸作图区分背景含量和污染叠加含量在土壤污染研究中是可行的,所得参数的环境意义是明确的,与实际情况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158.
滑坡治理中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受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太矶头东滑坡是松散堆积体滑坡,采用格构锚固结构进行治理,格构梁按照Winkler弹性地基上的梁进行分析,并与三维格构锚固模拟的结果对比,对格构梁的设计提出建议,建议梁长与弹性特征λ满足lλ≥λ,间距l5λ<π/2,同时采用较小间距的格构梁以及小吨位锚索,悬臂长度取0.3-0.5l2s,建议设计时弯矩乘以系数K=1.3.  相似文献   
159.
李帅  张勃  马彬  候启  何航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5):1216-1227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种植区域的影响,基于5日滑动平均、累积距平、MK检验、多元回归插值方法,选用格点数据对中国农业热量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 ℃、≥10 ℃有效积温整体呈上升趋势,且≥5 ℃整体升幅更为显著,两者升幅均表现为南方地区最大,北方次之,青藏高原最小,秦巴山区积温呈现下降现象。(2)在空间分布上,≥5 ℃、≥10 ℃有效积温整体表现出自南向北随纬度更替变化的地带性分布和自东向西随海拔变化的阶梯状分布,东、中部地区受纬度影响明显,西部地区受海拔影响强于纬度。适宜喜凉作物种植的区域远大于喜温作物的适宜种植面积。(3)≥5 ℃、≥10 ℃有效积温均在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后≥5 ℃、≥10 ℃各积温带界线呈现向北、向高海拔移动的趋势,积温整体升高。南方地区≥5 ℃、≥10 ℃积温增幅整体大于北方,青藏高原及高山山区增幅最小,秦岭地区积温增幅为负。(4)≥5 ℃、≥10 ℃有效积温初始日(结束日)整体呈提前(推迟)现象,且多数格点提前(推迟)日数在0~10 d以内,持续时间在突变后整体延长。青藏高原≥5 ℃、≥10 ℃积温初始日(结束日)提前(推迟)天数最大。  相似文献   
160.
为了解滨岸带植被、地形等地貌要素对蓝藻水华堆积及消散过程的影响,在太湖滨岸带设置不同形式的围格和植被实验区,通过逐日监测水体叶绿素a(Chl-a)的消长过程及同步营养盐变化,研究夏季蓝藻水华在湖泊滨岸带堆积与消散特征和营养盐效应.结果表明,滨岸带的地形地貌及植被状况对蓝藻水华的堆积程度及消散过程影响较大,软围隔营造的滨岸带静水环境,以及不同植被所形成的不同滞水区,显著加剧了蓝藻水华的局部堆积,从岸边挺水和浮叶植被区到开敞水域对照区,蓝藻水华的堆积程度依次递减;近岸挺水和浮叶植被区蓝藻水华堆积最严重,堆积时间最早,持续时间长;蓝藻水华堆积对营养盐等水质指标影响极大,堆积严重时该区域Chl-a含量达到了457.42μg/L,总氮(TN)达到11.04mg/L,总磷(TP)达到1.32mg/L;橡胶围格内浮叶植物区藻类堆积程度与近岸区类似,而浮叶植物与沉水植物混合区藻类堆积程度低于单一浮叶植物区;水体围隔能够加剧蓝藻水华的堆积,没有围隔的浮叶植物区藻类堆积程度最低.在蓝藻水华堆积过程中,蓝藻细胞仍在继续增殖,水体Chl-a仍会明显增加,而同期的水体营养盐的增幅小于Chl-a,甚至随着藻类生长消耗及生态系统的脱氮效应,溶解态氮磷下降明显.蓝藻水华消散过程中,TN、TP与Chl-a同步下降,但藻体中的氮磷释放到水中,导致堆积区的溶解态氮、磷有所增加,显示出明显的营养盐效应.本研究定量刻画了蓝藻水华局部堆积并快速致灾的地形地貌要素特点,揭示了蓝藻水华的水质与生态效应,为科学评估富营养化水体蓝藻水华的生态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