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228篇
综合类   1252篇
基础理论   175篇
污染及防治   120篇
评价与监测   19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71.
以逐年评估报告为基础,分析评估了2010-2013年贵州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变化。结果表明:4年间,贵州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一直处于稳定状态;环境管理逐年加强。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2.
利用处理量为120m3/d的臭氧/陶瓷膜-生物活性炭(BAC)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对工艺性能和BAC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微污染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臭氧曝气提高了溶解氧浓度,改善了后续BAC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组合工艺对氨氮和CODMn的总去除率分别约为90%和84%,其中BAC在污染物的去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合工艺和传统工艺中BAC床层共检测到36个门类的细菌.与传统BAC工艺相比,臭氧/陶瓷膜降低了后续BAC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均匀度.组合工艺BAC中存在丰度较高的亚硝化单胞菌属和硝化螺旋菌属,可能对氨氮的去除具有重要的作用.臭氧/陶瓷膜对后续BAC中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有很好的预处理和抑制作用,显著降低了其相对丰度,提高了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973.
<正>欧莱雅中国于2014年6月16日正式发布了《欧莱雅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13》。该报告全面阐释了欧莱雅中国在2012年至2013年期间,在研发环节推动可持续创新,在生产过程减少环境足迹,向公众推广可持续生活方式,以及致力于与员工、供应商和社区共享可持续发展四大领域的实践及所取得的成果,旨在  相似文献   
974.
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求,引入3S技术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给出了保护区划分制图的流程,并按类型分别详细说明了3S技术在保护区划分制图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采用3S技术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制图,制图更加快速、准确,界定保护区范围实现了半自动化。保护区划分结果符合自然地形地貌和水文特征,界定的保护区范围具有科学依据。此外,某些区域卫星图相对滞后,甚至没有清晰的卫星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保护区划分制图。  相似文献   
975.
正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从经济角度看,水是一种有限而又不可替代的宝贵自然资源,它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载体、人类文明的摇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前景息息相关。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从战略高度重视水资源,除了水本身的重要性之外,更主要的是由于淡水相对缺乏越来越严重。水资源是有限的,全球总贮量约为13.9亿立方千米,但其中淡水仅有0.36亿立方千米,而且99%蕴藏在南北极的冰  相似文献   
976.
在2010年至2012年进行的上海某水源地水质监测资料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水源地2011年1月至10月总磷、总氮等多个分析因子的季节变化规律及点位分布状况,得出该水源地水库水体总磷及溶解氧浓度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总氮超过相应类别的标准;水体中的总磷、总氮、水温、光照条件、叶绿素a、溶解氧、透明度等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环境因子;水源地的水质在温度低于20℃的春、秋、冬三季藻类爆发的可能性较低,但温度较高的夏季,具有藻类爆发的可能性等结论。从而反映了该水源地的富营养化现状及对市民饮用水影响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77.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其安全是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取水、制水、输配水和贮水各个环节对饮用水水质的卫生指标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及预警,可有效预防因为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犯罪引起的用水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概述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在从水源到用户的全流程的应用,并对饮用水在线监测与预警各种关键技术的应用予以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78.
饮用水水源地作为城市饮用水的源头,是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基础。水源地安全保障包括基于水源地安全状况的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评价方法、基于水源地污染源削减和水质保护的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护区划分方法、基于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处理的污染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本文以秦皇岛市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为例,初步构建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可为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9.
张灿  刘文君  敖漉  史云  安代志  刘治平 《环境科学》2015,36(12):4561-4566
本研究采集驻京部队14个自备井水源样品,采用动态浊度东方鲎试验定量检测内毒素活性,同时检测了细菌总数(流式细胞术法)、异养菌平板计数(HPC)、菌落总数(平板法)、总大肠菌群、颗粒物特征、浊度、溶解性有机碳(DOC)和UV254值,比较了内毒素与这些水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自备井水源的总内毒素活性为0.15~13.20 EU·m L~(-1),其中游离态内毒素活性为0.10~5.29 EU·m L~(~(-1)),结合态内毒素活性为0.01~8.60 EU·m L~(-1).对于内毒素污染较严重的自备井水源来说,结合态内毒素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游离态内毒素.总内毒素与其他水质参数关联顺序为细菌总数(流式细胞术法)(r=0.88)HPC(r=0.79)DOC(r=0.77)UV254(r=0.57)总大肠菌群(r=0.50)菌落总数-平板法(r=0.49)=浊度(r=0.49)颗粒物总数(r=0.41).结合态内毒素与其他水质参数关联顺序为细菌总数-流式细胞术法(r=0.81)HPC(r=0.66)总大肠菌群(r=0.65)浊度(r=0.62)颗粒物总数(r=0.58)菌落总数(平板法)(r=0.22).游离态内毒素与水中DOC、UV254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8和0.26,结果表明游离态内毒素与水中DOC的相关性较大,与UV254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980.
基于GIS的天津市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符刚  曾强  赵亮  张玥  冯宝佳  王睿  张磊  王洋  侯常春 《环境科学》2015,36(12):4553-4560
为评价天津市饮用水水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探索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天津市401个饮用水监测点的850份水样的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同时结合GIS进行信息可视化展示和风险因子探索.结果表明,天津市饮用水水质致癌物健康风险、非致癌物健康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83×10~(~(-5))、5.62×10-9和3.83×10~(-5).按健康风险排序:致癌物非致癌物,致癌物的健康风险为市区新区郊区,铬(六价)镉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非致癌物的健康风险为郊区新区市区,氟化物氰化物铅硝酸盐.天津市饮用水个人年健康总风险小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但处于在US 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限值(1.0×10~(-4)~1.0×10~(-6))之间,初步认为该市饮用水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主要健康风险来源于致癌物.致癌物应优先控制铬(六价),非致癌物应优先控制氟化物.GIS能较好地应用于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信息的可视化和进一步的风险因子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