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钟来元  郭良珍 《生态环境》2011,20(12):1934-1939
通过分析广东省徐闻县不同季节香蕉地、菜地、桉树林地和甘蔗地等4种不同利用方式农用地土壤As、Cu、Pb、Zn、Cd重金属含量,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并得出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根据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可知,所研究的5种重金属中,Cu污染最为严重,4种农用地土壤Cu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为菜地〉桉树地〉香蕉地〉甘蔗地;其次是Cd污染,污染程度依次为菜地〉香蕉地〉甘蔗地〉桉树地;菜地受到轻度Zn污染;其他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从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来看,菜地受到重金属中度污染,香蕉地、桉树地和甘蔗地均为轻度污染。(2)在不同季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差异较大。Cu在4种农用地土壤中的污染指数年内呈递减规律;Cd在菜地和香蕉地中夏季污染指数最低而冬季最高。(3)土壤重金属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u与Pb在4种土壤中的相关系数都较高,说明土壤中Cu与Pb同源,主要来自成土母质。菜地中,Zn与碱解N,Cd与有机质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负相关性,这说明土壤Zn和Cd污染不是来自有机肥,可能主要来自化肥和农药。  相似文献   
42.
镉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技术研究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镉污染问题,研究减少镉进入食物链的安全利用技术或模式,对有效地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并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镉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主要技术,包括农艺调控措施、合理施用土壤改良剂、叶面阻控技术、种植结构调整,介绍了镉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运用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为查明南京东郊沿江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类型及其影响范围,在该区采集了688个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pH值及As、Cd、Cr、Cu、Hg、Ni、Pb、Z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污染风险性评估。结果表明:与南京市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除Hg外,As、Cd、Cr、Cu、Hg、Ni、Pb、Zn等重金属元素均富集;该区重金属污染元素主要为Cd,点位超标率为36.4%,以轻微污染为主,Cd污染区主要分布在中性及酸性土壤中。Cd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Ⅱ级(中度)以上风险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90%,Ⅲ级(较高)风险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0%。综合8种重金属污染风险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区大部分农用地处于安全生产等级,少部分农用地处于Ⅱ级和Ⅲ级风险区,总体上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性较低。  相似文献   
44.
张耀  孙刚  王琪  凌海波  胡楠 《环境工程》2022,40(2):139-145+205
以鄂东南某铅锌矿区147.3 hm2农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测试,对土壤重金属Cu、Cr、Ni、Zn、Pb、Cd、As和Hg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Cu、Zn、Pb、Cd和As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33.7%、49.0%、73.5%、95.9%和85.7%,单因子污染指数顺序为Cd>As>Pb>Zn>Cu;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微污染的点位比例分别为59.18%、12.24%、27.55%;通过土壤和农产品综合质量指数法评价,矿区农用地土壤大部分呈重度污染状态(土壤综合质量影响指数IICQS>5),与Pb、Cd和As含量高值并集区域分布一致;而农产品大部分属于清洁或轻微污染状态(农产品综合质量影响指数IICQAP<2),超标点位分布无明显规律;IICQS值与IICQAP值无显著相关性;IICQ值与IICQS值的分布相一致,研究区内农用地IICQ均值为7.84,属于重度污染。结合现场调查及数据分析,对矿区农用地土壤污染概念模型提出了初步构想。根据《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试行)》,结合农产品调查结果,将矿区农用地中的耕地划分为优先保护Ⅱ类(21.4 hm2)、安全利用Ⅰ类(57.8 hm2)、安全利用类荒地(29 hm2)、安全利用Ⅱ类(1.2 hm2)、严格管控类(37.9 hm2)。  相似文献   
45.
海南岛西部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富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岛西部农业用地表层土壤进行了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指数计算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西部农业用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富集程度大小依次为As〉Pb〉Zn〉Cu〉Ni〉Cd〉Cr。各采样点Cr、Cd和Cu元素处于贫乏状态,As和Pb元素达到严重富集,可能与当地农业活动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中重金属As与Pb元素可能存在复合富集与复合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6.
方晴  冼萍  蒙政成 《环境工程》2021,39(2):147-152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农用地土壤健康风险,基于USEPA的环境风险评价体系,针对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特征,建立农用地土壤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并引入蒙特卡罗模拟降低风险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区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农用地造成的总致癌风险CR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为(2.898±2.425)×10-4,总危害指数HQ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为15.775±13.797;确定土壤的优先控制污染物为As,优先控制暴露途径为经口摄入。该模型适用于农用地多项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并能得到优先控制因子和优先控制暴露途径等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47.
土地状况     
《环境教育》2007,(7):24-24
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调查面积中,农用地98.58亿亩(占69.1%)、建设用地4.85亿亩(占3.4%)、未利用地39.17亿亩(占27.5%)。人均农用地7.50亩,人均建设用地0.37亩。农用地中,耕地18.27亿亩、园地1.77亿亩、林地35.4亿亩、牧草地39.29亿亩、其他农用地3.83亿亩。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3.95亿亩、交通运输用地0.36亿亩、水利设施用地0.54亿亩。  相似文献   
48.
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八项基础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土好才能粮好,土安才能居安。土壤环境质量关系百姓民生福祉,关系国土生态安全,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大计。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决向污染宣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是系统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面小康进程的重大举措。与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相比,土壤污染防治基础更为薄弱,历史  相似文献   
49.
梳理了我国现行标准中有关农用地环境质量评价与类别划分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并探讨了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我国现行农用地环境质量评估方法以指数法为主,评估方法多集中在监测点环境质量评价上,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虽有涉及,但可操作性差,距离发达国家相关研究还存在差距。在此基础上,从数据支撑、方法选择、保护目标设定等3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农用地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0.
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制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不足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外制定农用地土壤环境筛选值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基准制定方法学的建议以及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的框架建议,服务于我国农用地土壤的污染预防、风险筛选和污染农用地的安全利用、修复和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