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72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229篇
综合类   1251篇
基础理论   176篇
污染及防治   120篇
评价与监测   19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811.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demands are foreseen to face enormous challenges over the coming decades to meet the fast growing needs in a global perspective.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industry is predicted and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possible solutions to meet future demands.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embrane technology is expected both in production of potable water as well as in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In potable water production membranes are substituting conventional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due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potential for less chemical use and sludge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to fulfill hygienic barrier requirements.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technology is probably the membrane process which has had most success and has the best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dicate that this technology is becoming accepted and is rapidly becoming the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y (BAT) for many wastewater treatment applications. A major drawback of MBR systems is membrane fouling.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ouling mitigation in MBR systems can potentially be done by coupling 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to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812.
臭氧—生物活性炭净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活性炭物理化学吸附、臭氧化学氧化、生物氧化降解及臭氧灭菌消毒4种技术合为一体的工艺,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并据此研制净水器。结果表明,本工艺流程合理,结构紧凑,管理方便,并能高效地去除常规水处理工艺不能去除的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及致突变物,获得安全、优质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813.
供水系统水质生物稳定性与细菌生长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某水厂实际供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水源、水厂净水工艺到输配水管网对城市供水水质生物稳定性与微生物生长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水源污染和常规净水工艺局限性,水厂出水水质不能保障生物稳定性,在输配管网中,BDOC、浊度、余氯、异养菌数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控制出厂水有机物含量,保持管网免受二次污染和强化消毒可有效减少管网中微生物繁殖生长.  相似文献   
814.
超滤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BPA)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琳  董秉直  高乃云 《环境科学》2007,28(2):329-334
采用终端超滤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主要考察了BPA初始浓度、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pH、离子强度和有机物对BPA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滤对饮用水中BPA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BPA的初始浓度在100~600μg/L范围内,截留相对分子质量2?000~10?000的超滤膜对BPA的去除率均在92.0%以上.溶液的pH值接近BPA的pKa(9.6~11.3)时,BPA去除率明显降低.离子强度对去除率的影响较小.溶液中的腐殖酸对超滤去除BPA的影响较小.试验证实,吸附是超滤去除疏水性BPA分子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815.
高铁酸盐氧化絮凝去除饮用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不同水质条件下高铁酸亍对饮用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实验证明,高铁对水中氨氮上人一定的氧化去除效能,利用并强化高铁的氧化和絮凝作用的协同效果,将使高铁对氨氮的处理能力有所提高,进上步发现,少量的三价铁对高铁氧化絮凝去除氨氮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16.
饮用水中有机物组成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组成及其去除评价指标,并指出了各类有机污染物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水中各类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方法:强化混凝、颗粒活性碳、膜过滤、光催化氧化、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及生物预处理技术等。最后总结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为选择合适的去除有机污染物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17.
高铁酸盐预氧化对藻类细胞的破坏作用及其助凝机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发现,高铁酸盐对水中藻类细胞的表面结构有很大影响,坡坏了细胞的表面鞘套,高铁酸盐的氧化作用导致的藻类细胞的鞘套破裂使其向水中释放出胞内物质,这些生物高聚物能够在混凝过程中起到助凝剂的作用,高铁酸盐分解后产生的氢氧化铁胶体沉淀在灌类细胞的表面,也降低了藻类细胞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18.
水体中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有机质对饮用水消毒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珠江广州河段一水源水作为研究对象,经预处理后,用Amicon YC-05,YM-1,YM-3,YM-10,YM-30,YM-100和ZM-500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对其进行分离,分析各相对分子质量级别的可溶性有机物的DOC,同时,对所分离出的各种相对分子质量级别的DOM与消毒剂Cl2和ClO2作用.结果表明,在各个级别的DOM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的DOM占总DOM的一半以上,这表明该水源水已经严重地受到人为的污染;而且该相对分子质量级别的DOM也是消毒过程形成三卤甲烷的主要前驱物质.另外,这一类型的DOM在消毒过程中形成THMs与未分级的水源水也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819.
电化学氢自养与硫自养集成去除饮用水中的硝酸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一种电化学氢自养与硫自养集成去除饮用水中硝酸盐的方法,将2种自养反硝化集成,既可减少以硫作为电子供体产生的SO4^2-,也可以使硫自养反硝化产生的H^ 作为电化学产氢的前驱物。同时,在硫自养段可不添加调pH的CaCO3,避免了出水的硬度升高。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9-5h,最小电流相应为3-16mA时,NO3^--N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中NO3^--N和SO4^2-浓度分别低于3.0mg/L和170mg/L,NO2^--N未检出,硫段和电氢段出水pH值均维持在中性附近。  相似文献   
820.
直接大体积进样,建立生活饮用水中卤氧化物溴酸盐(BrO3-)、亚氯酸盐(ClO2-)、氯酸盐(ClO3-)含量的离子色谱(IC)法。优化的色谱条件为:Metrosep A Supp 7(250 mm)色谱柱配以Metrosep A Supp1保护柱,淋洗液为3.6 mmol/L Na2CO3与1.0 mmol/L NaHCO3;流速为0.6mL/min;进样量为100μL,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方法结果显示:卤氧化物与常见共存阴离子完全分离,标准曲线在(5.0~4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RSD<5.0%),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0.8%~105%之间。按S/N=3,BrO3-、ClO2-、ClO3-的检出限分别为(0.9、0.7、1.0)μg/L。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可与常见阴离子实现同时分析,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于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中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