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476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837篇
基础理论   242篇
污染及防治   170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71.
查晓松  于颖奇 《环境化学》2023,(5):1414-1423
本研究采用鱼油作为模拟化合物,模拟微污染原水中广泛存在的生物源有机物的脂肪类组成成分,考察氯胺消毒过程中溴代和碘代含氮消毒副产物(nitrogenous disinfection by-products,N-DBPs)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鱼油经氯胺消毒后,生成的溴代和碘代N-DBPs主要包括一溴乙腈(bromoacetonitrile, BAN)、二溴乙腈(dibromoacetonitrile, DBAN)、一溴硝基甲烷(bromonitromethane,BNM)、一碘乙腈(iodoacetonitrile,IAN).其中,在本研究考察范围内,BAN、DBAN与BNM的生成量会随溴离子和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溴离子浓度为5 mg·L-1,TOC为20 mg·L-1时,BAN、DBAN与BNM的最大生成量分别为71.15、192.36、27.52μg·L-1. IAN的生成量则随碘离子和TO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碘离子浓度为0.5 mg·L-1  相似文献   
172.
从1991年起连续三年在南京市的四个主要蔬菜基地采集了不同季节的20种常用蔬菜样品,测定了食用部位中氟、硫、氯3种元素的含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元素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清洁对照点,叶菜类蔬菜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他大部分蔬菜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三元素中氟污染最重,氯次之,硫最轻,且硫、氯含量有逐年减小趋势;工业大气污染源对蔬菜品质有一定影响,应注意蔬菜基地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73.
以七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氯化消毒副产物--2,2,4-三氯-5-甲氧基-环戊-4-烯-1,3-二酮(TCMCD),总收率为13%,产品纯度在98%以上.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对TCMCD进行表征,进一步确认了副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4.
赵玲  彭平安  黄伟林 《生态环境》2005,14(2):195-198
研究了在二氧化锰催化引起的五氯酚的转化反应中,腐殖质前身化合物的加入对五氯酚去除率的影响,并以p-coumaricacid为代表研究了体系pH值、反应时间、二氧化锰的质量浓度以及腐殖质前生物的浓度和分子结构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pH值范围是4~4.70,去除率在80%左右。五氯酚在24h内去除速率较快,去除率达到75%左右;反应到168h,去除速率趋于0,去除率达到80%左右。相同条件下,无p-coumaricacid的对照体系中,对应的反应时间内去除率仅分别为20%和25%左右。五氯酚的去除率还随二氧化锰质量浓度和p-coumaricacid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二氧化锰的质量浓度由0增加到100g·L-1时,去除率由0增大为95%;而当p-coumaricacid的浓度由0增加到1mmol·L-1时,去除率由25%增大到100%左右。此外,不同腐殖质前身物的分子结构和浓度对去除率分别起到了提高、不明显改变和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5.
微生物易利用基质对PCP厌氧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东升  徐向阳 《环境化学》1997,16(2):150-154
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生物易利用基质对厌氧反应器内PCP厌氧降解性及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CP对厌氧污泥代谢葡萄糖有抑制作用,则适量的微重复铁利用基质有利于促进PCP的脱氯和降解代谢,且随着反应器进水中水中PCP的提高,达到相近降解效率所需的微生物易利用基质的需要量也相应增加;废水中PCP剩余量和废水中糖的初始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6.
厌氧颗粒污泥对五氯苯酚脱氯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间歇培养血清瓶中,研究了厌氧颗粒污泥对五氯酚脱氯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膏和蛋白胨显著提高了PCP的脱氯速率.添加甲酸、乙酸、乙醇对PCP脱氯速率有一定提高,丙酸和丁酸对脱氯速率没有影响.20%氢气的加入对PCP脱氯速率的影响显著.废水中硝酸盐和硫酸盐等电子受体的存在降低了PCP的脱氯速率.微生物抑制剂氯仿、青霉素降低了PCP脱氯速率,表明厌氧微生物尤其是甲烷菌对还原脱氯有重要影响.PCP最佳还原脱氯温度为38℃,最佳pH为7,低的氧化还原电位(<-200mV)有利于脱氯的进行.图5参13  相似文献   
177.
本文推荐AOX(可吸收有机卤素)的常规分析用于硫酸盐法纸浆厂废水的法规监测和工艺控制监测,由于漂白废水中可能有数百种不同的氯代化合物,所以,像AOX这种单一参数的监测比广泛的有机物监测更有效。如果AOX浓度低,则氯代二噁英和呋喃等的浓度也可望较低。 描述了AOX方法中涉及相对高样品用量和低费用的步骤。在几个国家中进行了这种方法的跨实验室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8.
饮用水中卤乙酸和三卤甲烷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的七种水源水为代表,分析了前体物、pH值、投氯量、氯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氯化消毒副产物(DBPs)中三种卤乙酸(HAAs)和三种三卤甲烷(THMs)的影响,研究表明,总有机碳(TOC)和UV-254与HAAs前体物呈正相关,而与THMs前体物的相关性较差;在pH5-10的范围内,pH值对HAAs的形成影响较小,pH值愈高HAAs总量愈小,而对THMs的形成影响较大,THMs总量随pH值的增高而增大;HAAs和THMs的形成量与投氯量、氯化时间均呈正相关;在正常气温条件下,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9.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MSWI)过程中二(口恶)英类的生成机制以及焚烧飞灰的组成,研究了MSWI飞灰中常见的钙化合物(CaO,Ca(OH)2,CaCl2,CaSO4及Ca(NO3)2)对前生体五氯酚(PCP)及六氯苯(HCB)生成二(口恶)英类的阻滞作用.结果表明,280℃下加热2 h,Ca(NO3)2,Ca(OH)2和CaO对PCP生成二(口恶)英类的总阻滞效率分别为93.7%,80.4%和98.9%,而CaCl2和CaSO4几乎没有效果.CaO对PCP和HCB混合物生成二(口恶)英类物质同样具有良好的阻滞效果.另外,探讨了上述钙化合物对PCP及HCB生成二(口恶)英类的阻滞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0.
五氯酚对鱼鳃丝组织结构及电解质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了罗非鱼在0.05mg L^-1和0.10mg L^-1五氯酚(PCP)中暴露3d,7d和10d后鳃丝上皮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联用仪定量分析鳃丝中主要电解质元素Na,Ca和Cl的变化.与CK比较,随着暴露时问的延长和暴露浓度的增加,泌氯细胞出现的密度增加,部分泌氯细胞个体的面积也增大,扁平上皮细胞的微脊碎片数量增加,排列散乱,细胞受损现象明显;鳃丝中Na,Ca和Cl元素的含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与Ca^2 、Na^ 和Cl^-运转有关的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图2参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