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608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31.
随着海洋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海域资源稀缺性日益凸显,不同产业用海矛盾不断加剧。海域资源立体化配置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未来海域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海域资源立体化配置以海域立体空间的分层和分配为重点,首先根据海域空间的立体属性,把海域空间分为水面上方、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五部分。其次,根据用海活动的需求,把用海主体占用的海域空间分为主要空间、附占空间和维护空间。最后,基于"空间排他性"原则,并综合考虑海域空间连续性、用海活动安全性、景观性及海洋环境质量等因素,对不同用海活动分层使用海域的可行性进行了判别和分析。  相似文献   
832.
实现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转变"。提高资源开发能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则必须优化海域资源配置,完善海域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机制。海域使用权的转让作为海域使用权流转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法律制度的设计和管理机制的完善是推进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课题,而我国现行法律对海域使用权转让仅做了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法律的缺位已成为海域使用权转让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因此,完善海域使用权转让法律体系,从制度设计上减少对海域使用权转让的限制,推进海域使用权转让的市场化进程,优化海域资源配置,对实现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3.
舟山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及重金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舟山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2016年8月的监测资料为基础,对沉积物粒度特征和重金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旨在为舟山附近海域沉积环境的研究提供地球化学资料。结果表明:舟山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均以粉砂和粘土为主;沉积物类型以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为主;各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顺序依次为Zn > Cr > Cu > Pb > Cd > Hg;空间分布波动程度顺序依次为Pb > Cu > Cd > Zn > Cr > Hg;Cu、Cd、Pb、Cr、Zn具有相似污染源;有机碳是控制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的重要因素;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Hg>Cd>Cu>Zn>Pb>Cr,趋向中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834.
秦皇岛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秦皇岛市通过实施关停非法排污企业、区域限批、治理农业面源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措施,近岸海域水质明显改善。针对秦皇岛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陆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养殖业废水、粪便的排放和种植业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造成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失等),从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陆源污染排放和完善执法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治理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35.
为研究厦门近岸海域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latile organic sulfur compounds,VOSCs)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于2013年采集了厦门近海域4个季节典型时段的大气样品,并利用三段预浓缩和GC-MS联用技术的方法对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浓度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VOSCs浓度季节变化显著,其中冬季最高(2 643.04 ng/m3),而夏季最低(829.08 ng/m3),主要受到夏季风速高和台风雨的吸收和稀释作用影响。对比不同采样点各种硫化物组分可知,羰基硫(COS)是厦门近海域大气中有机硫化物的最主要组分,浓度范围在757.14~1 373.50 ng/m3,占总VOSCs的58.1%~75.8%。二甲基硫(DMS)和二甲基二硫醚(C2H6S2)在会展中心采样点的浓度最高,分别为143.54 ng/m3(秋季)和406.10 ng/m3(冬季);甲硫醇(CH4S)和乙硫醚(C4H10S)在珍珠湾采样点的浓度最高,分别为439.14 ng/m3(冬季)和411.61 ng/m3(春季)。厦门近岸海域各站位点有机硫化物组分的浓度变化主要受到季节性差异、人为因素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6.
利用海水水质单因子判别法、富营养化指数法和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法从不同角度对近3年北黄海丹东近岸海域的水质状况、富营养化状况和生境质量状况进行对比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以理化指标为评价因子的水质状况与富营养化状况评价结果在四类和二类功能区水体中一致性均较好;以生物指标为评价因子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同水质状况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在四类功能区水体中的一致性较好,而在二类功能区水体中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837.
本文以莆田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进行优化调整为例,对监测点位进行了细致的优化研究,加密了莆田市近岸海域的监测点位,调整后的近岸海域的监测点位能客观、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莆田市近岸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以便更好地对近岸海域情况进行有效监测,为莆田市近岸海域环境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838.
对南通市2016年12月-2018年10月大气污染季节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市ρ(PM2.5)和ρ(水溶性离子)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春夏秋冬四季ρ(水溶性离子)占ρ(PM2.5)百分比分别为68.2%,70.6%,64.5%和74.5%,其中二次离子SNA(NO3-、SO42-和NH4+)占ρ(PM2.5)的百分比分别为63.1%,67.0%,59.3%和66.8%;ρ(NO3-)/ρ(SO42-)表明,移动源已成为南通市春、秋、冬季的主要污染源,四季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次转化,且SO2的转化率均大于NO2,NO2冬季转化率最大、夏季最小,SO2夏季转化率最大、秋季最小。南通市NO2转化为硝酸盐的主要形式是气相均相反应,非均相反应和均相反应对SO2转化为硫酸盐的贡献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39.
2021 年 11 月 17 日江苏盐城近海区域发生 MS5.3 地震,该地震的发震机制及其原因引起地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为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的精确确定是必要的。本研究综合多种机构的震源机制解数据确定了可信的震源机制中心解。为保证震源区域应力场求解的精度,本文搜集了地震周围 2016 年以前的历史震源机制解数据,并利用地震观测报告,得到 22 个 2016 年之后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使用结合后的震源机制解数据求解了江苏盐城海域 MS5.3 地震周围的应力场。最终结果为:江苏盐城海域 MS5.3 地震的震源机制中心解节面 I 走向 104.95°,倾角 70.91°,滑动角 26.45°,节面 II 走向 5.70°,倾角 65.11°,滑动角 158.86°;研究区域的主压应力呈 ENE‐WSW 向分布,主张应力呈 NWN‐SES 向分布。将应力场投影到震源机制中心解节面上,发现两个节面均处于相对剪应力很高的水平,说明此次地震是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在剪应力最大释放节面上的地震,是应力积累后的一次正常释放,周边再次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减小。考虑到应力场投影到节面 II 的相对剪切应力较节面 I大,并且节面 II与苏北—滨海断裂走向更为接近,确定节面 II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  相似文献   
840.
关于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与管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立一套权威、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是搞好监测工作的关键,实施分步走的发展战略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提高科学监测水平和人员素质,开展自动监测仪器以及便携式现场监测仪器的研制、开发或引进,要特别重视重大环境事故的应急监测技术,大幅度提高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