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93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59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434篇
基础理论   105篇
污染及防治   114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A photoreaction of 1-(2-chlorobenzoyl)-3-(4-chlorophenyl)urea(CCU)m methanol was studied.Rate constants of its reactions,which are found both of the first order,in methanol solution saturated with N2 or O2 upon irradiation with xenon lamp,are determined to be O,118 and O.129 h-1,respectively.Its half life changes from 5.37 to 4.42 h when the light intensity is changed from O.50 to O.62 cal/cm2.min.The main photoproducts identified arc 2-chloro-benzamide.N-phenyl methylearbamate,N-(4-chlorophenyl) methylcarbamate,4-chlorophenyl urea and others.Meanwhile.the mechanism of the photochemical reaction of this compound in methanol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2.
综合环境质量的B-P网络二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模型,构造了大气、水质和噪声的综合环境质量的B-P网络二级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实例作效果检验。结果表明B-P网络用于环境质量评价适应性强,方法可行,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83.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B—P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大气环境质量的三级标准作为3个学习样本,以SO2,NOx和TSP三种污染物的三级标准浓度限值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值,建立了三参数的B-P网络大气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用该模型对31个测点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与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法的评价结果比较,表明B-P网络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4.
比较了红球藻HB748株在MCM,BBM及BG-11.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结果表明:HB748在这3种培养基中前4d的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为0.97d-1,0.77d-1和0.63d-1,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在BBM和BG-11中添加MCM中所含等量VB12后,748株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趋于一致,表明VB12,是HB748维持较好的前期生长的必需成分;在VB12的需求满足后.3种培养基无机组分的差异对HB748前期生长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85.
南黄海鳀鱼产卵场大型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1至2003年南黄海鳀鱼产卵期在鳀鱼产卵场33个站考察采集的大型底栖生物定量样品资料,利用Brey's(1990)的经验公式对调查海区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为194.3 ind.m-2,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干重计,为4.08 g m-2,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干重计,为4.09 g m-2a-1.研究表明,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受水深的影响.平均P/B值在研究海域为1.32a-1.对研究结果与整个南黄海、渤海和东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与讨论,证明生产力随水深的加大而降低,P/B值随水温升高而升高.图2表1参25  相似文献   
186.
研究了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1,PV1)、脆弱拟杆菌噬菌体 (bacteriophageinfectingBacteroidesfragilis,B .fp)在不同水样 (自来水、超纯水、闽江水、生活污水和滤膜过滤除菌生活污水 ) ,不同温度 (4℃、2 0℃、35℃ )条件下的灭活动力学 .结果显示 :温度是导致病毒灭活的重要因素 ,温度升高 ,病毒灭活速率加快 .同时 ,某些水质因子也明显影响病毒的灭活 .实验结果还表明 ,在任一灭活实验条件下 ,B .fp的灭活速率都比PV1低 ,表明B .fp是一个更合适的用于指示水体病毒污染程度与灭活效率的指示生物 .图 4表 2参 2 1  相似文献   
187.
低强度紫外线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B溶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低强度紫外线对活性艳红X-3B溶液的处理效果.考察了紫外线波长、溶液pH、起始浓度、催化剂用量、温度及曝气条件对染料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365nm紫外线(UV356nm)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254nm紫外线(UV254nm),反应最适pH为3.0~5.0,最佳TiO2投加量为2.0g/L,最适温度为40℃,通入空气或氧气均能加速活性艳红X-3B的降解。在上述条件下,起始浓度为50mg/L的活性艳红X-3B在150min内可完全分解。  相似文献   
188.
采用海藻酸钠对光合细菌进行包埋,并在固定化过程中加入壳聚糖,研究添加了壳聚糖的固定化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及其降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X-3B的脱色效果较好;染料浓度在30~300 mg/L之间变化时,厌氧降解动力学方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与染料初始浓度之间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反应动力学参数Km=374.96 mg/L,Vmax=7.53 mg/L·h.振荡有利于脱色并使半衰期缩短;固定化小球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89.
亚铁催化声化学降解罗丹明B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不同金属离子对罗丹明B的声化学降解作用,发现超声时加入Fe^2+反应速率常数为单独超声波降解时的1.6倍,反应在前5h内符合假一级动力学。研究了亚铁离子强化声化学对罗丹明B的降解作用,考察了Fe^2+用量,溶液初始pH值,曝气,反应温度和超声功率等因素对脱色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染料的脱色;有曝气时的声化学脱色速率常数是单独超声时的6倍;声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较低,反应在低温就可以进行;超声功率的改变对脱色速率的影响不大。UV-VIS扫描图谱显示,染料在225nm和256nm处的紫外吸收明显降低,初步探讨了罗丹明B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90.
为了分析机动车尾气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建立了一套尾气模拟评价体系,分别使用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和比色法3种氮氧化物分析手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能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测量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化学发光法测量精度高,响应时间短,能够及时地反映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变化情况,是一种较好的分析手段。电化学法随着使用时间推移,响应时间变长,灵敏度降低,需要及时更换传感器。比色法通过化学吸收可以测定氮氧化物的浓度,不能实现连续在线分析,只能采样测量。在分析中,还尝试利用一些辅助设备,将尾气中的NO和NO2转化后再通人测量仪器,实现测量总氮氧化物或其中某一气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