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21.
基于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区位商指数测度制造业集聚水平,从大气环境、水环境、能源消耗3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环境污染指数;在厘清制造业集聚的环境效应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基准回归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最高,中游地区次之,上游地区最低。(2)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下游地区城市环境污染改善速度高于中上游地区。(3)长江经济带整体及中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表现出先促增、后抑制、再加剧的“N”型曲线关系,而上游地区制造业集聚仍处于加剧污染的阶段。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应统筹兼顾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因地制宜推动制造业差异化发展,实施更严格的环境规制标准,提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22.
家具制造业是我国VOCs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普遍偏低,绿色升级改造需求迫切.由于缺乏行业全过程整治提升技术指导文件,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等,当前我国家具制造业环保整治提升呈现出很大程度的无序性,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且难以达到良好的整治提升效果.秉承清洁生产理念和依法科学精准治...  相似文献   
223.
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中国工业生产以消耗化石能源为主,从而产生大量的CO2,因此,如何平衡工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力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缓碳排放,以实现工业低碳化发展的目标成为本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工业进一步划分为资源型产业与制造业,采用1994-2011年的能源消费数据计算得出资源型产业与制造业碳排放量,运用计量经济方法,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及方差分解,分析了资源型产业及制造业碳排放量与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各变量间存在均衡负相关关系,资源型产业及制造业碳排放的增加阻碍了工业经济发展,且资源型产业碳排放对工业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大于制造业碳排放;2资源型产业碳排放量与工业经济发展互为格兰杰原因,资源型产业碳排放量的变化可引起工业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变化,而工业经济发展也会对资源型产业碳排放量的变化产生影响;3资源型产业碳排放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呈先升后降趋势;制造业碳排放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短期内呈下降趋势,长期经小幅波动后趋于稳定;4资源型产业碳排放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方差贡献度较大,呈先增后减趋势。表明短期内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仍为粗放型,工业经济发展对资源型产业碳排放的依赖程度仍较大,长期对资源型产业碳排放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提出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产业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发展路径及"改造提升资源型产业—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反哺制造业发展"的工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24.
《绿色视野》2010,(2):14-15
“历史上二恶英不是一个与焚烧有关的问题。”安徽省环境监测站监测分析室主任张敏表示,“1940年代到1970年代,二恶英主要来源于化学药品和杀虫剂。”  相似文献   
225.
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和稳定是生态工业园可以顺利运行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根据生态产业链构架中的循环经济理论,以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进制造业为例,分别从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对先进制造业生态产业链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尝试用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先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先进制造业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提高了生态工业...  相似文献   
226.
制造业重构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经济发展转型期区域一体化与绿色化如何共同影响制造业空间重构有待探究.运用区域分工指数、行业专业化指数、区域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等分析了1990~2016年江苏省沿江县域制造业在区域一体化与绿色化影响下的重构特征与驱动机理.研究发现:随着区域一体化与绿色化不断深入,沿江地区间制造业地区结构差异呈现先小后扩大再缩小,地区间产业同质化先减弱后增强的演化特征.制造业空间聚散格局整体呈现先集聚后扩散的态势;区域一体化初期“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制造业开始集聚;伴随一体化水平提高与绿色化发展深入,制造业开始向外扩散.污染密集的化工产业不断向长江以北、沿海、远离岸线、乡村与行政边界等地区扩散.区域一体化和绿色化通过政策扁平化与环境规制、企业主动扩张与被动迁移、技术扩散与绿色创新等相互作用驱动制造业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227.
<正>经过了三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安防行业已远远超越了当初的门、锁、柜金属制造业的范畴,形成了跨门类、跨行业,涵盖电子及机械产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报警运营与服务,集研发、生产、集成、施工、贸易、服务为一体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28.
典型电器工业区河涌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近  邓代永  许玫英  孙国萍 《环境科学》2013,34(3):1142-1149
为评估制造业对纳污水体有机物的污染影响,了解污染河道中有机物的种类、含量及赋存特性,采用极性和非极性逐步分离的方法对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内河涌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进行了综合的物理图谱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沉积物中共检出包括烷烃类、烯烃类、多环芳烃、苯系物、杂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醛酮、极性化合物、含硅物质以及烷酸酯类等10大类有机污染物共171种.按检出污染物种类的数量分析,烷烃类>极性化合物>多环芳烃>醛酮类>杂环>苯系物、邻苯二甲酸酯类>烷酸酯类>含硅物质>烯烃.按照有机物相对丰度分析,烷烃类>极性化合物>烷酸酯类>烯烃类>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含硅物质>醛酮>杂环类>苯系物.在相对含量最高的烷烃类有机污染物中,十九烷在同类物质中占比高达14.83%.毒害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总有机物占比为2.33%,检测中还发现大量有机醇、酚等和涂料工业,邻苯二甲酸酯类等塑料工业以及和电子工业产业相关的有机硅类等物质.和同类研究相比,该区域检出51种、占总有机物55.5%丰度的烷烃类物质种类更丰富,含量更高.本研究对制造业纳污河涌沉积物的有机污染物分析研究,为同质污染河涌的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9.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2):I0001-I0001
为贯彻落实《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加快重点行业先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国家工信部组织编制了荧光灯、水泥、电镀、电石、ADC发泡剂、化学原料药(抗生素/维生素)等六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将于近日印发。  相似文献   
230.
选取3个典型钢结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以USEPA Method 18固定源标准采样方法为基础,对底涂工序、面涂工序和常温烘干工序无组织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进行采集,所采集的样品通过自动进样器进入预浓缩仪,预浓缩后在氦气推动下进入GC/MSD,进行VOCs浓度及组分特征的测定,并以此分析该行业VOCs的排放特征、臭氧生产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结果表明:底涂工序、面涂工序、常温烘干工序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浓度分布区间分别为366. 99~1057. 05,355. 97~1048. 69,495. 04~1179. 70 mg/m3;该行业臭氧生成潜势为(4. 12±2. 61) g/g;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为(2. 39±2. 00) 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