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4篇
  免费   591篇
  国内免费   1428篇
安全科学   545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407篇
综合类   4313篇
基础理论   720篇
污染及防治   220篇
评价与监测   489篇
社会与环境   341篇
灾害及防治   359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447篇
  2022年   444篇
  2021年   556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待产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医院剖宫产及其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衡阳市某医院185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6年间剖宫产率分别为:10.78%、12.53%、13.80%、17.38%、19.53%、20.32%,6年间剖宫产特征中,一直以难产为第一位,巨大儿、产妇要求有上升趋势.结论:应对孕妇加强健康教育,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同时,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宣传力度,使家属及产妇正确地认识剖宫产,降低剖宫产率.表3,参7.  相似文献   
912.
红壤坡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产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连续8 a对红壤丘陵坡地6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地表径流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恢复保护能显著减少地表径流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地表径流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依次为:农作区>甜柿区>茶园区>湿地松区>干扰恢复区>恢复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产流主要发生于4-8月,降雨量和2.5~8.0 mm·h-1降雨强度是影响径流量的关键因素.恢复区和干扰恢复区呈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应,累积径流量增长缓慢;纯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效应与林木种类密切相关;农耕地由于土壤扰动大,水土流失严重,累积径流量增长迅速.必须通过构建合理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以进一步防治南方地区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13.
淀山湖上覆水与沉积物孔隙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淀山湖上覆水和沉积物孔隙水中Pb ,Cd,Cr,Cu ,Fe和Mn的浓度及Eh 分布 ,分析了孔隙水中重金属的扩散通量 .结果表明 ,淀山湖中重金属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Mn >Fe >Cr,Cu ,Pb >Cd ;Fe和Mn在孔隙水中的浓度远远大于它们在上覆水中的浓度 ,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中Pb ,Cd ,Cr,Cu的浓度稍大于它们在上覆水中的浓度 ;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可能按照浓度梯度经孔隙水从沉积物向上覆水中扩散而最终影响上覆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914.
通过Al-Ferron络合比色动力学分析,对Al(Ⅲ)的形态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划分和计算,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动力学参数和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铝的初始浓度、合成温度对Alh与Ferron的解离-络合反应的速率常数kb有一定的影响,而碱化度、合成时的搅拌强度和加碱速度对kb的影响不大;碱化度、铝的初始浓度对铝的形态分布影响很大,搅拌强度、合成温度和加碱速度对铝的形态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5.
根据我部决定(见本刊1999年第2期第159页)和有关专家推选评定,施济普、赵崇奖、朱华(的论文《衣裳牢山西坡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与物种组成》[2005,11(1):1~7]和魏明宝、崔长征、方呈祥、张甲耀、王海、王亚芬的论文《铜绿假单胞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研究》[2005,11(1):74~77]获本刊2005年第1期优秀论文奖.本刊将授予两篇论文奖金各500元人民币,授予两篇论文的每在作者获奖证书。  相似文献   
916.
中国珍稀格氏栲林的数量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运用伽玛分布,对数正态分布、韦布(Weibull)分布,正态分布等4种概率分布模型对格氏栲林的乔木层、灌木层、藤本层,草本层的物种-多度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并用多种物种多样性指标测定格氏栲林各层次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格氏栲林群落各层次物种-多度关系均符合伽玛分布,即伽玛分布模型应用于格氏栲林物种-多度分布研究是理想的;格氏栲林物种多样性指标介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之间,表5参20。  相似文献   
917.
广州市区大气污染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2000—2004年广州市国控测点的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结果为基础数据,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日平均质量浓度二级标准为依据计算广州市2000—2004年的各大气污染物的指数及污染负荷率,阐明广州市区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CO的地域分布特征、季节变化特征、年际变化特征以及由于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而形成的酸雨的变化特征并提出研究对策。结果表明:各污染物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除SO2春夏秋季污染最严重,其余几项污染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近5年来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呈显著下降趋势,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则呈显著上升趋势,综合污染指数也呈明显上升趋势;酸雨频率呈不显著上升且夏秋季污染大于春冬两季。广州市大气污染分布规律与风向频率以北和东北偏北方向较大,东和东南方向次之的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18.
南京市城郊蔬菜生产基地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网格法在南京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八卦洲采集70个土壤样品,用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GC-μECD测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α-HCH,β-HCH,γ-HCH和δ-HCH以及o,p'-DDT,p,p'-DDT,o,p'-DDE,p,p'-DDE 和p,p'-DDD)残留量.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在6.18~84.72 μg·kg-1之间,平均18.63 μg·kg-1.DDT残留量高于HCH,为3.36~74.19 μg·kg-1,平均12.61 μg·kg-1.土壤中HCH残留量为2.48~17.80 μg·kg-1,平均6.02 μg·kg-1.DDT同系物中以p,p'-DDE和p,p'-DDT为主,而HCH中δ-HCH含量较低,其他3种异构体含量水平相当.所有土样中DDT和HCH残留量均远远低于GB/T 18407 无公害蔬菜产地土壤标准限定值500 μg·kg-1,但大多数土样中DDT和HCH残留量远远高于荷兰无污染土壤标准.  相似文献   
919.
于2005年和2006年连续2 a对密云水库流域坡耕地进行水土流失小区试验,并完全按照当地农民习惯进行农事管理.试验结果表明:(1)降雨后坡耕地产生的地表径流量、泥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增加,并与坡度正弦值呈一定的线性关系;(2)坡度对雨后地表径流和泥沙中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但对泥沙养分流失量有明显影响;(3)养分流失以泥沙携带为主要途径,且通过泥沙携带途径流失的养分量占流失养分总量的比例随坡度增加而增加;(4)水库周边区域内坡耕地流失养分的主要来源为施用于坡耕地的化学肥料.(5)调整水库流域内坡耕地的种植结构、对坡耕地实施改造以截留或减少泥沙流失和控制化学肥料投入等措施对于治理流域内农业非点源污染、保护水源地水质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920.
西南岩溶山区景观生态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探讨了西南岩溶山区景观生态结构与功能以及景观生态过程的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基本特征,尝试从景观角度认识西南岩溶区生态空间特性与演化过程。受地质地貌和土地利用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景观基质脆弱、景观格局分异明显,具破碎化与景观结构粗粒化、景观动态变化范围大且速度快、整体退化明显的特点,以石漠化为特征的景观演化削弱了岩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岩溶山区的景观生态建设须充分认识岩溶山区资源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的适生植物资源,协调生态效应和水文效应,促进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持向高效利用发展,形成新的高效、和谐的人工自然景观。今后应把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结合起来、与人文因子和地学背景结合起来,加强小尺度的景观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