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1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859篇
安全科学   241篇
废物处理   202篇
环保管理   722篇
综合类   3506篇
基础理论   255篇
污染及防治   785篇
评价与监测   91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太阳光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利用太阳光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根据太阳光辐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选择重庆7、8月份的晴天,在中午12:00到下午14:00时进行试验,研究太阳光辐射时间、pH值、Fenton试剂用量对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太阳光Fenton法对垃圾渗滤液的COD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去除率达86.2%。太阳光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优化条件是:日光辐射时间为120 min,pH值为2.5,Fe2+浓度为5 mmol/L,H2O2浓度为570 mmol/L。同时,论文还对太阳光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动力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太阳光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其表观动力学方程为-dC/dt=2.6×10-8×P1.92×F1.79×E1.67。  相似文献   
262.
混凝-Fenton-BAF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中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经过SBR处理后,难以再进一步生化降解的垃圾渗滤液,提出混凝-Fenton-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进行深度处理.首先利用混凝去除SBR出水的悬浮性有机物,降低Fenton试剂的处理成本;然后采用Fenton试剂进行氧化处理,既降低垃圾渗滤液的COD值,又提高其可生化性,最后通过BAF工艺去除有机物,实验结果表明,在SBR出水COD为600~800 mg/L的情况下,最终出水的COD低于80 mg/L,处理成本仅为2.6元/t.  相似文献   
263.
青藏高原地区准好氧填埋单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准好氧填埋技术在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蒸发强、降雨少的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在青藏高原不冻泉地区开展了为期14个月的准好氧填埋单元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单元的渗滤液COD浓度由3307 mg/L降低到403 mg/L,氨氮由135.4 mg/L降低到0.04 mg/L,渗滤液量大幅减少.研究为青藏高原地区提供了一种垃圾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64.
利用实验室小试SBR在(33±1)℃的条件下,通过动态调控溶氧浓度(DO)(2~7 mg/L)和水力停留时间(2~5 d),经过130 d的运行成功启动了晚期垃圾渗滤液(NH4+-N含量1 227~2 133 mg/L)的部分亚硝化,使出水NO2--N∶NH4+-N稳定维持在1∶1左右,为后续的厌氧氨氧化工艺创造了进水条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启动过程中的特异微生物氨氧化细菌的含量变化表明,氨氧化细菌的含量与NO2--N的生成速率和出水NO2--N稳定性有着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5.
采用连续式电解槽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电解催化处理,考察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电导率[Cl-]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的[Cl-]6000 mg/L,在电解60 min时,对初始COD小于3000 mg/L的中等浓度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88.9%和97.3%,能耗为2.75 kwh/m3.为中试和工业设计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66.
填埋垃圾腐殖质组成在填埋场稳定度表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1991-2004年封场单元填埋垃圾腐殖质组成的分析,考察了填埋垃圾中腐殖质组成随填埋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垃圾腐殖质的总可提取率和胡敏酸(HA)与富里酸(FA)比值(HA/FA)分别随填埋龄呈线性下降和上升趋势.因此,填埋垃圾总可提取率和HA/FA可用来有效表征填埋场和填埋垃圾稳定度.  相似文献   
267.
垃圾填埋场甲烷氧化菌及甲烷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箱法、滚管计数法和气相色谱法,对6个不同封场时间填埋区的甲烷通量、覆土层甲烷氧化菌数量和甲烷氧化速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它们与封场时间、植被覆盖率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6个填埋区甲烷通量的变化范围在-0.34~5.31 mg/(m2.h)之间;覆土层甲烷氧化菌的数量范围为3.10×107~20.77×107 cfu/g干土,甲烷氧化速率在1.65×10-8~4.34×10-8mol/(h.g)之间。覆土层甲烷氧化菌的数量与甲烷氧化速率呈正相关,但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决定性因素;甲烷通量高时可刺激甲烷氧化菌数量及氧化速率的提高,且三者均与封场时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当含水率大于15%时,随着覆土层含水率的增加,甲烷氧化速率呈下降趋势;覆土pH、有机质和铵态氮与甲烷氧化速率等无明显相关性。提高覆土层的甲烷氧化速率可有效减少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  相似文献   
268.
磷酸铵镁沉淀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用磷酸铵镁沉淀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时,沉淀剂种类、pH值、物质摩尔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处理氨氮浓度为2 677.34 mg/L的垃圾渗滤液时,在兼顾所用镁盐量尽量低和处理出水氨氮或磷酸盐的残留量都比较低的较佳实验条件为:沉淀剂种类为:MgSO4.7H2O和Na2HPO4.12H2O,反应时间为20 min,pH=9.5,n(Mg)∶n(P)∶n(N)=1.3∶1.15∶1.0。在较佳实验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的NH3-N去除率为97.05%,处理出水PO34--P含量为8.35 mg/L,NH3-N含量为75.86 mg/L。对所得沉淀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和X-衍射光谱、扫描电镜表征,表明大部分沉淀物为磷酸铵镁物质。  相似文献   
269.
甲烷是第二大重要的温室气体,而生活垃圾填埋场是第三大甲烷人为排放源。因此,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填埋场甲烷排放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监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气体对流扩散规律,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通量箱法、微气象法、质量平衡法、示踪气体羽流法与气体羽流法等,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但新的监测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70.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垃圾不适当处置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的不适当处置,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上海、北京和石家庄等地研究表明,垃圾的随意处置,已经造成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垃圾的污染成分包括“三氮”、COD、BOD、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这些污染物在包气带砂性土的侧向迁移距离约15 m,而在地下水中则可达到120 m/a,在地表水中影响距离可达200 多m,在粘性土中的垂向迁移一般在3 m以浅;Cd、Hg、As、F、Pb等有毒离子在垃圾处置场附近高梁粒的综合污染指数可达192-238,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高达650倍,在西瓜和甜瓜中,这些离子超标少的几倍,高的达100多或1300多倍;垃圾中COD、Cl-、NH4+、NO3-、NO2-等对地表水的单项污染指数高的达100多倍,并在静止的地表水呈现指数函数衰减;对地下水的单项污染指数高的可达340多倍,高出地下水三类标准100多倍,综合污染指数少的60,高的达1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