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热重方法分析不同含盐条件下的好氧颗粒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重分析方法对不同含盐条件下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盐量为1%(质量分数)(反应器R1)、2.5%( R2)、5%( R3)条件下所形成的颗粒污泥,在105℃之前损失的结合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48%、3.72%、3.25%.这表明,含盐量的提高降低了颗粒污泥中强物理结合的水分含量.3个反应器的VSS与灰分质量之比分别为2.71、1.15、1.05,表明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微生物的活性下降.3个反应器吸收峰峰值温度R1﹥R2﹥R3,表明R1中的物质最为复杂,同时DTA曲线的复杂程度显示R1的颗粒污泥物质最丰富;由此推断,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微生物代谢产物复杂程度减小.因此,热重分析法能够很好的描述好氧颗粒污泥的结合水、生物活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密实度等特性,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2.
焉耆盆地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的信息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次生渍化是干旱内陆盆地绿洲区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其程度常以表层土壤含盐量来衡量。表层土壤含盐量是气候、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岩性、潜水位埋深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新疆焉耆盆地严重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采用信息统计方法研究了焉耆盆地开都河北岸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与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岩性和潜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开都河北岸地区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表层盐分空间差异的主控因素,耕地内表层土壤含盐量最低,草地和荒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高;土壤岩性对表层土壤盐分的影响较小,壤土区表层土壤含盐量最高,粉土区最小;潜水位埋深对表层土壤含盐量的影响明显,并具有显著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33.
水的含盐量是指水中所含盐类的总量,以mg/1来表示,同时也是衡量水质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天然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可作如下分类:低含盐量的水含盐量在200mg/l以下。  相似文献   
34.
黄河三角洲水土盐形成演化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黄河三角洲形成与演化规律基础上,研究了浅层地下水赋存分布与水质特征以及土壤含盐量分布特征,重点探讨了地下淡水、微咸水形成与演化规律。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携带泥沙填海造陆而成,据三角洲形成年代,将黄河三角洲划分为古黄河三角洲、近代黄河三角洲和现代黄河三角洲;(2)近年来,人类活动成为影响河口三角洲发育不可忽视的因素;(3)黄河三角洲咸水含水层广布,浅层地下淡水和微咸水主要赋存在黄河现代河床、古河道带和决口扇高地;(4)黄河三角洲地下淡水、微咸水的分布与形成演化及土壤含盐量分布状况与三角洲形成的早晚、黄河河道的变迁、所处微地貌部位及现代河道与渠系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5)三角洲形成时间越晚,浅层淡水和微咸水分布面积越小,水量越贫乏。  相似文献   
35.
原位强化土著微生物修复地下水污染的应用中,纳米乳化油的迁移性和分散性制约其修复效果,其中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引起的纳米乳化油聚集和失稳可能是阻碍修复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本文选取常见的HCO3-Na、HCO3-Ca、SO4-Na的3种典型地下水化学类型,配制不同含盐量的水化学溶液,探讨水化学类型及含盐量对纳米乳化油稳定...  相似文献   
36.
高盐工业废水人工湿地处理中植物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湿地中试实验,考察了芦苇、睡莲、水葱、狭叶香蒲和宽叶香蒲水生植物单元对经生化处理的石油和精细化工工业区的工业废水中盐含量较高、氮磷营养盐含量较低和化学需氧量(COD)含量较高的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研究了在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系统中COD的去除同盐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盐度差异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为确定人工湿地适合的进水盐度,达到有效去除高含盐量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芦苇、睡莲和狭叶香蒲3种植物单元内高含盐量工业废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较水葱和宽叶香蒲单元的净化效果好:前3种植物单元内COD、生化需氧量(BOD)和总磷(TP)的去除率大约在38%、55%和62%左右,而水葱和宽叶香蒲2种植物单元内COD、BOD和TP的去除率大约在30%、36%和52%左右;系统中各个单元内总氮(TN)去除率都在85%以上。在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人工湿地系统中氯离子浓度与COD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植物生长初期,系统中氯离子浓度与系统中COD浓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在植物生长旺期和末期,两者则成正相关关系。因此,需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调整人工湿地的进水盐度。  相似文献   
37.
北方湖泊水化学特征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达里诺尔湖水环境4年的研究,得出:有着典型代表的达里诺尔北方湖泊水环境以含盐量高、碱度大为主要化学特征,而且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湖水蒸发量的逐年增加,湖泊水质有着明显的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38.
含盐量与负荷对好氧颗粒中自养与异养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含盐量分别为2.5%和5%,有机负荷分别为8 kg COD/(m3·d) 和16 kg COD/(m3·d)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中自养菌和异养菌的成长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在高COD负荷条件下抗盐度的冲击能力要强于低负荷条件;(2)从4个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果来看,含盐量对异养菌的影响要低于硝化自养菌;(3)在低负荷情况下,硝化自养菌为优势菌种,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NO-3-N要高于高负荷,而在高负荷情况下,异养菌为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39.
无瓣海桑海滩人工林的生态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内的5年生无瓣海桑海滩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样方调查和采样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无瓣海桑人工林的营造对土壤和红树树种等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无瓣海桑人工林的营造。使林下土壤的结构组成得到改良.含盐量升高。pH值降低.有机质和全N.P,K含量增大。无瓣海桑人工林还促进了乡土红树树种的生长和天然更新.同时加快了陆地向海洋的拓展。经比对.无瓣海桑人工林的生态影响较14年生秋茄人工林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0.
葛卫学  王树胜 《环境工程》2012,(Z2):528-531
为获取不同物性参数对油水乳状液电破乳效率的联合作用规律,系统分析国内外电破乳油水分离的前沿成果,归纳含水率、温度、无机盐、酸碱等参数对电破乳的作用,并得到优化油水乳状液电破乳分离的物性参数:含水率过大易造成乳状液的电导率发生剧增,统筹考虑油水分离的电能耗,一般将含水率控制在25%为宜;避免升温分散液滴产生电分散,破乳剂达到浊点的影响,以及热负荷增加,油水乳状液的电破乳温度控制在70℃为佳;无机盐能显著降低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但过高的含盐浓度,使得乳状液的电导率增加,能耗也有所上升;控制乳状液中固体微粒的粒径不小于几十微米,避免掺混与油湿润角小、具有亲油特性的固体微粒,易于电破乳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