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16篇
综合类   973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129篇
灾害及防治   2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471.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5,15(3):42-42
现代科技造就了现代明,也伴生了现代污染,“温室效应”正促使地球气候逐年变暖,两极的冰盖正慢慢融化,海平面目渐升高。地球需要“退烧”!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们将眼睛聚焦到了太空,利用空间技术来控制和改变地球的气候,优化生态、造福人类,已成为宇航、环保专家们致力研究的课题。当前,各种冷却地球的“太空气候工程”方案正纷纷出笼。  相似文献   
472.
水文 《安全与健康》2005,(3S):27-27
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监测资料表明,厄尔尼诺近期有增强的趋势。根据气象历史资料和经验,它有可能对今夏我国部分地区,如长江中下游的降水产生不利影响,如南方地区有可能出现特大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473.
于网 《防灾博览》2005,(1):30-30
二 氧化碳增多形成温室效应 由于工厂、交通运输以及家庭等大鼍燃烧煤、石油等化工燃料,再加上滥伐森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二氧化碳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到达地表温度增加;同时它又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使气温升高,再以逆辐射形式射向地面,如同温室玻璃一样,起保温作用,温事效应的产生,使全球气温逐渐升高,两极冰川部分融化,  相似文献   
474.
太阳活动对地球表面温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近年来对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特征、原因研究的意义及研究进展。许多研究表明,20世纪全球地表气温的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多种反映太阳活动的代用指标拟合的气候模型指出,太阳活动可以解释1850年以前气温变化的大部分情况。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成为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太阳活动对气候影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仍然是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5.
环保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地球变暖等等,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及媒体关注的焦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搞好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是要做好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使人们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环保工作,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476.
哈尔滨市空气污染问题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地理气候和产业结构(工业比重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哈尔滨市的空气污染呈煤烟型污染特征,从自然地理状况、经济结构以及空气污染发展变化轨迹等几个方面分析北方城市空气污染的原因和污染的特点,对今后北方城市的空气污染防治途径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77.
明确我国关键粮食产区水土资源平衡状况,有利于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南方洞庭湖流域为研究区,在多期土地利用数据、常规气象站点数据和DEM数据支持下,从耕地的新增、类型转换、存续和灭失4方面系统识别耕地利用变化特征,并运用Penman-Monteith公式、有效降水量模型等揭示其气候水分平衡特征及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结果表明:(1)40年间,洞庭湖流域的水田处于较为稳定的空间分布状态,而旱地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了17.36 km2。耕地存续的相对面积比例达到70.63%,灭失类型多分布于怀化、湘西州等地,新增的耕地来源主要是林地,内部转换集中于衡邵娄等地;(2)流域南端以及洞庭湖区的蒸散能力较强,而西部至西北端偏弱,有效降水量呈西北至东南逐渐增大的特点;(3)1980年水分亏缺区面积比例仅为1.79%,至2020年该比例已增至32.84%,洞庭湖区以及永州市等地水分亏缺风险较高;(4)耕地的气候水分平衡历经了以水分盈余为主到水分亏缺与盈余并存阶段,亏缺区主要分布于洞庭湖区、湘江流域西北部以及永州等地,且亏缺区扩张更多围绕以水田为核心的耕地利用变化...  相似文献   
478.
<正>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随着人类的发展,地球的气候悄然变暖。然而,不时出现的特大暴雪以及寒潮的侵袭,又给我们打了一个大问号:地球上的气候到底是变暖了?还是变冷了呢?"暖冬"里的"酷寒"在杭州郊区农村,当地妇女都喜欢腌制白菜,但是2008年年底,一场特大暴雪突然降临,使妇女们腌制白菜的想法化为泡影。这一年,中  相似文献   
479.
探讨了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如何进行气候适应性考量,提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适应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策略应全面渗透到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规划要素,尤其是土地使用规划和各专业系统规划中,而不应仅仅提出一些传统、孤立的应对措施。气候变化会导致潜在不适宜开发建设的用地范围大幅增加,加强论证气候变化对用地适宜性的影响,适度扩大禁建区和限建区的范围,是有效预防各类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前提。各专业系统规划技术规范需加紧修订,突破传统思维,不能完全孤立地考虑单一的规划目标,进行气候适应性调整,并要积极预防不适应气候变化的已建人工构筑物成为事故灾害源。  相似文献   
480.
基于多领域间影响模型比较计划推荐使用的4个全球气候模式GCM数据(GFDL、Had、IPSL和MIROC),分别驱动SWIM、SWAT、HBV和VIC水文模型模拟长江寸滩站以上流域径流量,研究全球升温1.5℃和2.0℃情景下研究区径流量变化。研究表明:(1)在全球升温1.5℃时,水文模型和GCMs模拟的年径流量增幅分别在 5.5%~8.3%和3.5%~11.4%之间;在全球升温2.0℃时,水文模型模拟的径流量增幅在4.8%~6.7%,IPSL模拟的年径流量呈微弱减少趋势,HAD和MIROC模拟的年径流量分别增加6.7%和19%。来自GCMs的不确定性分别是来自水文模型的2.6和 2.1倍;(2)在两个不同升温条件下,月径流量集合平均的占比与基准期各月径流量的占比表现出高度一致性,但是升温1.5℃和2.0℃时的月最大径流量占比分别为47.8%和40.5%,表明在未来升温时段内,月径流量占比变化并不显著,但是极端月径流的变化较大;(3)全球升温1.5℃时,枯、丰水期日径流量增幅分别为3%和10%,但枯、丰水期径流贡献率变化幅度都不大。全球升温2.0℃时,枯、丰水期增幅分别为3.6%和8%,但枯、丰水期径流贡献率都呈下降趋势。全球升温1.5℃和2.0℃时,50年一遇(P=2%)的洪水流量,将分别比基准期增加26.3%和20.7%。基准期50年一遇的洪水将可能变成20年一遇,多年平均最大日径流量较基准期也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