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19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每天两杯奶能防铅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和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共同进行的研究指出,多喝牛奶,能保证儿童体内各种微量元素的充足,也能减少铅中毒。  相似文献   
212.
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黄壤和石灰土剖面土壤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提供了有关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的信息。所研究的土壤相对于上地壳普遍富集P和Mn,而亏损Na、K、Ca、Mg元素。与黄壤相比,石灰土具有较高含量的K、Rb和较低含量的Sr元素,同时具有较高Th/Ta,Rb/Sr比值和CIA的特征,指示两类土壤成土母质的差别和石灰土较强的风化程度。不同地区同种类型土壤以及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土壤的化学组成具有显著差别,反映了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土壤在成土母质、风化成土过程和程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13.
粤北小水矿床是下庄矿田典型的交点型铀矿床.通过对矿床内发育的花岗岩、辉绿岩及铀矿石采样分析,发现小水矿床矿石具有轻稀土富集的稀土元素特征和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的微量元素特征.与辉绿岩的相应特征十分吻合,与花岗岩的相应特征差异很大,推测其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幔流体(富含U、F、C02),且交点型矿石的形成很有可能伴有幔源成矿流体对与花岗岩有关的早期红化矿石的叠加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214.
本文探讨了环境地球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试图以医学与环境地球化学相结合和元素地球化学分布与生态学特征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阐述这一问题,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最后从营养角度讨论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15.
为探讨生长于矿床上部植物对土壤中的成矿及伴生元素的吸收和转移及对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形成的影响,以盐田岭锡石硫化物矿床为例,研究了不同土层及生长其上的杉木、杨梅树和芒萁不同器官中元素的含量特征。研究发现:生长于矿床上部植物中的多数成矿及伴生元素的含量高于背景区,形成了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其元素组合同土壤异常大致相似但其衬度均小于土壤,土壤中富集的As、Sb、Bi、Hg、Sn、W在植物中未产生异常。元素在植物不同器官中的积累具有地下部分(根部特别是细根)或地上部分顶部(叶及细枝)富集,中部(木质部及皮)贫化的规律。相对于背景区,矿化异常区植物对多数元素的吸收和转移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营养性或毒性较小的元素降低相对较小,而毒性较大的或难溶解的元素降低相对较大。植物对土壤中营养性或毒性较小的元素的吸收和转移可能是无障-半无障的,而对毒性较大的元素或难溶解的元素可能是有障的。无障-半无障型元素有可能产生良好的生物地球化学异常,而有障型元素的生物异常可能不明显甚至不产生。毒性较大的元素由根向叶的转移可能是有障的,其叶部异常可能不明显甚至不产生,但有可能产生清晰的根部异常。  相似文献   
216.
Field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measure subsoil trace element content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content in an intensive periurban market garden in Chenggo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The area was divided into three di erent geomorphological units: specifically, mountain (M), transition (T) and lacustrine (L). Mean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 subsoil were determined for Pb (58.2 mg/kg), Cd (0.89 mg/kg), Cu (129.2 mg/kg), and Zn (97.0 mg/kg). Strong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 topsoil and subsoil were observed. Both Pb and Zn were accumulated in topsoil (RTS (ratio of mean trace element in topsoil to subsoil) of Pb and Zn >1.0) and Cd and Cu in subsoil (RTS of Cd and Cu 61.0). Subsoil trace element content was related to relief, stoniness, soil color, clay content,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Except for 7.5 YR (yellow-red) color,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creased with color intensity from brown to reddish brown.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ere observed between Fe content and that of Pb and Cu.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 mountain unit subsoil was higher than in transition and lacustrine units (M > T > L), except for Cu (T > M > L). Mean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 calcareous subsoil was higher than in sandstone and shale. Mean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 clay texture subsoil was higher than in sandy and sandy loam subsoil, and higher Cu and Zn content in subsoil with few mottles. It is possible to model Pb, Cd, Cu, and Zn distribution in subsoil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o help improve agricultur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217.
To assess the ecophysiological traits and the phytoremediation potential of the endemic heather Erica andevalensis,we determin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different plant parts and in rizosphere soils from Riotinto mining district (Huelva,Sp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andevalensis may grow on substrates with very high As,Cu,Fe and Pb concentrations (up to 4114,1050,71900 and 15614 μg/g dry weight,respectively),very low availability of macro-and micronutrients and with pH values ra...  相似文献   
218.
滇东南岩溶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丰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滇东南岩溶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丰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对角线取样法对研究区土壤进行采样并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层土壤有效硼质量比由小到大为奥陶系、泥盆系、寒武系,有效铜质量比由小到大为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有效锌和有效铁质量比由小到大为寒武系、泥盆系、奥陶系.pH值、有机质是影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重要因素,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质量比与pH值呈正相关,有效铁质量比与pH值呈负相关;有效硼、有效铜质量比与有机质质量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有效锌质量比与有机质质量比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有效铁质量比与有机质质量比相关性不明显.根据中科院微量元素组制定的标准,不同地层土壤有效硼、有效锌质量比级别为极低或低,有效铜质量比级别为中,有效铁质量比为高或极高.  相似文献   
219.
仇帅  张爱滨  刘明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6):1667-1675
利用2012年12月在青岛连续采集的31个总悬浮颗粒物样品(TSP),分析了其中13种微量元素的浓度,讨论了微量元素的浓度特征,并运用正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定量解析了气溶胶中元素的来源.结果表明,青岛气溶胶中微量元素的总浓度为(7.37±4.19)μg·m-3,以Al和Fe的浓度最高,对总浓度的贡献约为92%,其次为Zn和Pb,分别贡献了3.7%和1.6%,Mn、Ba、Cu、Sr、As、V、Cd、Co和Cs的浓度依次降低,其贡献均低于1%.依据富集因子这些微量元素可以分为3类,Al、Fe、Mn、Co、V、Sr和Ba主要来自地壳源的贡献,Cs和Cu受地壳源和人为源的共同影响,Zn、As、Pb和Cd则主要受人为源的影响.雾霾天时主要来自人为源的元素相比地壳源的元素更多的在大气中累积,雨雪天时降雨/雪对地壳元素的湿清除作用明显高于人为源的元素.12月青岛气溶胶中Fe和Mn主要来自土壤源的贡献,其次为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一次排放源;Co主要来自土壤源、生物质燃烧和燃煤源的贡献;Zn主要来自机动车一次排放源、土壤源和生物质燃烧源的贡献;Cu则主要来自冶金工业源的贡献;As主要来自燃煤源的贡献;Pb和Cd主要来自机动车一次排放源和冶金工业源的贡献.  相似文献   
220.
采用密封罐消解法前处理土壤样品,双向观测ICP-AES法测定了土壤GBW07423和GBW07424标准物质中的多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相关系数良好(r0.9999),精密度高RSD3%,测定结果准确,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吻合.双向观测ICP-AES,可实现一次进样,可同时测定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