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7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40篇
安全科学   182篇
废物处理   81篇
环保管理   1046篇
综合类   2777篇
基础理论   538篇
污染及防治   151篇
评价与监测   113篇
社会与环境   453篇
灾害及防治   20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上海市政府5月15日颁布了《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市政府24号令)和《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政府23号令),2部规章将自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当前,无论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或是农业种植业及乡镇企业的发展,都存在着一个环境区划与治理问题,而环境区划与治理对于发展浙江省农业经济和加强浙江省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浙江省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诸方面对浙江省农业环境区划作一肤浅论述,以引起有关专家、学者和领导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16.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与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是使农业从自然经济阶段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农产品生产转变的一个标志。本文在分析该区农业布局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总体布局的设想与不同类型地域农业开发的主攻方向与对策,并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棉花、猪、禽、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地域选择、建设规模与技术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郑文贤 《环境》2001,(4):16-18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我我的农业大国,12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顺利实施可持续战略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基于能值理论的农田—畜禽生产系统可持续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我国东南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动态及其可持续性,以福建典型山区德化县为例,构建废弃物能值比例、环境污染能值负产出等指标,运用能值理论定量分析德化县2007—2016年农田—畜禽生产系统投入产出、环境负荷及可持续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德化县农田—畜禽生产系统能值投入以购买能值为主,占能值总投入的68%~79%,水资源能值约占21%~31%;畜禽子系统能值产出占72%以上;能值密度在2.68×1012~3.33×1012 sej·m-2之间波动上升,净能值产出率下降40%,环境负荷明显加重,2015年以来有所减轻;可持续发展指数在2007—2010年短暂上升后快速下降,由1.14降至0.42。从构建的指标来看,系统废弃物能值比例有所下降,环境污染能值产出减少约22%,综合经济效益和废弃物利用情况,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状况逐渐好转。德化县目前正处于农田—畜禽系统产出结构调整期,应增加系统内部反馈能值用量,控制化肥、饲料投入,提高废弃物利用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2000—2016年中国30省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四省区)的数据,构建四化指标体系,计算四化发展指数,进行地区四化水平评价,通过OLS和GMM回归模型考察四化发展对水足迹强度的影响,同时设置四化之间的交互项来识别四化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从四化水平的地域发展差异上来看,中国四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格局,水足迹强度的分布与之类似,说明四化水平发展与水足迹强度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其次,计量模型显示四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水足迹强度的改善有积极影响,但每一化对于水足迹强度改善的影响大小不一;第三,以交互项衡量的四化相互作用对于水足迹强度的影响作用为正,表明四化发展对水足迹强度的改善效果逐渐趋于收敛。因此,优先提升落后地区的四化水平,以四化水平的提升推动水足迹强度的降低,能够有效降低我国总体水足迹强度水平。  相似文献   
20.
马永喜  马钰婷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0):4631-4640
为探析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对农业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物料平衡原则下农业环境效率测算模型和农业环境效率影响模型.基于2004~2016年浙江省农户水稻种植地块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面积、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农业产出等农业经营规模指标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规模化发展将因投入和产出的扩张以多种方式影响其环境效率,其中土地面积规模与农业环境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农业生产环境效率均有负向的影响,而农业产出规模的增加将促进农业环境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