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17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在酸性溶液中,铅(Pb2+)与KI—乙基紫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本文根据此反应研究β修正新光度法测定铅,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消除乙基紫底色干扰,分析灵敏度显著提高。样品测定表明.铅检出限0.024mg/L,RSD<6%,加标回收率92.3%~116%.  相似文献   
272.
在此用毛细管柱GC/ECD程序升温方法检测水中的六六六、滴滴滴.对检测的条件如萃取溶液、色谱条件、色谱柱类型和标准液的保存进行了优化,并对可疑峰进行不同色谱柱或GC/MS验证,使其方法比标准方法有更好的分离度,更短的分析时间和精密度更好.  相似文献   
273.
针对膜生物反应器运行中膜污染问题,利用"逐级通量法"测定了膜组件的临界通量,并考察了次临界通量下膜污染的运行特性.试验发现,膜污染发展分为缓慢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两个阶段.采用清水冲洗加次氯酸钠和盐酸溶液浸泡的方法能有效减少膜过滤阻力,去除率达到94 %.同时,阻力构成分析表明泥饼和凝胶层是膜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到总阻力的57%和31%,而新膜清水阻力仅占3.86%.  相似文献   
274.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测量的关键是用碘量法测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经过分析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认为测量的重复性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大,其次是样品中溶液的体积,滴定溶液的体积和滴定溶液的浓度等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得到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为6.4mg/L,扩展不确定度为12.8mg/L.  相似文献   
275.
将传统的粉末包埋渗和表面纳米化工艺相结合,得到一种中低温快速制备金属涂层的方法,在低温(400~600℃)、短时间(30~120min)下成功制备了一系列金属铝化物涂层.将此方法用于金属表面的渗钛处理,利用两种不同的活化剂NH4F和AlCl3·6H2O Fe2O3,借助介质球的冲击效应,在650℃振动处理180min就可在碳钢表面制备10~15μm厚的渗钛层.SEM和XRD研究结果表明,渗钛层的结构与选用的活化剂种类有关.在HCl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中进行的极化曲线测试结果显示,用NH4F、AlCl3·6H2O Fe2O3作活化剂,所制备的渗钛层腐蚀速度分别为0.32 mA/cm2、0.07 mA/cm2,相对于碳钢空白样(其腐蚀速度为4.4 mA/cm2),其耐蚀性分别提高了13.75、62.85倍.  相似文献   
276.
碳酸钾-二乙烯三胺复合溶液吸收烟气中CO2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钾碱溶液在工业脱除二氧化碳中已获得较广泛的应用,但存在吸收速率差、再生负荷高等缺点-开发新型热钾碱溶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采用搅拌实验装置,研究碳酸钾溶液及不同配比的碳酸钾-二乙烯三胺(DETA)复合溶液对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解吸性能,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酸碱度与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对CO2初始逸出温度,试液...  相似文献   
277.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contaminant transport are widely used for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urposes. However, many existing solutions are obtained subject to an initial condition of zero concentration, which is often unrealistic in many practical cases. This article proposed a stepwise superposition approximation approach to solve the non-zero initial concentration problem for first-type and third-type boundary conditions by using the existing zero initial concentration solution. Theoretical examples showed that the approach was highly efficient if a proper superposition scheme with relative concentration increments was constructed. The key parameter that controlled the convergence speed was the time increment (Δt) multiplied by the rate constant ( ). The approach served also as an alternative way to make a convenient concentration calculation even if the non-zero initial concentration solution of a problem was known.  相似文献   
278.
The ligand exchange adsorbent could be used to remove the toxic arsenic(V) and phosphate efficiently from water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anions and possible to apply in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279.
Leaching solution of sludge incineration residue demonstrated a good pollutant removal efficiency for textile wastewater and can be reused as a textile wastewater treatment agent for pre- and post-processing.  相似文献   
280.
高分子固体废物基活性炭对有机染料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分别以3种高分子固体废物,即轮胎橡胶、聚氯乙烯(PVC)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为原料,利用KOH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对2种有机染料(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吸附、解吸行为,同时探讨了溶液pH值、离子强度和表面活性剂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VC和PET基活性炭比表面积分别为2 666和2 831 m2.g-1,中孔容积分别为1.06和1.30 cm3.g-1,15 min内对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8.5%和97.0%、99.5%和95.0%,且Langmuir模型拟合的染料最大吸附量均超过2 mmol.g-1,显著高于商业活性炭F400.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地描述2种染料的吸附行为,说明吸附以表面单层覆盖为主.溶液pH值、离子强度和表面活性剂对染料吸附均有较大影响.制备的高分子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强于甲基橙,2种染料均不容易发生解吸.实验结果可为高分子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制备经济高效的碳质吸附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