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468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626篇
综合类   1744篇
基础理论   169篇
污染及防治   105篇
评价与监测   66篇
社会与环境   187篇
灾害及防治   5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发挥当地人能动性,走出农村环保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毅 《绿叶》2010,(5):58-67
简单化的政策、软弱的地方社会和强大的外部力量共同的作用成为农村环境恶化的根源之所在。传统的由外而内的环保视角和由上而下的环保监管模式,令当地民众成了环保的对象而不是主体,农村沦为城市的附庸,地方环保、农村环保陷入困境。如何下放管理权限,形成环境保护中的分权治理?如何转变地方政府环保监督机制,将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更多地纳入到当地人的评价和监督下,迫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当地的长远利益?这一切之变的关键是,依赖当地人,发挥当地人自主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202.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0,(8):63-63
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向重庆市提供1亿美元贷款,用于改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旨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提供一个将来可能在全国推广的模式。重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  相似文献   
203.
农村环境建设既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也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既要突出重点难点问题的"攻坚战",也离不开着眼于长效机制的"持久战";既要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更离不开群众参与配合,自觉提高环保素养。  相似文献   
204.
当前导致农民贫困主要原因是社会原因,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教育不公平与权利不平等。正在实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的生活权利和维护其最低生活需要所建立的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论文分析了新疆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现状,认为导致新疆农村贫困的原因是:农村教育落后、公共卫生条件差、农民权利的缺乏、自然环境恶化、市场因素和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六个方面。论文提出了新疆农村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即制度理念不科学、制度不完善、保障水平低、资金缺乏、缺乏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性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农村低保制度改革与发展方向,即增强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注重发挥其主体作用,农村低保应与其它社会保障项目相结合,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管理机制等。低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对提高各族农民生活水平、加强民族团结、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5.
雨水集流工程对于解决干旱地区人民生活用水问题起着重要作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山地区处于严重缺水的地区,人畜的饮用水为雨水、雪水直接沉淀后的水窖水。经过对北山饮用水进行水质检测,发现水中浊度、锰含量、微生物数量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值。通过对传统滤池进行改造并结合阳光消毒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水处理器——阳光消毒-生物砂滤池(SBF)家庭水处理设备,通过生物砂滤池中微生物对雨水中污染物的氧化分解及河砂的过滤使水浊度及锰得到有效地去除,日光高温灭活和光氧化降解综合作用杀灭水中致病微生物。用SBF家庭水处理设备对雨水进行处理,水中浊度、锰含量、微生物数量均达到标准的规定值。  相似文献   
206.
进行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ABR-VSFCW)、复合厌氧反应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AR-HSFCW)、膨胀颗粒污泥床-人工快速渗滤系统(EGSB-CRI)3种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29℃,进水COD为325.3~386.5 mg/L的条件下,3种组合工艺对COD均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当厌氧段HRT大于16 h时,3种组合工艺出水COD浓度均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EGSB-CRI、HAR-HSFCW对TP的去除效果较好,出水TP浓度均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且显著优于ABR-VSFCW,ABR-VSFCW出水TP浓度达到了二级标准;ABR-VSFCW、HAR-HSFCW、EGSB-CRI出水NH+4-N浓度分别为25.24~42.20、29.59~41.60和9.80~15.35 mg/L,其出水NH+4-N浓度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3种组合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异,去除率仅为23.9%~46.4%。因此,EGSB-CRI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HAR-HSFCW次之,ABR-VSFCW较差。  相似文献   
207.
鄱阳湖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严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通过背景值调查与污染源解析,显示农村生活和种植业是鄱阳湖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采取集成式BMPs模式,将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合理搭配植物缓冲带、沟渠湿地、人工湿地,兼性塘等,实现氮、磷流失的有效拦截,达到有效控制示范区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目的,从而为鄱阳湖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提供借鉴。结果表明: BMPs系统污染物去除能力高,运行成本低。系统单位面积削减总量分别为CODcr 71017 kg、SS 11491 kg、TP 408 kg、TN 3593 kg、NO-3 N 474 kg、NH+4 N 1918 kg,而运行成本不到01元/t。整个系统中尤以表面流人工湿地减污效果最好,耐负荷冲击能力最强。沟渠湿地整体去污能力不低,但耐冲击负荷能力弱,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为加强减污效果,可通过完善生态系统尤其是挺水性植物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8.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以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陆渡镇及浏河镇为例,从镇域尺度探讨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机理及其空间差异。结果显示:(1)两镇农村居民点减少的一般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居民点面积均具有正向作用,到城镇的距离具有负向作用,3者作用大小具有区域差异,农村工业发展及到公路的距离对不同地区作用方向不同;而粮食产量仅对陆渡镇有负向作用;(2)两镇农村居民点增加的一般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发展均具有正向作用,而到公路的距离、基本农田则具有负向作用,4者作用方向及程度排序一致;而除一般因素及到城镇的距离外的其他因素均为特殊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及其作用程度与方向具有区域差异性;为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应把握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力机理的空间差异,制定差别化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9.
Taking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use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o evaluate the status of the rural human settle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It establishes the ev...  相似文献   
210.
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已经成为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其在城乡统筹发展和资源集约利用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已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江苏省为例,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迫切度、可行度两个方面共选取10个指标因子,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时序研究的指标评价体系,并进行两维图论聚类的空间分析,以便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作出安排,可为制定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以及确定、实施居民点整理项目提供决策依据。结果显示:江苏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得分区域分异明显,即从总体上看苏南优于苏中,苏中又优于苏北,从各县市分布来看,南京、常州、无锡等县市的整理时序优势较高,而泗洪、响水、灌云等县市的优势较低。同时,根据地域上的相似性,也形成了一些适宜进行规模整理开发的单元组合,如由高淳、溧水、溧阳等组成的地域单元。研究结论:结合指标评价和两维图论聚类分析进行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安排和整理分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