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51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环境专家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环境专家系统的发展状况。环境专家系统成功的应用表明环境专家系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有力工具,环境专家系统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环境科学中,环境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以及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环境专家系统中,是环境专家系统的发展方向,文中还介绍了我们正在研究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规划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82.
XUMA专家系统辅助的工厂旧址评价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工业活动相联系的是土地、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的污染。处理污染地点的战略包括调查计划制定方法、评价与评估方法以及补救行动方法。为了帮助相应的决策过程,正在开发XUMA专家系统。XU-MA支持分析计划编制、化学分析结果评价以及污染地点评估。该系统已建立在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与巴登-符腾堡州环保研究所之间的合作框架之内。 已弃置的废物堆放场和工厂旧址可能受到污染,因而对人类和环境都是危险的。为了消除这些环境危险,必须评价和评估其风险,必要时还必须采取风险削减行动。由于经费上的原因,风险评价必须分成相继的几步来进行。每一步都包含调查、评价和评估步骤。最后对所要采取的措施作出决策。因此,在风险评价期间,对一个地点的了解是逐步展开的。 除了规划战略的要求之外,数据量和必须进行评价和评估的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使得有必要使用一种计算机程序作为支持工具。这种工具应该支持负责决策和调查规划的专家,以及负责评价和评估潜在危险的专家。  相似文献   
83.
用絮凝法对难降解的循环式准好氧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处理,以垃圾渗滤液的CODcr去除率为主要考察指标,探讨了絮凝剂、最佳絮凝剂的投加量以及pH值等因素对这类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用硫酸亚铁的絮凝处理效果最好,当浓度为20%的硫酸亚铁投加量为0.7 mL/100 mL,pH值为10,与聚丙烯酰胺(PAM)的投加比例为2:1时,可使垃圾渗滤液的CODcr去除率达到60%,色度去除率达到40%,使渗滤液的CODcr从2654.6 mg/L降到977.8 ms/L,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4.
以3,4-二甲基苯胺为目标污染物,高铁酸钾(K2FeO4)为氧化剂,考察催化氧化过程中的表观动力学及反应机制,确定高铁酸钾降解3,4 -二甲基苯胺的表观动力学方程为:r=0.0043CA0.486CB1.2477,反应级数为1.7337,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同时通过GC/MS技术,分析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推测在高铁酸钾的作用下,3,4-二甲基苯胺先转变成2,4-二甲基苯胺,然后苯环上的氨基及甲基先后被氧化,生成4-硝基间苯二甲酸,再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被高铁酸钾进一步攻击,生成苯环正离子,其后开环生成一系列小分子烃类物质,这些物质继续被氧化,最终生成二氧化碳与水.推测该氧化还原过程的控制反应为两步:第一步,高铁酸钾攻击3,4-二甲基苯胺苯环上的侧链;第二步为苯环的开环反应.此降解过程主要包括表面络合催化与界面催化两种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85.
研究利用MnO2催化O3氧化技术对准好氧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处理.系统研究了臭氧投量、二氧化锰投量和初始pH值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反应动力学.通过UV-Vis和3D-EEM技术对渗滤液尾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分子结构在O3/MnO2体系的转化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运用XRD、SEM、EDS和XPS对二氧化锰的催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20min,O3投量为18.92mg/min,初始pH值为3时,添加0.2g/L的MnO2能显著提升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较单独O3作用,其COD、UV254、色度CN的去除率分别提升了24.66%、4.95%和12.57%,并且生色团的有机物最易被臭氧氧化降解.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显示,O3/MnO2体系能使废水中腐殖质降解,其有机物的芳香性程度、分子量和缩合度均降低,体系对苯环类化合物的降解效率提高,最终,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反应前后MnO2未出现新增价态峰值的变化,Mn(Ⅳ)在催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MnO2在O3/MnO2体系中协同机理为MnO2催化O3产生羟基自由基以及MnO2在体系中转化为水合二氧化锰,改变催化剂表面理化性质与有机物形成复合物,以此促进羟基自由基的选择性,从而提升了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6.
不同类型生物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林宏  刘庆梅  曾刘毅  刘丹 《环境工程》2016,34(3):112-115
根据厌氧、好氧以及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各自特点,结合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开展了厌氧(R3-I)-准好氧(R3-II)联合生物反应器与厌氧(R1)、准好氧(R2)生物反应器的室内模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厌氧单元(R1、R3-I)累积沉降量与时间成对数关系,而准好氧单元(R2、R3-II)的累积沉降量与时间成线性关系;联合生物反应器中的厌氧单元未出现酸累积现象;联合反应器中各单元对COD的降解趋势与准好氧生物反应器高度一致,在第350天,R3-II渗滤液COD降至7.67 g/L;联合生物反应器对以UV254表征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厌氧生物反应器和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能够有效抑制氨氮的积累,使体系内的氨氮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87.
采用一种新型边界无单元法研究了一维压电准晶复杂裂纹的断裂问题。该方法采用只含有柯西奇异性的广义面力边界积分方程,位错密度函数由未知权函数表示,权函数由移动Kriging插值得到。给出裂纹问题数值算例,计算了声子场和相位子场的应力强度因子和电位移强度因子。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高、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88.
标准动态     
《环境技术》2013,(6):4-5
《装备工业十二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通过验收 2013年11月26日,由装备工业司组织编制的《装备工业“十二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通过工信部验收。  相似文献   
89.
斜坡稳定性评估神经网络专家系统N^2ES^3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元友  朱瑞赓 《灾害学》1998,13(4):7-11
在于工程实列,采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斜坡稳定性评估分支结构专家系统,并针对斜坡评价的不同阶段,分别建立了以地质信息为3指标和斜坡的几何与力学参数为评价指标的两种评估系统。文中阐述了该系统的开发设想,介绍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给出了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0.
丁婧  雷洋 《环境工程》2015,33(3):6-10,16
针对传统卫生填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开展了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室内模拟试验,以导气管管径为参照变量,设计两组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并对其进行连续监测。研究表明:在填埋处理的300 d内,垃圾沉降比例接近40%,固相垃圾的有机质含量可降至24%,渗滤液的COD、BOD5、TOC、氨氮与总氮等污染物指标可得到高效去除,分别降至3 643,73,1 284,67,109 mg/L,VFA物质可降至20 mmol/L,B/C降至0.02~0.03,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大大降低,填埋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