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2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346篇
安全科学   770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226篇
综合类   1435篇
基础理论   208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116篇
社会与环境   137篇
灾害及防治   11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石油库防火防爆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准确反应石油库防火防爆安全状态,给石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应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对石油库进行防火防爆安全评价。通过分析石油库防火防爆安全影响因素,构建3级安全评价层次结构体系。针对专家构造判断矩阵时决策的不确定性,采用区间数来描述因素之间的两两比较,应用区间特征根法(IEM)求出12项评判指标的区间权重向量及权重总排序。研究表明:影响石油库防火防爆安全状态最大的4个因素依次为:消防灭火设备状态、技术设备状态、防静电设备状态和工艺设备状态。评价结果与石油库的实际安全状况相符。  相似文献   
992.
亓延军  梅鹏  陆松 《火灾科学》2011,20(4):185-192
超高层建筑人员疏散效率直接影响建筑安全水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了评价超高层建筑疏散效率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各因素对疏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散宽度和人员数量对疏散效率影响较大。通过人员疏散软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验证。疏散效率结果与人员疏散模拟软件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能较准确地预测各因素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但对于人员数量较少时疏散宽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尚不能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交通事故发生前后交通流特征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以JT高速公路作为研究对象,长期观测和采集交通流及事故数据。将交通事故发生时段的交通流主要衡量指标与事故信息进行数据匹配,形成交通事故与事故小时交通流匹配数据集,并分析流量、速度、大车比例等交通流表征指标与不同等级事故数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发现:在某些流量、速度或大车比例区段,交通事故数及其严重程度处于较高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技术对衡量交通流特征的初始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用交通流主成分指标综合反映交通流特征,并建立事故严重程度与交通流主成分指标的统计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交通流主成分指标趋于零的区段的事故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区段。  相似文献   
994.
为寻找影响地铁行车调度系统人误的因素,提出结合SHEL模型与层次分析法(AHP)的人-机-环系统人误影响因素识别及评定技术。通过扩展SHEL模型到人-任务、人-列车、人-人机界面、人-环境、人-线路、人-人、人-客观其他7个界面,构建人误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在对上海地铁54名行车调度员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引以因子分析法识别出19项人误影响因素;并通过搭建人误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及运用AHP法实现对人误影响因素的评定。结果表明,影响行车调度人误的因素中权重居前5位的分别为客流问题、行车密度、问题列车数、人机界面可支持性及人机界面布局合理性。因此,在客观运营条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可以用改善人机界面条件来减少人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基于Fisher判别法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分类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准确预测岩溶塌陷倾向性的等级分类,通过分析大量观测实例,选取岩性系数、岩体结构系数、地下水系数、覆盖层系数、地形地貌系数和环境条件系数作为模型判别因素。对12个实际观测样本进行训练,建立了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法(FDA)的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分类预测模型。借助SPSS软件工具,得到判别模型的4个判别函数。根据判别函数对训练样本进行回判,并对2个待判样本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第一、第二判别函数的综合判别效率达到100%,大于规定的85%,满足工程实际应用需求;对训练样本进行回判时,误判率为零,同时对待判样本的分类预测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层次分析法理论建立了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的水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以定量的形式确定了各指标对水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大小,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整体竞争力,发现统计期间内其竞争力不断增强,交通配套设施在此期间始终停滞不前甚至下降,是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一个消极因素.将计算结果代入DEA方法评价其效率,发现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管理较好,在2004年之后效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仍然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998.
复合菌剂对盆栽番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对照试验的方法,研究复合菌剂C1、C2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复合菌剂C1、C2能够减少土壤真菌的数量,在施菌剂早期可以增加土壤细菌的数量,对土壤放线菌影响较小;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的质量分数,降低土壤酸度;同时还能够显著地增强土壤脲酶、磷酸酶、纤维素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一步对各处理的土壤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PC1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C2为土壤矿化氮、脲酶、纤维素酶。综合评价土壤质量,复合菌剂C2在各处理中综合得分最大。  相似文献   
999.
王静雅  何政伟  于欢 《生态环境》2011,(8):1268-1272
将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个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然后运用GIS技术,根据每个评价单元的质量指数和分指数,自动生成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图;在此基础上,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及各不同侧面质量状况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渝西区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自然环境状况的空间格局大体吻合,但局部地区有差异。表明自然条件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起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同样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000.
化学需氧量国家标准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水和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本文推荐采用无汞快速回流分析法。该法是在原国家标准方法(GB11914-89)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设计上利用了原有设备进行测定,无需特殊的消解装置,并采用无汞盐分析技术,放弃使用剧毒的汞盐作氯化物的掩蔽剂,水样的消解回流时间只需1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