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7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交通事故发生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况并不罕见。在明知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本应履行救护等义务,却在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教唆下逃离现场,结果使被害人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此种情形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由于该解释自身存在缺陷,引发了争议和分歧。因此,笔者试对“指使逃逸致人死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2.
2013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于当天正式施行,以期为我国环境保护司法实践提供技术支撑,为从严治理环境污染,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提供了必要的法理依据。本文在分析《解释》立法目的和要点及内容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以积极应对《解释》对环境执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3.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共计12条,主要规定了8个方面的问题。《解释》界定了严重污染环境的14项认定标准。污染环境罪是环境污染犯罪的基本罪名,《刑法修正案(八)》将其入罪要件调整为"严重污染环境"。根据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践,《解释》列举了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的14项标准:(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  相似文献   
34.
范律师说法     
开除酒驾肇事公务员合法吗?问近日,我市纪委、监察局、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严禁公职人员酒后违法驾驶机动车的通知》,联手整治公职人员酒后驾驶违法行为。按照《通知》规定,我市公职人员酒驾肇事可被开除。我查阅《公务员法》,没有酒驾肇事公务员可以开除公职的规定。请问:这份文件目的性规定的开除酒驾肇事公务员合法吗?读者:李公务员  相似文献   
35.
由于视频监控系统对警方破获刑事案件作用特殊,长沙市近日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立法听证会上透露将在全市范围内增加2,6万个摄像探头。包括既有公共监控探头和社会单位自建监控探头在内,长沙市视频监控网络体系将拥有近6万个监控探头。  相似文献   
36.
《环境》2013,(7):32-33
(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1次会议、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37.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犯罪分子作案的手段越来越呈现高科技化、高智能化趋势。针对银行的刑事案件明显呈上升趋势,恶性案件屡屡发生,内都作案、内外联合作案日益增多。传统的单一模式的模拟电视监控系统,无论是从监视手段,还是从录像手段上来看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商业银行的安全保卫要求。  相似文献   
38.
涉刑环境监测中有待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涉刑环境监测工作中,司法鉴定机构的资质及监测数据认可、环保标准与规范、固体废物监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涉刑监测单位应尽快获取司法鉴定机构资质;国家层面应给出涉刑监测数据认可的指导性意见;加快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增强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修订《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007)和相应系列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39.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一些民警对现场痕迹勘查不够认真,现场物证不注意提取,没有及时做好现场访问,对当事人的陈述不仔细分析,过分依赖当事人的陈述笔录,没有笔录或者笔录的内容不相符时,就无法判断事故的真相,造成事故无法认定或认定不准确。笔者认为“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刑事案件办理原则应该运用到交通事故处理中,只要我们仔细勘查事故现场,认真分析痕迹特点、及时做好现场访问、深入做好相关调查、只要各种痕迹物证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相似文献   
40.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不时发生,恐怖分子制造的阴霾依然存在,许多悲惨的刑事案件和公共安全事件还在我们的心头萦绕。安全形势的严峻,让各国安全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压力随之加大,一些可能减轻军方和警方压力的安保新技术也随之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