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2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575篇
安全科学   216篇
废物处理   196篇
环保管理   166篇
综合类   1609篇
基础理论   312篇
污染及防治   266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针对废水中Mn2+难去除问题,利用经高温焙烧制备的膨润土-粉煤灰复合新型吸附剂对废水中的Mn2+进行吸附处理实验研究。研究了新型吸附剂在不同的吸附时间、pH、初始Mn2+浓度条件下对Mn2+的吸附去除效果影响、Fe2+、Mn2+共存时竞争吸附特性以及吸附Mn2+的吸附性能和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吸附剂处理Mn2+浓度为35 mg/L的废水,在温度25℃、转速100 r/min、投加量20 g/L、吸附时间120 min、pH≥7时反应条件最佳,Mn2+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Fe2+、Mn2+共存时,存在竞争吸附,Fe2+会被优先选择吸附去除,Fe2+的存在会影响Mn2+的去除效果;膨润土复合新型吸附剂对Mn2+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新型吸附剂对废水中的Mn2+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且能有效解决膨润土不易固液分离问题,可作为含Mn2+废水高效、廉价、环保的水处理吸附剂。  相似文献   
882.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引入欧拉双流体多相流模型及标准k-ε紊流模型,模拟计算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三相流三维流场,并通过改变污泥颗粒密度及进水流量,针对固相流速及固含率的变化情况,分析条件的改变对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获得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内的流场特征;污泥颗粒密度及进水流量的改变对于反应器内污泥颗粒的流速及分布的均匀性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模拟结果对反应器的应用及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3.
几种络合态铜对彩虹方头鱼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爱民  陶澍  潘波  刘国敬 《环境化学》2001,20(4):320-325
通过暴露实验和化学形态计算方法研究了彩虹方头鱼(Paracheirodoninnesi)对四种铜络合物的吸收.结果表明,络合态铜可被彩虹方头鱼吸收,但对络合态铜的吸收率显著低于对非络合态铜的吸收率,在其它形态铜含量基本恒定的条件下,铜吸收量随络合态铜含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趋势.不同络合态铜的有效性也有显著差别,条件稳定常数越高,则越不容易被吸收.由于铜暴露导致的粘液分泌量的变化从另一侧面证实了络合态铜的可吸收性.  相似文献   
884.
采用生物吸附法,研究了经过预处理的无花果曲霉对Cu^2 吸附行为与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菌丝球与Cu^2 接触反应时间、Cu^2 浓度、原初pH值3个方面。结果表明:该菌丝球在吸附进行5min时,吸附量已达量2.855mg/g,在吸附进行4h以后趋于平衡。最佳pH范围为4.0-5.0,Cu62 浓度在20-100mg/L范围内吸附量为2.763-4.713mg/g,而吸附率却为32.31%-9.54%。其吸附行为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浓度范围内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885.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冶炼渣植被与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84,自引:0,他引:84  
对已废弃3000余年的湖北铜绿山古冶炼渣堆进行了植被和土壤调查。化学分析表明,冶炼渣的含Cu量极高,总量和有效态的Cu质量分数ω(Cu)分别为7789和538mg kg^-1。Cu的毒是影响铜绿山植物自然定居的限制因子。铜绿山现已形成了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良好植被,本次调查共记录有高等植物28种,隶属25属15科。优势种包括海洲香薷、蝇子草、鸭跖草、头花蓼、滨蒿、白茅和狗尾草等7种植物。植物分布与土壤中Cu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鸭跖草分布区土壤中的Cu含量最高,白茅分布区土壤中的Cu含量最低,而其它5种植物的分布区含Cu范围较广,平均在7000mg kg^-1左右。除白茅、狗尾草和滨蒿外,其它4种优势植物都有一定的Cu指示作用,尤其以这些植物的单优群落或者是它们的集合具有更高的指示价值。本文首次报道鸭跖草是Cu的超富集植物,Cu^2 在地上部分(DW)和根部(DW)的质量分数(ω)分别为1034和1224mg kg^-1。而早期报道Cu超富集植物的海洲香薷则证明不是Cu超富集植物。综合植物分布区土壤中的Cu含量和植物体的Cu含量,认为铜绿山海洲香薷、鸭跖草、蝇子草、头花蓼、滨蒿种群都是Cu耐性植物,可用于富Cu土壤如矿业废弃地的植被重建,而超富集植物鸭跖草可用于Cu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表4参22  相似文献   
886.
通过测定Cr^3+、Cr2O7^2-和Cu^2+吸收曲线及标准水样的COD值,研究了Cu^2+对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改变吸收波长和量程消除较高质量浓度Cu^2+对COD测定值产生的明显影响。当水样Cu^2+质量浓度超过400mg/L时,须将水样稀释后采用低量程法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887.
利用铜对葡萄糖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以及葡萄糖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葡萄糖(Glu)-邻联甲苯胺(OT)偶联反应体系生成蓝色底物的原理,将Glu与OT固定化制成试纸条,插入自制的便携式单色光反射计,组装出检测铜的光电型传感器。当铜的质量浓度范围为1 mg/L~100 mg/L时,光反射强度值与铜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064 mg/L,检测时间为5 min。  相似文献   
888.
海南昌江石碌钴铜矿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环境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钴铜矿尾矿库环境特点,分别采集了矿砂、背景土壤、废水、纳污水体和植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钴铜矿尾矿库的土壤受As和Cu污染严重,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废水经过尾矿库沉淀处理后,SS、As、Cu、Co、Fe等监测指标均有所降低,尾矿库起到沉淀吸附处理作用;纳污河流石碌河水质良好;尾矿库内自然生长的菖蒲和水竹均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污染,尾矿库内的甘蔗中Cr、Pb含量均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表明尾矿库内不宜种植可食用作物。  相似文献   
889.
890.
窦洪云 《干旱环境监测》2001,15(1):29-30,38
介绍了石 灰乳吸收法治理含氯废气的原理、工艺流程、工艺参数以及工艺设备。通过治理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回收了废气中的有机氯化物,治理效果明显,且工艺设备 投资少,运转费用低,经济效益显著,因此,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