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344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2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地面水、地下水、饮用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中的汞时,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的规定,过硫酸钾在做样前需临时配制。本文对临时配制过硫酸钾与放置不同天数的过硫酸钾进行了对比试验,所测定结果基本上一致,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82.
测定环境大气悬浮颗粒物中痕量汞,用4种消化液进行对比实验,其中高锰酸钾─硫酸─过硫酸钾混合液消化效果较好,用冷原子荧光测定操作简便,检测下限为0.05μg/L,重复测定9个实际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11.6%,变异系数为10.4%,添加汞标准回收率为102%。  相似文献   
483.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总汞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原子吸收法测汞是一种灵敏度高、干扰较少、准确快速的分析方法,虽然目前对冷原子吸收法测汞的报道不少,但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至今未见文献系统报道。本文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测汞的最佳条件。同时,本文对土壤和沉积物试样的预处理也进行了探讨,采用HNO_3—HClO_4—HF体系高压密闭消解法进行消解,并与常规的H_2SO_4-HNO_3-KMnO_4常压消解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重现性好,精密度、准确度均令人满意,样品回收率在95%~101%;而后者重现性相对较差,回收率在90%~110%。虽然采用别的体系高压密闭消解法消解底质样品测定汞已有报道,但由于HNO_3-HClO_4-HF介质高压加热消解法在土壤和沉积物中测定Cr、Cu、Mn、Ni、Pb、Zn等重金属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这样在测定汞及其他重金属元素时,预处  相似文献   
484.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砷(Ⅲ)和砷(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氢化物发生无色散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痕量As(Ⅲ)和As(Ⅴ).在pH5.6—6.0时,As(Ⅲ)与KBH_4作用生成气态氢化物(AsH_3),被原子荧光仪测定.在此酸度下,AS(Ⅴ)不发生反应.在2NHCl溶液中,用硫脲和抗坏血酸还原As(Ⅴ)为As(Ⅲ),同法测总砷,用差减法求得As(Ⅴ).方法检出限0.1ppb,相对标准偏差4.6—5.8%,回收率93—104%.  相似文献   
485.
汞的测定方法是测汞过程最后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才能使汞的测定方法可靠.仍然是人们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方而.为此,本文综述国内近年来的测定方法,供读者借鉴参考.1.1 分光光度法对于微量汞的测定早期采用低浓度双硫腙四氯化碳或苯等有机试剂萃取分离的光度法,操作复杂.尔后有人[1]将萃取剂改为磷酸三丁酯.郭安城等,最初用酚藏红花—苯—丁酮混合液萃取,后改为用荧光挑红B—1,10—菲罗啉和钒形成三元络合物,以1,2  相似文献   
486.
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As和Hg.通过选择最佳的条件,进行样品处理方法及酸度、干扰离子等的研究,结果方法的检出限:As为0.29ng/mL、Hg为0.05ng/mL,方法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在6.8%以下,As、H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7%~112.6%和82.6%~108.4%,标准物质的测定值和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487.
488.
大型气候实验室高低温模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突破关键技术,获得适用于大型气候实验室的高低温环境模拟系统方案。方法通过分析大型气候实验室载冷/载热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指出高低温环境模拟系统在可能遇到的极端温度下存在的安全风险,从低温试验工况推断出换热器结霜的必然性。根据载冷剂物性设计规避系统安全风险和融霜的技术方案。结果在AS-6系统和CH2CL2系统的二次循环中设计了充注/排空功能,规避了载冷/载热系统的安全风险。设计了内外融霜结合的融霜方案,进行换热器融霜。结论试验和工程应用证明,通过增加载冷剂充注/排空方案和换热器融霜方案完善的大型气候实验室的高低温环境模拟系统方案合理可行,采用的关键技术可以指导类似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489.
针对冬季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脱氮效率低的问题,将富集得到的耐冷氨氧化功能菌群固定化后投加到人工湿地中,探究生物强化对低温下人工湿地脱氮的强化效果及其微生物作用机制.结果表明,5℃条件下,梯度降温(R1)和梯度降温耦合选择性抑制(R2)条件下富集培养的耐冷氨氧化功能菌群强化处理的人工湿地的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和88%,比对照组湿地分别提高24%和28%.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富集得到的耐冷氨氧化功能菌群中优势菌种(相对丰度高达19.2%)为具有氨氧化功能的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 sp.),属于全程氨氧化菌,在氨氧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微生物相对表达水平分析表明,两组生物强化人工湿地中氨氧化功能基因amoA的表达丰度分别为2.82×108,8.22×108拷贝数/克基质,显著高于对照组湿地的2.50×107拷贝数/克基质.投加耐冷氨氧化功能菌群可以有效提高人工湿地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490.
耐冷嗜碱蒙氏假单胞菌H97的鉴定及其好氧反硝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茜  何腾霞  冶青  李振轮 《环境科学》2018,39(7):3314-3320
结合形态、磷脂脂肪酸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了分离自贵州冬水田的好氧反硝化菌株H97,采用模拟废水探讨了不同温度、接菌量、C/N、初始p H和碳源种类对菌株H97反硝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H97为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目前国内外尚无蒙氏假单胞菌具有耐冷嗜碱好氧反硝化作用的研究报道,是对好氧反硝化菌的补充;该菌的最适脱氮条件为15℃、p H 9.0、C/N 15、接种量1.5×106CFU·(100 m L)-1,碳源丁二酸钠.此外,菌株H97在p H为7.0~11.0时,均表现出良好的脱氮能力,对硝酸盐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1.21%和79.10%以上,初始p H为12.0时,对硝酸盐氮和总氮的去除率仍分别达64.75%和36.78%,表现出了较强耐碱能力.在初始硝酸盐氮浓度为50.0 mg·L-1和最适脱氮条件下,菌株H97在48 h内对硝酸盐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可达97.69%和96.32%.同时,H97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在15~40℃均具有较强好氧反硝化能力,是1株耐冷嗜碱好氧反硝化细菌,在碱性氮污染水体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