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8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近年来,国家拉开了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的序幕,富有污染特质的"黄标车"被一步步套上了"紧箍咒"。国务院出台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如今距离国家要求的时间大限已渐行渐近,但从各地的实施情况来看,有喜亦有忧。喜的是不少地方纷纷出台淘汰"黄标车"的前置过渡性方案,实施"黄标车"区域限行。忧的是,在实际执行中,"黄标车"限行这一政策却遭遇到困局,"光打雷不下雨"是这项工作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2.
利用便携式尾气测量系统(PEMS)对一辆国Ⅵ重型柴油车在北京(低温)和厦门(常温)分别进行0、50%和90%负载的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结果表明,国Ⅵ重型柴油车CO2基于功率平均排放为685 g·kWh-1,行驶阶段CO2基于里程的排放因子平均为662.35 g·km-1.NOx排放比国Ⅵ标准限值低68.3%.NOx基于功率的排放因子为82.6 mg·kWh-1,较国V下降98.6%,行驶阶段NOx基于里程的排放因子较国V下降99%,国Ⅵ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排放控制效果良好.研究发现,较高的NOx排放主要集中在急加速段,并在长下坡结束时,出现NOx排放峰值.此外,6次测试冷启动NOx排放占整个测试阶段总排放的23.5%~56.7%.CO2和NOx排放随速度增加呈下降趋势,50%负载和90%负载时NOx的排放因子接近10%负载的2倍.低温时CO2和NOx排放因子较常温时分别升高17.7%和4.5%,...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柴油车自由加速检测方法的实际操作行为进行控制,探索发动机转速测量自动控制技术,消除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通过计算机对检测过程数据进行监控,规范检测行为,提高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84.
在底盘测功机上,对6辆不同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燃用不同比例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柴油混合燃料时,排放的非甲烷总烃(NMHC)、醛酮类化合物和苯系物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掺混一定比例PODE的混合燃料能显著降低柴油车的NMHC排放浓度,这种效果在排放浓度较高的国3车上更为显著,国5车在70 km/h工况下使用PODE混合燃料反而会造成NMHC排放浓度的增加;柴油车燃用不同燃料时排放醛酮类物质均以C_4以下小分子物质为主,约占总量的93%以上,燃用PODE混合燃料会造成柴油车尾气中醛酮类物质尤其是甲醛浓度的增加;燃用PODE混合燃料会造成苯系物种类和浓度的增加,但其浓度绝对值并不高。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在相关法律文件的推动下,监控平台技术得到发展与应用,有助于准确、实时获取海量实车行驶和排放数据,为建立机动车排放清单提供了重要数据基础.基于此背景,本文依托河南开封重型柴油车远程监控平台排放大数据,考虑了中观尺度上的活动因子分布特征及活动因子的影响权重,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量预测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开封市重型柴油车行驶工况呈Ω型分布,而且随着发动机排量的增大,工况范围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且重型柴油车有20%的时间行驶在怠速区域和至少40%的时间行驶在中低转速区域.②在样本车中,在活动因子影响程度占比排序方面,有超过80%的柴油车将车速排在首位,其次分别是SCR床温、废气流量、发动机转速、燃料流量.③NOx排放总量估算模型计算的6种典型排量下的重型柴油车NOx排放总量与实际排放总量相比,误差不超过25%,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86.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在LaMnO_3催化剂基础上掺杂Sr和Ce制得了钙钛矿型催化剂La_(0.9)Sr_(0.1)MnO_3和La_(0.8)Ce_(0.2)MnO_3,用于净化柴油车尾气污染物NO_x、碳烟颗粒、CO与烃类化合物。通过活性评价实验和XRD、SEM等表征手段,选出了四效催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并测试了其在含硫条件下的耐久性。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几种催化剂都具有钙钛矿结构;其中La_(0.9)Sr_(0.1)MnO_3可使碳烟起燃温度达到239.9℃,使C_3H_6和CO在300℃以后大部分被去除,使NO_x有较高转化率,其四效催化性能优于掺杂Ce与不掺杂的LaMnO_3催化剂,并能在硫环境下仍然保持一定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7.
朱宗敏  杨晏泉  孙杰 《化工环保》2021,40(6):679-683
尾气处理液是柴油车尾气处理SCR技术中所必需的还原剂。本文通过分析柴油车尾气的排放情况及SCR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总结了尾气处理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阐明了后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8.
柴油车氧化催化剂能够有效减少柴油车尾气中颗粒物的排放量 ,但是催化剂对尾气中SO2 的氧化会导致硫酸盐形成和释放 ,使总颗粒物的去除效果下降 ,因此 ,控制催化剂上硫酸盐颗粒物的形成相当关键。本文从选择活性组分、助剂、载体涂层及相应的制备工艺方面总结评述了近年来有关抑制硫酸盐颗粒物形成新采用的主要催化剂技术。  相似文献   
89.
我国城市的柴油车污染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城市大气污染物中60%--70%来自机动车的排放,而其中很大部分是柴油车的排放。作者对柴油车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对在用柴油车的技术改造措施和城市环境保护的其他举措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90.
进行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检测工况点的关联规则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4730台次柴油车的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该检测方法中的三种检测工况点测试烟度值HSU100、HSU90、HSU80合格与否相互之间的关联规则。发现该三种检测工况烟度排放检测合格的相互支持度在85.8%~90.68%范围内,而其中任一种检测工况下烟度测试合格相对车辆烟度检测合格的支持度为7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