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232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中以半胱氨酸合钴溶液为吸收液,采用膜吸收法处理NO废气。研究了对传质系数和NO去除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吸收液循环使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流速为0.005 m/s、进气中NO质量浓度为650.14 mg/m3、吸收液pH为9、吸收液中半胱氨酸合钴浓度为0.017 mol/L、吸收液流速为0.003 m/s、吸收液温度为50℃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吸收时间在55 min之内时,NO去除率保持在98%以上;吸收时间超过55 min之后,NO去除率迅速下降。吸收液经SO2还原处理后可多次循环使用,吸收效果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42.
基于Berthollet反应示波极谱法测定水中微量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硝基铁氰化钾存在下,氨在氢氧化钠介质中与苯酚、次氯酸钠反应,其产物靛酚在滴汞电极上产生-灵敏的吸附波,NH3-N在0.003~0.22mg/L内,导数峰电流与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环境水中NH3-N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为97%~105%,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43.
建立了一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源地地下水中微量元素钴和钼的方法。与常规的元素测试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同时快速有效地完成钴和钼测试,测试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PAN—S浸渍树脂对Co^2+的吸附性能。Co^2+吸附pH值范围为4.7—9.2,最佳pH值为5.4;达到最大吸附容量需25min,树脂对Co^2+平衡吸附容量是98mg/g干树脂,达到最大吸附容量平衡时用0.1mol/L的HNO,洗脱,洗脱率达98%。该方法建立了PAN—S-树脂富集一分离钴离子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5.
海水中微量镍的吸附溶出伏安法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0mol/L氯化铵缓冲溶液中,加入丁二酮肟,镍(Ni(Ⅱ))于-0.95V处产生灵敏的极谱波.通过对电解质选择,仪器参数优化,建立脉冲伏安法测定海水中镍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0.38~10.0/μg/L,最小检出限0.10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97%~1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9%.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准确、简便的特点,适用于海水、饮用水和清洁地表水中痕量镍的检测.  相似文献   
46.
水中微量钙虽有许多测定方法(如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法、离子电泳法、离子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等直接定量法),但这些方法都易受共存离子的影响.此外,当采用这些方法测定微量钙时,需浓缩或溶剂萃取等,操作烦琐.现已研究出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F-AAS)测定水中微量钙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在标准受限空间中,通过热态灭火实验对比分析了纯水细水雾和含氯化钴添加剂细水雾在不同添加荆浓度、工作压力下对煤油火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含有氯化钴的细水雾比纯水细水雾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而细水雾的灭火时间并不是随着氯化钴的浓度变化而呈线性变化的,而是存在着一个最佳灭火浓度.实验表明:浓度为1.75%时的灭火效果最好.系统的工作压力也对细水雾的灭火性能有影响,在较高的工作压力下,细水雾的平均灭火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48.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新疆菜石化企业污水库周边土壤对重金属钴的吸附特征,考察了溶液pH值、钴离子平衡质量浓度、背景电解质浓度、吸附时间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钴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溶液pH值为1~4时,改变pH值对土壤吸附钴的影响显著;吸附时间在3h左右时钴吸附量趋于稳定;随溶液背景电解质浓度增大,土壤对钴的吸附量呈现先急剧后缓慢的下降趋势;土壤对钴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拟合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土壤对钴吸附的热力学过程;在3h内,土壤对钴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表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土壤吸附钴量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有溶液pH值、钴离子平衡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等.  相似文献   
49.
采用零价钴(ZVCo)活化过氧乙酸(PAA)降解水中罗丹明B(RhB),探究了ZVCo/PAA体系中PAA的活化机理,并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识别了体系中的主要活性自由基.同时,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PAA浓度、ZVCo投加量及水中常见阴离子对ZVCo/PAA体系降解RhB的影响,并评估了ZVCo在活化PAA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最后,研究了RhB在ZVCo/PAA体系中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 大约98.3%的RhB可以在180 s内被ZVCo/PAA体系有效去除.在该体系中,ZVCo原位生成的Co2+对PAA活化起到了主要作用,有机自由基(CH3C(O)O?和CH3C(O)OO?)是该体系的主要活性物种.增加ZVCo投加量或PAA浓度可以提高RhB的降解效率,但过量的PAA对RhB的 去除有抑制作用.SO42-、NO3-和Cl的存在几乎不影响ZVCo/PAA体系降解RhB,而HCO3-能够显著抑制RhB的去除.在重复使用4次后,ZVCo仍对PAA具有良好的活化效果,且其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ZVCo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RhB在ZVCo/PAA体系中的主要降解途径为其分子结构中共轭氧杂蒽基团的破坏.  相似文献   
50.
提出了一种绿色回收废旧钴酸锂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采用酒石酸为浸出剂和还原剂,湿法回收废旧钴酸锂电池中的钴和锂。结果表明:钴酸锂与酒石酸摩尔比为1∶4,反应固液比为15 g/L,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5 h时,金属钴和锂的浸出率分别为92.95%、91.86%;动力学分析显示,Co、Li浸出反应利用经典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5.20,63.65 kJ/mol,浸出过程属于吸热反应和化学反应控制。该工艺可实现废旧钴酸锂正极活性物质的高效绿色回收,为其他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