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609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本文以无机氮、无机磷、化学耗氧量和溶解氧为化学指标参数,分析了胶州湾春、夏、秋三季的有机质污染状况和营养类型,结果表明:胶州湾有机质污染和富营养水域主要出现在湾东北部的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等河口附近,除范围有所差异外,其污染程度和营养类型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是导致该海域有机质污染并使其呈富营养型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在国内外赤潮研究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胶州湾海域今后发生赤潮的  相似文献   
192.
浙江沿岸海域海洋动物体内的石油烃水平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报道了浙江沿岸32种海洋动物体中的石油烃含量。结果表明,海洋动物体内的石油烃含量明显有软体类>甲壳类>鱼类的趋势;海洋动物的石油烃含量还与它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其含量有定居性动物>游泳能力弱动物>游泳能力强动物的特征;比较了各类海洋动物内石油烃在浙江沿岸不同海域的含量水平,还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的海洋动物体内的石油烃含量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3.
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文献资料和定性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了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物物种多样性;以1996年定量调查资料,研究了浮游植物多样度以及与均度、单纯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2种,占本海域已记录浮游植物116种(变种)的62%,分占中国海和渤海已记录种类的5%和19%;浮游植物多样度在0.19~2.10之间,均度在0.27~0.97之间,单纯度在0.14~0.91之间;多样度与均度呈显  相似文献   
194.
因子分析法用于近岸海域大气污染来源的判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因子分析法,设计一个分析近岸海域大气污染来源的综合指标,根据综合指标的大小,可以判别主要污染来源,通过对大连近岸海域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的因子分析并与其它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明显的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195.
北海市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依据1991~1996年北海市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资料,选用单项指标分析和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北海市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廉州湾水质较差,受无机氮污染较重,廉州湾的营养水平明显高于南部近岸海域,部分海域属富营养类型  相似文献   
196.
菊花岛海域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51个水质数据和546个底质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兴城市菊花岛海域及毗邻潮滩区环境质量现状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环境质量较好。水质质量与底质质量略有差异。其中石油是影响海域水质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7.
黄海海域大气气溶胶特征及重金属的大气输入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分别于1995、1996两年的春,夏两季在黄海千里岩采集66个大气气溶胶样品,测定了16种金属元素的浓度,讨论了其浓度的变化及其来源,并初步估算了大气气溶胶中这些重金属在黄海海域的沉降通量。结果表明,黄海海域大气气溶胶中大多数元素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的浓度大于夏季,这与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是一致的;黄海海域大气尘土的年沉降量为(60-900)*10^10g/a,占该海域河流每年的泥沙总输入量的4%-  相似文献   
198.
舟山港海域底栖生物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舟山港近岸海域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组成情况。结果表明,其种类分布有三种类型:近岸广盐种、河口种和海水种。平均总生物量为2.20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3.6个·m~(-2)。生物量普遍较底,且分布不均匀,其分布与环境因子有关。舟山港近岸海域底栖生物可划分为三个群落:白虾群落、长臂虾群落和织纹螺群落。  相似文献   
199.
大连长兴岛及毗邻海域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2年7月大连市长兴岛生态建设研究现场调查资料,探讨了长兴岛及毗邻海域水质和沉积物要素分布特征,评价了海域环境质量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水质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在近岸呈上升趋势,其中,水质Hg、Zn、Pb最高量值分别超过一类标准的0.64、0.54、0.30倍,沉积物中Cu最高量值超一类标准的0.20倍。水质营养水平指数E为0.08,NQI为1.04,cN/cP为2.50。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介于清洁与较清洁级之间,岛西部环境质量优于北部及南部,海域处于贫营养状态。海岛陆源污染物是影响海域环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0.
于2015年5月在渤海中部海域采集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生物硅(BSi)、有机质(OM)、含水率(MC)进行了分析测定,通过分析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揭示有机质物源的贡献以及海域生物地球化学等过程。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含量分别为TOC(0.21%~1.43%)、TN(0.01%~0.12%)、TP(0.01%~0.04%)、BSi(0.08%~0.46%)、OM(1.43%~9.42%)、MC(18.24%~47.70%),TOC、TN、TP、OM和MC分布特征相近,总体呈现东低西高的分布特征,BSi则在渤海中部含量较高。TOC、TN摩尔比值显示渤海中部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来自陆源和海源混合输入,以陆源输入为主;而TOC/BSi说明硅藻对渤海中东部海域总初级生产力贡献较大。沉积物质量评价显示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部分海域沉积物中TOC和TN含量超过加拿大安大略省环境和能源部沉积物质量评价标准的Ⅱ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