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1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0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刘贤春 《环境教育》2014,(12):21-21
正近日,国办首次下发《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旨在加强基层环境监管执法,推进环境质量改善。这让基层环境监管执法倍增信心。当前的基层环境监管执法存在不良现象,影响着基层环境监管执法的健康前行,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当地政府干预。一些地方实现大建设大发展,不惜让环保让路,擅自降低环保标准,放宽条件。政府项目大多不受环保监管,对重点企业重点保护,搞所谓的"宁静生产日"、"效能提速",使环境监管执法有责难为。二是领导说情风  相似文献   
132.
制定渤海特别法是目前海洋管理部门与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其中执行体制的规定则是制定这部法律首先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权威数据显示,现行的法律在现行的执行体制下的实施没有对渤海产生理想的管理效果。因此,讨论渤海特别法的执行体制就要选择新的体制。影响渤海特别法执行体制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有三个:第一个是自然因素。渤海是一个半闭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构成一个独立的环境单位,渤海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生态系统,这就要求把渤海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第二个是行政区划因素。渤海沿岸有4个省和直辖市,与渤海环境管理有关的共有1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这些行政区划单位管理上存在的"搭便车"的可能,从而导致"公地的悲剧"。第三个是管理层级因素。从中央、省市自治区到市、县,构成渤海管理的"四级宝塔",这"四级宝塔"却并不总是一个保持高度一致的执法体系。在这三个因素存在的前提下,首先,渤海特别法应当选择目标导向的执行体制,将渤海环境管理作为目标,通过目标的约束促发执法者的积极性,再由执法者调动行政相对人的行动。其次,渤海特别法应当选择共同负责的执行体制,建立一个由渤海周边行政区参加渤海环境管理机关,各行政区对渤海环境管理共同负责。最后,渤海特别法应当选择政府责任的执行体制。渤海环境保护是政府责任,而不仅仅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应当把法律所要求的渤海环境保护融入有关层级的整个政府政策的统一体中,使之始终与其它政策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33.
"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也长在微博中语出惊人。而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也判断:"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其生产的产品全部不含塑化剂。"(12月23日《长江日报》)虽然龚也长随后改口称,400倍有点夸张。但塑料化剂危机持续发酵,从白酒开始,再到酱油醋等调味品,甚至饮料,"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其生产的产品全部不含塑化剂"。如此现实无疑让人忧虑,也给我们带了多重拷问。一是食品中的塑化剂来源于何处?整个食品领域,到底  相似文献   
134.
"八二六"特大交通事故,目前已造成36人遇难。GPS传回的最后一批数据显示,事故客车司机当时已处于疲劳驾驶状态。8月27日,交通运输部再次发文重申"夜休令",紧急要求避免疲劳驾驶。早在去年"七二二"京珠高速特大交通事故后,交通运输部便发  相似文献   
135.
正上锁挂牌作为一个可执行性强的安全措施,从进入中国开始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多个行业中被广泛执行。上锁挂牌制度得以开展执行有各方面的因素:上级公司的要求、EHS经理与上层交流的结果、发生事故造成不良影响后的应对举措以及其他因素。随着全社会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强,以及工厂负责人和安全经理在事故后可能被追责的考量,工厂自发的引入和执行上锁挂牌制度也越来越多见。那么,该如何执行上锁挂牌制度呢?根据美国几十年执行上锁挂牌的实践经验,有专家早已总结出了有关经验:  相似文献   
136.
《防灾博览》2014,(5):8-8
2014年9月15—17日,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在北京组织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专家,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城市活动断层探测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37.
侯志强  王宏 《环境保护》2021,49(7):65-68
在现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行政机关的角色地位并不明确,这给诉讼顺利展开带来了一定影响。行政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应当扮演多重角色,实现角色的多向度拓展。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行政机关应当被肯定为适格原告。作为拥有专业知识的代表,行政机关应当被明确为证人。作为强制力的代表,行政机关应当被视作为执行协助者。明确行政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定位以及角色的多重认定,有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8.
"所有在现场工作的员工都享有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的权力,同时也必须为实现这一环境负责."这是印在某公司所有工厂内和员工手册上的一句话.它始终提倡员工及时汇报险情隐患,并给予鼓励.强调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坚持每天开工前都召开生产小组碰头会,交接是否有安全隐患和如何防范事故等.无独有偶,安徽省某水泥厂始终坚持实行交接班会议制度,并通过严格执行制度,将各系统设备运行记录数据化、程序化、规范化,及时发现和剖析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努力实现"零故障"和"零缺陷"交接班,一次次及时发现和消除了装备隐患,一次次避免了重大损失.可见,交接班不仅要形成制度,更要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实行交接班制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交接班制度不仅要长期坚持,更要全面提高交接班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9.
环境执法非诉执行 ,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以下简称环保部门 )在行政相对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履行法定义务 ,也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下 ,人民法院依据环保部门的申请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在目前的环境执法中 ,行政处罚已经成为环保部门查处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重要措施 ,但由于各种原因 ,环保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并不能得到全部执行 ,不得不做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行为 ,随之而来的是人民法院受理的环保行政执法非诉执行案件也呈增长趋势。非诉案件能否得到人民法院的受理并强制执行 ,已成为环…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