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6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588篇
安全科学   1541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424篇
综合类   2682篇
基础理论   303篇
污染及防治   250篇
评价与监测   160篇
社会与环境   363篇
灾害及防治   148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李琛  刘瑾  王彦民 《环境工程》2017,35(3):101-105
以西安市城区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气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空气污染特征。结果表明:AQI及各污染物浓度变化很好的拟合二次函数,且拐点横坐标均在7月前后。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海平面大气压与SO_2、CO、NO_2、O_3呈现为显著正相关性,与AQI、PM_(2.5)、PM_(10)呈现为显著负相关。平均海平面大气压P对各污染物的影响在夏季最为强烈,而在春季和冬季最弱;P对O_3的形成存在较明显的影响。各污染物浓度和气象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线性,PM_(10)主成分回归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拟合优度很好且无多重共线性。  相似文献   
212.
通过开展单因子实验与正交实验,考察不同参数下超声萃取法对土壤中总石油烃(TPH)的提取效率,并对比了超声萃取法、超声-索氏萃取法及传统索氏萃取法对不同原油污染土壤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超声萃取法的最优工作参数为20 m L二氯甲烷,超声10 min,4000 r/min离心10 min,萃取4次。3种提取方法中,超声萃取法对石油烃平均回收率最高,为100.95%,而传统的索氏萃取法最低,仅为94.54%。可见,超声萃取法操作简单,效率高,可广泛用于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的提取测定。  相似文献   
213.
段妮娜 《环境工程》2017,35(12):129-133
污水厂污泥中的无机硫和有机硫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同时进行固-液-气三相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硫的迁移转化及影响机制是污泥厌氧消化物质转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中硫的主要生物转化途径和非生物转化途径,分析和总结了污泥厌氧消化体系中影响硫转化的主要因素,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14.
采用紫外活化光催化剂过硫酸盐对废水中的甲基橙进行脱色处理,研究反应pH、温度、过硫酸盐投加量、初始甲基橙浓度及投加锐钛矿TiO_2、共存阴离子(HCO_3~-、Cl~-)对甲基橙脱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橙氧化去除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最佳pH为9.0。在pH=9.0、过硫酸盐投加量0.5 mmol/L、甲基橙初始浓度100 mg/L、反应温度25℃时,经90 min光催化反应,甲基橙脱色效率可达87.6%,反应速率常数k为0.096 min~(-1)。甲基橙的去除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甲基橙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投加适量的TiO_2(200 mg/L)将抑制甲基橙氧化分解。废水中共存HCO_3~-离子时,甲基橙的去除速率下降,而Cl~-(0~200 mg/L)对甲基橙的去除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15.
文章在北京城市森林植被区选择2个观测点,采集2个观测点的PM_(2.5)质量浓度数据,并结合北京植物园的气象数据,研究其PM_(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PM_(2.5)质量浓度变化对城市生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被选观测点的PM_(2.5)浓度月变化基本呈"M"型,PM_(2.5)浓度在6月最低(西山公园为(71.01±34.34)μg/m~3,北京植物园为(44.41±31.57)μg/m~3),2月最高(西山公园为(154.07±95.70)μg/m~3,北京植物园为(139.49±100.74)μg/m~3),10月达下半年的最高值(西山公园为(133.45±109.06)μg/m~3,北京植物园为(127.04±109.34)μg/m~3);PM_(2.5)浓度全年均值为西山公园((104.02±26.45)μg/m~3)>北京植物园((82.52±28.18)μg/m~3);PM_(2.5)浓度季节变化呈"V"型在冬季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低PM_(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西山公园为冬季((115.46±41.37)μg/m~3)>春季((112.39±18.50)μg/m~3)>秋季((106.37±24.25)μg/m~3)>夏季((81.87±12.60)μg/m~3),北京植物园为冬季((97.35±41.38)μg/m~3)>春季((94.07±12.21)μg/m~3)>秋季((93.17±31.42)μg/m~3)>夏季((61.86±16.70)μg/m~3);森林空旷地的空气质量优于森林内部PM_(2.5)浓度变化主要受地理位置、气象因素、人文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6.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4):271-278
广东省揭西县金坑铜锡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惠阳—梅县新华夏构造带之莲花山深断裂带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构造动力变质热液型铜锡铅锌矿床,具有矿化范围广、规模大、矿脉发育、金属矿物品位变化大、成矿多期多阶段性的特征;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NE—NNE向新华夏裂隙带、片理化带及其配套断裂是该矿床的主要容矿构造,动力变质带是该矿床的重要控矿因素。莲花山深断裂带具有"金坑式"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17.
基于2009年-2015年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统计数据,研究了重庆市近7年突发环境事件的动态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及污染影响特征,讨论了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7年内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134起,且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季和夏季为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高发期;突发环境事件空间上主要集中在主城九区及相邻的区县,渝西、渝东南及渝东北各区县发生次数较少.道路交通事故、设备故障和操作不当是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因素,主要发生形式为泄漏.污染类型主要为水污染和水气复合污染,污染物出现频率大小为:油类>酸碱类>液氨>苯及其化合物>减水剂>其他各种污染物.  相似文献   
218.
为定量分析建筑施工各种安全管理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文献与专家调查法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行为进行界定,获取5个维度共13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行为因素,并通过德尔菲法分析安全管理行为因素间的两两关系,采用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方法确定各安全管理行为因素之间的影响度(f)和被影响度(e),得到中心度(f+e)和原因度(f-e),从而探析不同安全管理行为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特点。结果表明:过程监管和安全投入维度对于建筑施工整个安全管理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过程监管维度受其他维度安全管理行为的影响较大,而安全投入维度是其他维度安全管理行为的基础和保障。根据安全管理行为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特点,可以更加合理地选择和实施各种安全管理行为,以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219.
铁碳微电解作为一种"以废治废"的高效废水预处理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几十年来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工程实践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铁碳微电解技术的处理效果,很有必要对铁碳微电解技术的反应机理深入了解,对影响铁碳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探讨,并剖析近年来铁碳微电解技术在废水预处理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探究相应的改进技术,最后对该技术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0.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度量和管理的重要参量和依据,是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前提和基础.从资源环境约束系统和保障系统两个维度,应用GIS空间分析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探讨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以期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规划思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