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安全科学   480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291篇
综合类   769篇
基础理论   198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148篇
灾害及防治   11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为有效避免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动态元网络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地铁施工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建立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网络节点体系,提出重点控制因素。以杭州地铁一号线施工安全事故为例,在充分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后,建立以人员、行为、事件和组织为节点的节点体系,确定节点的数量及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施工安全事故网络模型并进行分析,对打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比较理想的打击策略,确立节点的重要度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应重点控制有效的监督相关节点,即可有效地避免或者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得出的结论与事故通报结果基本相符,这为避免地铁施工安全事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2.
海水养虾池细菌数量动态及细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5个海水养虾池细菌数量动态及细菌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层细菌数在不同试验池及同一池塘不同采样时间均呈现较大波动.细菌密度在底水层明显高于表水层,且同一虾池细菌密度在水平分布上极具不均匀性.底泥中细菌数在采样期稳定增加并与底泥中有机物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随着泥层加厚,细菌密度呈V型分布,最大密度出现在表层1cm之内,2cm以下泥层,细菌密度明显减小原位(in-situ)实验测定所得虾池细菌生产力ρ4(C)·t-1=86.10~343.25mg·m-2·d-1,是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10%~19%  相似文献   
173.
本文通过种群自我调节的规律以及Leslie模型进行数量动态分析,从而提出了次生林数量动态与经营的生态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174.
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就太平沟小流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系统分析,绘制了SD模型流程图,编制了SD模型程序,经微机模拟仿真,确定了“综合型”发展为该流域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为该类型区小而域经济建设及两高一优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5.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的能值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对北京市1990~2001年间的能值结构动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人均能值、能值密度、生态功能潜力、人口基本承载力、能值自给率、能值货币比率、环境负载率、输入能值比等重要能值指标对该时期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的能值状况作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正处于较高发展水平,已基本跨入发达国家水平的行列;但高强度、快速发展给本市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未来北京的可持续能力建设已势在必行。文章也提出了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76.
在甘肃省夏河县对鼓翅皱膝蝗的种群结构、数量变动、空间格局及动脉进行了系统研究。鼓翅皱膝蝗1a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出土,6月上旬达到出土高峰,此期蝗虫种群仅由1龄和2龄蝗蝻组成,其中1龄蝗蝻占81.8%,2龄蝗蝻占18.2%,成虫于7月上旬开始羽化,8月上旬达到羽化高峰,此期的成虫数量达61.3%,而蝗蝻仅占38.7%,蝗蝻期约为72d,成虫寿命54d左右,每雌平均产卵32.6粒。鼓翅皱膝蝗在草地上属聚集分布,蝗蝻发生期种群的空间动态主要表现出扩散趋势,但初孵化出土时有短暂的聚集行为。取食量随龄期增大而增大,每头鼓翅皱膝蝗取食牧草量蝗蝻期平均为1.5g,成早期约为5.8g,成早期的食量是蝗蝻期的3.7倍。表3参12  相似文献   
177.
本文研究了湖南省中亚热带次生林的种群动态,建立了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结构模型以及材积或生物量动态模型,提出了中亚热带次生林的演替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78.
城市河段污染控制灰色动态规划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含灰数的城市河段污染控制的灰色动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分析城市河段污染控制系统的广义不确定性,将灰数表征这些不确定性,建立了描述城市河段水污染控制的灰色动态规划中广义不确定性的灰数运算、灰数大小的比较及灰动态规划的初步理论和求解方法,通过对淮河蚌埠河段有机污染控制实例研究,说明了水污染控制灰色动态规划问题研究意义和求解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9.
川西亚高山白桦林小气候的时空动态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川西亚高山白桦林(海拔2 540 m)内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以及土壤5 cm和15 cm层温度等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林冠下的太阳辐射日进程与林冠上的不同,但辐射强度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林冠下太阳辐射日总量不仅受林冠上辐射日总量的影响,也受森林群落生长季节的影响;春、夏和秋季,林冠下平均辐射日总量分别占林冠上平均辐射日总量的53.1%、39.4%和55.8%.2)夏季,白天空气温度高于土壤温度,而夜间则相反;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日极端温度出现的时间不同步,空气温度对太阳辐射强度的敏感性比土壤温度的敏感性高.3)春季,土壤表层>4℃的积温高于空气和土壤底层>4℃的积温;夏季,>4℃的积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林冠下空气>土壤5 cm层>土壤15 cm层,而秋季的比较结果与之相反;空气日平均温度与土壤日平均温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1).4)林冠下的空气相对湿度(RH)比林冠上的高,林冠下的空气RH日变幅和季节性变幅比林冠上的小.图7表1参19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