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319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我国"无废城市"自试点开始已达三年之久,成效显著,但也面临诸多运行困境,如固体废物法律体系不健全、垃圾分类进度迟缓、白色污染严重以及多元主体参与度不强等.为解决以上困境,"无废城市"建设应在新《固废法》下作出新解,并且积极借鉴日本、德国以及新加坡"无废城市"建设经验,完善固废治理法律体系,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加强绿色包装...  相似文献   
222.
拟建泸定至石棉段高速公路(泸-石路)沿线泥石流灾害频发,甘草沟是较为典型的一条泥石流沟。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文中以该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析为基础,对甘草沟进行了危险性评价计算。研究得出:甘草沟物源总量为235.90×104m3,动储量为23.09×104m3,在20、50、100年一遇的频率下,一次冲出固体物质量为27 530、3 1651、34 783 m3;危险范围最大长度为712、795、857 m,危险范围最大宽度为765、851、917 m;该泥石流处于发展期,危险性属于中度危险。  相似文献   
223.
厦门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2004~2005年对厦门大气中PM10开展的3期采样分析数据,利用主因子分析法定性分析厦门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法,求出定量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厦门市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有四种:工业燃煤、汽车尾气、土壤风沙尘和海盐粒子,其中二次粒子为主要污染源,贡献率为30.0%,其次为汽车尾气占29.4%,土壤风沙和建筑尘的贡献约占21.7%,海洋粒子的贡献为6.5%,不可识别源18.1%。  相似文献   
224.
探究不同区域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边际效应,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重庆市不同区域513个村为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增强回归树(BRT)模型,从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人力资本、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治理水平6个方面分析乡村发展影响因素及边际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基础对于不同区域乡村发展都有重要推动作用;(2)产业组织化程度、常住人口情况、村民参与和产业发展活力与经济发展较好区县乡村发展呈显著正相关,且边际效应也随之增加;产业组织化程度、耕地流转规模、驻村干部和耕地资源与经济发展较滞后区县乡村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除驻村干部以外其他因素边际效应也随之增加;(3)受劳动力外流影响,劳动力状况对经济发展较好区县乡村发展呈负相关,边际效应也随之减少,而驻村干部对增强经济发展滞后区县乡村治理效能有明显正向作用。因此,经济发展较好区县乡村发展应进一步整合“人、地、业”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农民参与乡村发展的积极性;而经济发展较滞后区县乡村发展应重点突破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依托驻村干部增强乡村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225.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RBFNNs的水质评价方法   总被引:30,自引:11,他引:19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RBFNNs的水质评价方法,其可适用于大尺度、多断面、长时间的水质评价工作,旨在补充以往相关研究工作.其主要程序为:利用方差分析对各断面多年水质监测样本进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显著差异性分析,识别出具有显著差异的样本,然后通过层次聚类分析把上述样本进行聚类分组,最后应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各组样本进行水质评价,并把此评价结果再分解到各断面各时段,此方法的特点为在不损失信息的前提下能大大减轻水质评价工作量,且客观可信、分辨率高,并能综合反映总体与个别特征.以辽宁省太子河为例,通过方差分析将2001~2003年6个断面的144个样本归纳为存在显著差异的74个样本,再通过聚类分析得到9个相似组,相应的水质评价结果为2.7394、4.4306、4.0994、2.777、4.2192、4.1214、4.4129、4.4259、4.4359,与传统单项指数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具体落实到各断面,结果表明,2001~2003 年间太子河大部分断面的水质处于Ⅳ类以上.  相似文献   
226.
薛鑫  陈镇  邬双双  刘润 《环境科学》2024,45(7):3808-3814
基于2015~2022年珠三角O3监测数据以及再分析气象资料,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LMG方法量化了气象条件对臭氧(O3)日最大8 h浓度平均值(MDA8-O3)年变化和趋势的影响. 结果表明,基于关键气象参数建立的MLR模型性能良好,同时基于秋季各月参数建立的MLR模型模拟的MDA8-O3变化会比基于整个秋季气象参数建立的MLR模型更准确. 总云量、相对湿度、 2 m最高温度和850 hPa经向风的共同作用导致了2020年MDA8-O3相对于2019年减少了34.1 μg·m-3,贡献率分别为31.3%、 45.2%、 15.8%和6.7%. 珠三角2015~2022年的9月、 10月、 11月和秋季观测的MDA8-O3变化率分别为7.3、 5.2、 4.8和5.8 μg·(m3·a)-1,其中由气象驱动的趋势分别为3.6、 2.4、 2.4和3.1 μg·(m3·a)-1,整体而言,气象条件对2015~2022年珠三角秋季MAD8-O3变化的贡献率为53.4%.  相似文献   
227.
228.
为探讨ME-2模型控制旋转对传统PMF模型源解析效果的提升作用,于2017年9月10日~2018年8月29日在深圳北部某工业区开展PM2.5采样,共获得153套样品.对PM2.5中31种化学组分进行了分析,筛选出17个物种输入模型运算.2018年深圳北部工业区大气PM2.5年均浓度为32.3 μg/m3,利用PMF模型初步识别出9个因子,分别为二次硫酸盐、二次硝酸盐、老化海盐、土壤扬尘、工业排放、燃煤、生物质燃烧、船舶排放和机动车,PMF输出结果中"混合因子"问题显著.基于PMF解析结果及获得的先验信息,在ME-2模型中建立4个限制源谱进一步解析,结果表明,与PMF模型相比,ME-2结果的示踪物在源中分配更集中,对示踪物浓度与相应源贡献的时间序列也提供了更好的拟合效果.二次硝酸盐、老化海盐、工业排放源在PMF模型中被高估了9%~51%,而二次硫酸盐、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源被低估了19%~40%.本研究中ME-2解析结果比PMF更具有环境和统计学意义,为污染防治提供了更精确的控制指向.  相似文献   
229.
随着民航业的飞速发展,带动机场范围内交通流量剧增,使机场空气质量逐渐恶化,对乘客及附近居民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直接影响。因此,准确评估机场空气质量并提取主要影响因素亟不可待。文章通过确定机场范围,计算机场污染源小时排放清单,采用AERMOD模型计算污染物扩散浓度,通过机场空气质量评估模型将其转化为AAQI,得到机场空气质量评估结果。以此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法提取机场空气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主要影响因素与AAQI建立回归模型。最后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例,基于2016年机场空气质量评估结果,提取了机场空气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航空器小时架次、风速、温度和风向,并建立了回归模型,经验证,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高达95%。  相似文献   
230.
周立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10(4):25-27,42
探讨了基于3S技术的现代空间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对策论多元合作对策费用分摊策略问题。首先.从对策论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费用分摊对策模型。针对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多元决策问题,提出了采用3S综合集成技术确定污染源及盛行污染路径、确定污染区域面积和污染损失、污染损失费用分摊分析模型与方法。介绍了模型在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多元决策领域中的应用实例。3S技术为对策论模型提供科学决策数据,有效地解决对策论应用中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