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2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489篇
安全科学   256篇
废物处理   174篇
环保管理   210篇
综合类   1647篇
基础理论   258篇
污染及防治   257篇
评价与监测   344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0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大型常压储液罐在地震作用下所受破坏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次生灾害。为获取大型储液罐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并分析对其采取隔震措施后的效果,利用精细化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大型立式储液罐的模型,计算其振型,然后计算在不同储液量时,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储液罐地震响应,随后引入隔震支座,计算了隔震后的结构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了隔震效率。结果表明,不同地震动作用下储液罐的地震反应有明显差异,随着储油量增加,其地震响应增大,满罐时的储液罐根部截面应力超过空罐时的2倍。利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与滑动支座组合隔震后,能为结构带来较好的隔震效果,且随着储油量的增加,隔震效率随之增加,最大接近50%。  相似文献   
943.
催化氧化复合生物技术处理油气田压裂返排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难度大的问题,以四川某气田井组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水质特征和治理技术现状的分析,提出催化氧化复合生物处理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压裂返排液COD去除效果明显,最终出水COD浓度均降至100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98%以上;G-BAF生化系统进水盐度在0.5%~5%时,系统适应性非常好,有机物去除率达93%以上;当盐度提高到8%时,有机物去除率仍能保持在84%左右,G-BAF生化系统适合高盐度压裂返排液的处理;压裂返排液出水主要污染指标COD浓度、氨氮浓度、SS浓度、pH值均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出水可用于油田及污水处理站设备清洁、钻井岩屑清洗等,实现废水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44.
采用硫氰酸盐沉铜法回收铜基钯镍退镀液中的铜。沉铜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初始Cu~(2+)质量浓度3.84 g/L、Cu~(2+)与Na SCN及Na_2SO_3摩尔比1∶4∶0.6、沉铜反应温度30℃,陈化时间24 h,沉铜反应后退镀液中Cu~(2+)残留量仅为0.025 mg/L。在此条件下加入聚乙二醇1.5 g/L,并提高分散液温度至50℃,可制得平均粒径为0.472μm的CuSCN超细粉体。CuSCN粉体为类球形,为含α、β两种晶型的混晶。  相似文献   
945.
对大神农架地区大型水库库湾-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夏季水华期间藻类的营养吸收生长构建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模型反映了时间变化的整体趋势并可模拟藻类生物量峰值.通过改变初始磷浓度,系统均可达到两种藻消亡的平衡态,且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不同营养水平水体中水华暴发的可能性和强度.展示了动力学系统内部的变化可在一定范围内反映真实世界,通过系统内参数的调节,系统可达到或远离平衡态,以朝生态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46.
噪声方向结构的主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自由场、混响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声场以及自由场中不同射方向等不同的方向性结构下噪声的响度和吵闹度和心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方向结构噪声的主观感觉差异程度,以及主观感觉所对应的声压级定量差值。  相似文献   
947.
发光分析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光分析是基于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技术。最近几年来,国外对这一技术的研究极为重视,并已成功地将其应用到海洋生物考察、临床生化检验、食品卫生监测及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近年来,国内也有少数单位和学者开始重视对发光分析的研究,同时已有少量用于发光分析的仪器和试剂开始研制和生产。为了让发光分析技术尽快在我国获得应用和推广,本文就发光分析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作一慨述。   相似文献   
948.
Nafion交换剂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废水中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Nafion交换剂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废水中的Cr(Ⅲ)和Cr(Ⅵ),富集底液选用0.01mol NaAc-HAc缓冲液(pH=4.5),测定线性范围为5—100ng/ml,回收率在92—106%之间。对含Cr(Ⅲ)量为25ng/ml试样溶液进行十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5.9%,特征浓度为2.4ng/ml Cr(Ⅲ),十多种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949.
用空气-硝酸活性炭-碱吸收法净化NOx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龙醒 《环境科学》1992,13(1):12-54
本文研究淀粉法生产草酸过程中排放的NO_x废气的处理。先用空气做氧化剂,提高废气中NO_x的氧化度,并经水吸收,可产生13%硝酸,其后在催化剂存在下,用此酸反复喷淋吸收NO_x,使NO_x转化为41%的硝酸。此酸可回收作为淀粉法生产草酸的原料。本文还研究了影响喷淋吸收的因素,如喷淋吸收剂的温度、浓度和喷淋速度以及催化剂品种、粒径大小,并得出喷淋吸收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950.
以卟啉为显色剂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铅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因此在评价饮用水的质量标准时对铅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0.1mg/L)。目前已有多种试剂用于铅的分光光度测定,如双硫腙法(λ_(max)=520nm,ε=6.86×10~4)、PAR法(λ_(max)=520nm,ε=4.0×10~4)、二苯卡巴腙法(λ_(max)=525nm,ε=7.2×10~4)等。这些方法一般都需要用有机溶剂萃取,操作较繁琐。童沈阳等人研究了meso-四-(3-N甲基吡啶) 卟啉(T(3-MP_y)P)与Pb(11)的显色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