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3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573篇
安全科学   451篇
废物处理   93篇
环保管理   225篇
综合类   1646篇
基础理论   426篇
污染及防治   272篇
评价与监测   100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15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4 毫秒
991.
Porous S-doped bismuth vanadate with an olive-like morphology and its supported iron oxide (y wt.% FeOx/BiVO4-δS0.08, y = 0.06, 0.76, and 1.40) photocatalysts were fabricated using the dodecylamine-assisted alcohol-hydrothermal and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s, respectively. It is shown that the y wt.% FeOx/BiVO4-δS0.08 photocatalysts contained a monoclinic scheetlite BiVO4 phase with a porous olive-like morphology, a surface area of 8.8-9.2 m^2/g, and a bandgap energy of 2.38-2.42 eV. There was co-presence of surface Bi^5+, Bi^3+, V^5+, V^3+, Fe^3+, and Fe^2+ species in y wt.% FeOx/BiVO4-δS0.08. The 1.40 wt.% FeOx/BiVO4-δS0.08 sample performed the best for Methylene Blue degradation under visible-light illumination. The photocatalytic mechanism was also discussed. We believe that the sulfur and FeOx co-doping, higher oxygen adspecies concentration, and lower baudgap energy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excellent visible-light-driven catalytic activity of 1.40 wt.% FeOx/BiVO4-δS0.08.  相似文献   
99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生物活性较高、固液易于分离、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已经在各种有机废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其在处理石油石化废水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综述了不同载体材料的特点、结构与固定化性能,载体材料固定细菌的作用机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石油石化废水进展及去除石油污染物的微观机制,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为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3.
碳钢在自然海水和灭菌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碳钢在自然海水和灭菌海水两种介质中的7 d暴露试验,比较了碳钢在自然海水和灭菌海水中腐蚀行为和腐蚀机理的差异。结果表明,微生物是影响碳钢腐蚀的重要因素,它影响到碳钢的腐蚀机理,同时会加重碳钢的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塔河油田已建地面管网的腐蚀监测及油、气、水的分析,确定了管线腐蚀的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提升了管线的防腐能力。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种子萌发试验对贵阳市乌当区马背山喀斯特次生林不同干扰迹地(弃耕干扰、火烧干扰和碎石堆积干扰)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弃耕地、火烧地和碎石堆积地的地面植被的物种数和生活型比土壤种子库丰富,土壤种子库中乔木种类缺乏,以菊科、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等草本植物占优势。3种干扰迹地地上植被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大于土壤种子库,弃耕地土壤种子库的生态优势度指数大于地上植被,而碎石堆积地则小于地上植被。3种干扰迹地土壤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物种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4000、0.4274和0.3556,表明不同人为干扰方式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根据某铜矿的生产情况,分析了该矿硫化氢的产生机理.通过大量实验研究,最后得出了通过降低硫酸根浓度和提高pH值可以抑制药剂分解,然后再添加一些组合型SRB还原菌来有效的抑制硫化氢气体的产生.这种方法操作起来非常简单,成本也非常的低,推广前景很大.  相似文献   
997.
碎石土滑坡主要由降雨触发滑动而产生破坏,在多雨的山区较为常见。选择皖南山区典型碎石土滑坡——皂汰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查勘,对其地质环境条件、结构特征和坡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Geostudio软件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对皂汰滑坡的变形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皂汰滑坡的变形可分为碎石土堆积形成、冲沟切割及古滑坡形成和松散堆积体进一步蠕动变形三个阶段,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较好地印证了滑坡稳定性的调查结果和解析法判断。  相似文献   
998.
构建了非均相FeS/过一硫酸盐(PMS)体系,并与均相Fe(Ⅱ)/PMS体系对比降解非离子型碘代X射线造影剂—碘帕醇(Iopamidol,IPM)的效果.通过自由基淬灭、电子顺磁共振(EPR)和FeS反应前后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FTIR)等表征,探究了FeS活化PMS降解IPM的机理.同时,通过密度泛函计算(DFT)、HPLC/MS/MS解析IPM的中间产物及降解途径,对IPM降解过程中碘代消毒副产物—碘仿(CHI3)的生成量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采用生态结构活性软件(ECOSAR)预测IPM及中间产物的生态毒性变化.最后考察了初始pH、HCO3-、Cl-和腐殖酸(HA)对体系降解IPM的影响.结果表明,FeS/PMS体系非均相降解IPM的主要活性物种是SO4·-、·OH和1O2,而Fe()/PMS体系主要是SO4·-、·OH,F...  相似文献   
999.
为揭示松嫩平原西部地下水中氟和砷的演变趋势,以通榆县为典型研究区,系统开展地下水氟和砷浓度现状调查,利用离子比图、自组织映射网络等方法进行水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潜水氟含量受含水介质沉淀溶解作用的制约,蒸发浓缩作用对大部分浅层高、低氟地下水形成都有一定影响,但并非高氟地下水形成的主导作用.水中铁、锰氧化物的溶解促进浅、深层地下水As的解吸释放.1995年以来区内中东部浅层地下水氟浓度整体水平有所降低,可能与当地大规模开发地下水所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蒸发减弱等因素有关;虽然深层高氟地下水浓度变化不大,但分布范围扩大,可能与浅层高氟地下水经破损井管道渗漏进入承压含水层有关.1995~2021年区内中部与东北部浅层地下水砷浓度整体水平远高于世卫组织饮用水的指导值(10μg/L),虽然深层高砷地下水浓度变化不大,但较浅层地下水高砷区分布更广、富集区更多、污染更严重,这可能与承压含水层的还原条件促进砷的释放有关.因此,通榆县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需要避开地下水高砷污染区,且需要合理确定开采水平避免劣质水入侵;同时也要关注开采井止水和开采井的破坏导致的串层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好氧颗粒污泥(AGS)技术是当前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废水生物处理强化技术之一。然而,AGS的快速培养及其在连续工艺中的长期运行稳定性仍是该技术应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文献分析,从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方面分析了AGS失稳的主要原因和潜在机理,论述了颗粒污泥稳定性的主要增强策略,即选择性污泥排放、优化颗粒粒径、强化EPS分泌、控制菌群生长速率、抑制丝状菌的过度增殖、外源强化以及外加信号分子。鉴于AGS失稳机理的复杂性和单一改善策略的局限性,AGS结构的长期稳定维持需要采用多种策略进行综合管理,且未来对于AGS适居带(goldilocks zone)的研究应更加注重从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等角度进行系统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