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3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12篇
安全科学   176篇
废物处理   96篇
环保管理   193篇
综合类   1311篇
基础理论   151篇
污染及防治   127篇
评价与监测   641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在“双碳”及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背景下,本文突破减污降碳的单一视角,立足典型新能源开发模式情景,从生态产品角度探索风电、光伏发电的影响,识别其影响因素及路径,构建项目尺度的风电、光伏发电生态产品影响评估框架,为后续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奠定基础。从项目准入、绿色供应链管理、创新开发模式等角度提出生态产品价值提升策略,为产业绿色化水平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82.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u-Al2O3-g-C3N4类芬顿催化剂,以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自旋共振(EPR)、拉曼光谱(Raman)对所制备的催化剂及反应过程进行表征.以染料亚甲基蓝(MB)和罗丹明B(Rh-B)及小分子有机物2,4-二氯苯氧乙酸(2,4-D)、双酚A(BPA)和苯妥英(PHT)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催化剂在初始pH=7条件下的类芬顿催化活性.同时,探讨Cu掺杂量和有机物配体g-C3N4掺杂量对体系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验证晶格氧诱发与有机配体络合两种方式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提高产生的影响.DMPO-EPR自由基测定实验及Raman光谱监测催化反应过程验证表明:Cu的晶格氧掺杂诱发了靠近铜晶格O2·-的富电子Cu中心,以及靠近铝晶格O2·-的缺电子Al中心;引入的g-C3N4以阳离子π作用形式通过σ-型Cu—O—C键桥将π体系上的电子转移至Cu,形成一个新的缺电子π中心.在H2O2存在的情况下,富电子Cu中心将电子传递给H2O2,使其被还原为·OH;同时,体系中H2O的电子被缺电子中心剥夺,进而氧化为·OH.羟基自由基转化率TOFs值的进一步计算结果表明,Cu-Al2O3-g-C3N4体系中TOF值为0.516 s-1,是传统均相芬顿体系TOF值(1.53×10-2 s-1)的33倍以上.  相似文献   
983.
李赓  李海波  李英华  陈熙 《环境工程》2022,40(3):118-125
砷(As)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复杂, 常规固化稳定化材料处理不同形态As时存在局限。针对该问题,通过整合生物炭(bio-char, BC)表面吸附-静电引力-络合螯合与铁锰双氧化物(ferric manganese binary oxides, FMBO)共沉淀-氧化还原作用, 制得负载了FMBO的BC新功能材料BCFM, 并与硅酸盐水泥复配固化稳定化As, 利用响应面法探讨影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CFM与硅酸盐水泥配比为9.88%和8.80%、养护20.53 d条件下, As浸出浓度最低为0.055 mg/L, 可交换态含量占比从4%降至0.5%, 残渣态含量占比从77%升至87%, 无侧限抗压强度>50 kPa。推测BCFM固化稳定化机制为Fe-O(H)-As共沉淀、Mn-O(H)-As氧化和BC功能的联合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长效固化稳定化As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84.
为了考察不同电极结构静电除尘器(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ESP)中的扩散荷电效应,建立了电场、颗粒动力场和流场多场耦合下的理论模型,在分析荷电机理和模拟颗粒运动轨迹的基础上,得到了扩散荷电的考虑与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散荷电提升了ESP中颗粒偏向收尘极板的幅度,对分级除尘效率的贡献率随粒径减小呈非线性增大的趋势,对综合除尘效率的贡献率随工作电压降低而增大;与三电极ESP相比,扩散荷电对双电极ESP中颗粒的偏向幅度、分级效率和综合效率的贡献影响更明显,并在分级效率上影响的粒径区域更大。  相似文献   
985.
锑与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DBNPF)在酸性溶液、曲拉通X-100和碘离子存在条件下发生络合反应,络合物通过光谱修正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b与DBNPF络合比为1∶1,络合常数为3.39×10~6,吉布斯自由能为-36 kJ/mol,络合物Sb~(Ⅲ)-DBNPF在550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3.40×10~4L/(mol·cm)。在硫脲和酒石酸存在下,显色反应具有较高选择性,利用矢量色度方法测得锑检出限为0.010 mg/L,实际水样锑加标回收率87%~105%。  相似文献   
986.
为了解滑石矿开采对河流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分别于2015年11月、2016年4月和2016年7月这3个时期对汤河(太子河重要支流)上游6个监测断面(TH01~TH02为参照河段,TH03~TH04为受损河段,TH05~TH06为恢复河段)的水质状况和着生藻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比较了各河段水环境因子和着生藻群落结构组成的差异;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和t值双标图(t value biplot)分析水环境因子与着生藻群落结构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与参照河段和恢复河段相比,受损河段的Mg、Se、As、Fe、Mo、EC、HCO-3、NO-3和p H均值最高.其中,Mg、Mo、As、EC、HCO-3在受损河段与其他河段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与其他河段相比,受损河段的着生藻密度、物种丰富度、具柄硅藻百分比、曲壳藻属(Achnanthes sp.)相对丰度均最小,可运动硅藻百分比、双菱藻属(Surirella sp.)相对丰度和舟形藻属(Navicula sp.)相对丰度最大,其中物种丰富度在受损河段与其他河段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EC、HCO-3和Mg对研究区域的着生藻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且均与物种丰富度、具柄硅藻百分比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87.
济南市典型机动车的尾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便携式仪器,借鉴双怠速尾气检测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尾气采样装置,选择济南市区道路上10辆不同类型的机动车,现场测量尾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数浓度.基于实验数据,分析了机动车尾气颗粒物污染特征,深入探索了影响尾气颗粒物浓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①怠速工况下机动车尾气中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PM_(0.01~1)数浓度较低,平均分别为0.035~1.434和0.049~3.669 mg·m~(-3)、(0.95~21.69)×10~4 cm~(-3);高怠速工况下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数浓度较高, PM_(2.5)质量浓度为0.350~5.132 mg·m~(-3),最大值来自大型柴油货车8.394 mg·m~(-3); PM_(10)质量浓度高达1.708~7.862 mg·m~(-3),最大值来自大型柴油客车8.672 mg·m~(-3); PM_(0.01~1)数浓度为(6.78~40.68)×10~4 cm~(-3).②随着发动机转速和车型增大、排放标准降低,机动车尾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数浓度明显升高.与怠速工况相比,高怠速工况下的PM_(2.5)质量浓度升高3~44倍, PM_(0.01~1)数浓度升高2~33倍.与小型车相比,中、大型车的PM_(2.5)质量浓度升高约5倍, PM_(0.01~1)数浓度升高约2倍.使用92号汽油排放的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数浓度约为95号汽油车的2倍,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浓度高于汽油车.国III标准的汽油车尾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与数浓度约是国IV和国V标准的2~4倍.③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和燃油品质,减少在实际道路行驶中突然加速或启动等高怠速工况的瞬态变化,加强对中、大型车尤其是大型柴油车的监管,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机动车尾气颗粒物污染.  相似文献   
98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两性高分子螯合絮凝剂(ACPF)与Cu2+、Cd2+、Pb2+、Ni2+形成螯合物的吸收光谱,考察了螯合沉淀物的稳定性,探讨了螯合物的组成,并计算其稳定常数.结果表明,ACPF分别在204、251和285 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ACPF中—CSS-基团与Cu2+、Pb2+、Cd2+和Ni2+等离子均按物质的量比2:1形成稳定螯合物,分别在319、310、313.5和326 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最大吸收峰发生显著红移.ACPF与Cu2+、Pb2+、Cd2+和Ni2+形成的螯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1.37 ×1012、3.26 ×1011、2.05×1011和3.04×1010.螯合沉淀物中重金属离子的溶出率随溶出液pH值升高而降低.PH≥5.6时,ACPF-Cu2+、ACPF-Ni2+ 、ACPF-Pb2+和ACPF-Cd2+都很稳定,浸出60.D后溶出液中Cu2+、Ni2+、Pb2+和Cd2+浓度都分别低于相应的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相似文献   
989.
如何给矿难人员准确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难救援的过程中,最难的是找到矿工被困的位置。在智利圣何塞矿难救援的过程中,找到被困矿工的位置居然花了17天时间。为什么给矿工定位这么难?这是因为常用的GPS定位系统对地下设备难以起作用。最近,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雷达鞋,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被困矿工的位置。  相似文献   
990.
《江苏劳动保护》2011,(1):39-40
1.引言 椐统计,我国1983年-1989年发生的96次瓦斯爆炸事故中,采掘工作面就发生了84次,占瓦斯爆炸总起数的87.5%,其中掘进工作面最多。如某特大型煤矿企业统计37年发生的24起瓦斯事故中除有1起瓦斯窒息事故发生在高瓦斯矿井外,其他16起瓦斯窒息、4起瓦斯燃烧和3起瓦斯爆炸事故均发生在低瓦斯矿井,而3起瓦斯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