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9篇 |
免费 | 108篇 |
国内免费 | 50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6篇 |
废物处理 | 66篇 |
环保管理 | 47篇 |
综合类 | 847篇 |
基础理论 | 249篇 |
污染及防治 | 198篇 |
评价与监测 | 61篇 |
灾害及防治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64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针对原油加工过程中常压设备因氯腐蚀引起穿孔、进而导致泄漏事故发生的问题,结合氯腐蚀试验与动态预测方法,建立常压设备氯腐蚀的动态风险预测模型,从而及时规避腐蚀泄漏风险。首先,针对常压塔设备材料Q345钢开展挂片腐蚀试验,在获取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灰色理论建立质量损失预测模型,通过计算可得随时间变化的腐蚀速率和累积腐蚀厚度;除此之外,运用马尔科夫链预测腐蚀状态的概率。结果表明,采用灰色理论建立的质量损失预测模型精度良好,且此模型可得任意时刻腐蚀速率及累积腐蚀厚度;与此同时,基于马尔科夫链建立的腐蚀状态概率预测模型表明,Q345钢在第3年和第15年分别进入腐蚀加速和腐蚀穿孔阶段,该结论可作为制定检维修计划的参考。 相似文献
942.
943.
944.
水氯镁石的利用:制备工业氧化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青海钾肥厂从盐湖光卤石(KCl·MgCl_2·6H_2O)中,生产钾肥的同时有副产200万吨/年的MgCl_2·6H_2O(工厂俗称水氯镁石)堆弃。随着农业对钾肥的需求,还需扩大生产,相应副产如此巨量的水氯镁石急待解决,若排 相似文献
945.
化工行业产生的含无机氯废液在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设备氯腐蚀、产生二英等大气污染物、废酸或废盐污染地表水与土壤等问题.含无机氯废液可先经预处理将无机氯与有机物分离后,再进行分质处理.介绍了含无机氯废液预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与研究进展,提出了含无机氯废液预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6.
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对硝基苯及4-氯硝基苯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基苯类化合物生物降解菌的筛选及性能研究,是制药、染料等行业废水达标的重要基础。以浓度梯度升高法筛选到一株硝基苯厌氧降解菌Klebsiella oxytoca NBA-1。考察了该菌对氧气的需求,以及在厌氧条件下,温度、pH值、外加葡萄糖及硝基苯初始浓度等环境因子对菌株降解硝基苯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菌株对氯取代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该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比好氧条件下慢,但降解速度更快;厌氧降解硝基苯的最佳pH值和温度和分别为8.3和30~35℃;加入0.3%~0.5%的葡萄糖可促进降解,且对300mg/L以下的硝基苯均有降解能力;该菌能将4-氯硝基苯转化为4-氯苯胺,并进一步脱氯为苯胺。研究结果可为硝基苯及含氯硝基苯的处理工艺选择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7.
研究了在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存在下,用间羧基偶氮氯膦(CPAmK)光度测钍的方法。在0.2mol·1~(-1)HCl介质中,并有表面活性剂CPC存在时,钍与CPAmK形成的配合物最大吸收峰在678nm处,摩尔吸光率为1.5×10~5,钍浓度在0~5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方法应用于废水中钍的测定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8.
949.
本文研究了在pH 6~8、反应时间2~72 h、反应温度10~30℃条件下,钱塘江水源水在臭氧-氯消毒联合作用下,三卤甲烷(THMs)、二卤乙酸(DHAAs)、三卤乙酸(THAAs)、二卤乙腈(HANs)、三卤硝基甲烷(THNMs)等5类消毒副产物(DBPs)的形成和溴取代特征.结果显示,臭氧-氯消毒下DBPs的形成与氯消毒有较多相似之处:①大部分DBPs形成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相应的溴取代因子(BSFs)则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度的上升而呈下降趋势;②氯代DHANs倾向于在酸性条件下形成多,而溴代DHANs则倾向于在碱性条件下形成多;③不管是氯消毒还是臭氧-氯消毒,也不管是哪种消毒条件,5类DBPs的BSF值顺序均为BSF_(HNMs)BSF_(DHANs) BSF_(THAAs)BSF_(THMs)≈BSF_(DHAAs).但与氯消毒不同的是,臭氧-氯消毒下THMs、DHAAs、THAAs、HANs的形成产量更低,而THNMs的产量则更高;而且与氯消毒相比,臭氧-氯消毒普遍增加了DBPs的溴取代程度,也改变了溴离子在不同DBPs之间的分配,即减少了THMs、DHAAs、THAAs、DHANs对溴的利用率,但大幅增加了HNMs的溴利用率.鉴于溴代HNMs的极高毒性,因此对于钱塘江水源水,臭氧-氯消毒要注意HNMs带来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50.
底泥、土壤均是水体有机物的重要来源,但目前相关消毒副产物(DBPs)形成方面的研究偏少.本研究以长三角重要水源地太湖、钱塘江取水口的底泥和周边土壤的浸出液为研究对象,探索氯、臭氧+氯、氯胺、臭氧+氯胺4种消毒方式下,三卤甲烷(THMs)、卤代酮(HKs)、卤乙腈(HANs)、卤代硝基甲烷(HNMs)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太湖、钱塘江取水口的底泥、周边土壤有机物的芳香度均很低(SUVA254(即比紫外吸光值)2),与腐殖质(Sigma)相比,底泥、土壤有机物不是氯消毒中THMs的重要前驱物,但却是HANs特别是HNMs的重要前驱物.相比氯消毒,氯胺消毒能大幅降低土壤、底泥有机物THMs、HKs、HANs、HNMs的生成量,而且也可抑制含溴DBPs的形成.臭氧预处理大幅提高了氯、氯胺消毒中HKs、HNMs的产量,但对THMs、HANs则不一定.太湖、钱塘江的土壤、底泥存在一定的溴污染,但不管是哪种消毒方式,均是HNMs的溴嵌入因子最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