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319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京津冀区域近50年大雾天气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京津冀区域内所辖70个站1954—200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此区域内大雾天气的分布情况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清晨最易出现大雾,午前至傍晚出现最少;大雾日数年分布呈双峰形,秋季最多,春季最少;大雾天气受地形影响很大,具有明显的区域地理特征,山前平原多、山区较少,且山前平原区持续出现日数最多,连续出现时数最长。全区年雾日呈增加趋势,各季及各分区的变化趋势与年值一致,只是变化幅度不同;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大雾日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50年代到70年代增加幅度最大,80年代后增加速度较为缓慢:各分区大雾日教年代之间变化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区域问又略存差异。  相似文献   
132.
朱恩赞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172-174
本文通过对盘龙区‘‘九五"期间降水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得出昆明市中心区酸雨的变化趋势,并加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3.
对从湿地分区动态变化多方面的分析结果显示,在1986~2000年期间,黑龙江省天然湿地面积减少率为24.2%,丧失湿地功能面积最大的是三江平原区域,并根据分区动态变化数据提出了湿地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4.
湘潭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湘潭市1996~2003年大气监测资料数据为依据,确定了湘潭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并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对湘潭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湘潭市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主要污染物为PM10、SO2,其次为NO2,三种污染物浓度均呈现上升趋势,PM10和NO2上升趋势更为明显.文章并进一步提出了改善空气质量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5.
湖南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演变趋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湖南省沅江市(28°42′~29°11′N、112°16′~112°56′E)为代表,通过典型样区密集取样分析和同一区域的历史资料比较,研究了洞庭湖区农业用地土壤有机碳的演变趋势,发现稻田土壤有机碳在最近25a中稳步增加,而改为旱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2004年典型样区土壤有机碳均值为(26.66±4.93)g·kg-1,主要分布区间为20~35g·kg-1,比1979提高22.64%;其中耕作制度为双季稻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由1979年的20.29g·kg-1提高到了2004年的28.12g·kg-1,年均增加量约313.5mg·kg-1(年递增率为1.15%);耕作制度为一季稻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由1979年的20.29g·kg-1提高到了2004年的27.25g·kg-1,年均增加量约278.3mg·kg-1(年递增率为1.16%),耕作制度为水旱轮作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由1979年的20.29g·kg-1提高到了2004年的23.90g·kg-1,年均增加量约144.5mg·kg-1(年递增率为0.78%),而改为旱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由1979年的20.29 g·kg-1降低到了2004年的18.40g·kg-1,年均减少量约75.48mg·kg-1(年递减率为0.37%).方差分析表明,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增加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改为旱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减少未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洞庭湖区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均是重要的固碳场所,农业用地的土壤有机碳库是大气CO2循环的“汇”,而不是“源”.  相似文献   
136.
“两山”理论为新时代做好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了明确方向和重点。环境监测是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通过生态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生态环保现状,为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环保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文章根据“十三五”期间黄柏河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资料内容,深入分析了宜昌市黄柏河流域水质在流域治理新机制下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讨了生态补偿机制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难点,并详细地提出了环境管理的对策及建议,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7.
对2021年菏泽市3条主要河流水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鱼河水质良好,洙赵新河和万福河轻度污染,2016—2021年菏泽市水环境质量明显得到改善,水质污染指数明显下降。分析结果为地表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以进一步确保南水北调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38.
基于全国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分析了2015-2019年汾渭平原11个城市臭氧(O3)污染状况.结果 表明:2015-2019年,汾渭平原11个城市O3平均浓度总体呈升高趋势,年平均升高12.2 μg/m3,其中,2017-2019年均超过二级标准限值(160μg/m3).O3单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占空气质量指数的比...  相似文献   
139.
140.
我国工业SO2排放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工业SO2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其与GDP、工业产值、火电厂发电量等指标的变化关系;利用50个省市1998—2007年的有关数据建立了SO2排放量的影响因素面板数据模型,力求通过定量分析识别影响我国工业SO2排放量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工业SO2排放量与第二产业比重、火力发电比重并无明显关系,而GDP、发电量、一次能源转化效率、SO2去除率存在显著关系,对SO2工业实际排放量起决定作用的是SO2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