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1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505篇
安全科学   413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339篇
综合类   2092篇
基础理论   275篇
污染及防治   91篇
评价与监测   135篇
社会与环境   262篇
灾害及防治   16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21.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大型核电工程已逐渐向有冰海域分布。海冰是有冰海域海洋活动的首要灾害性环境要素,冰区核电站正常运行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障冷源取水不受海冰灾害影响而失效。本文根据冰区海水直接利用工程的监测需求,分析了光学视频在特定小区域海面浮冰监测中的优势,并基于海冰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和信息处理流程,初步设计了冰区核电海面浮冰监测与分析系统。系统建成后,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和风险评估数据库,可以快速提供冷源取水堵塞风险和预警信息,为企业和有关部门及时有效的采取防灾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2.
开展海水增养殖区卫生安全评价对于减少人体健康风险、提高增养殖区的有效管理尤为重要。本研究于2013年3月、5月、8月和10月对大连市金石滩、大长山岛、大李家3个重要海水增养殖区的贝类和海水进行了粪便污染指示菌总大肠菌群(TC)和粪大肠菌群(FC)的监测,同时监测了弧菌总数(TV)和主要环境要素(包括水温、pH、盐度、COD、DO、Chl a)。结果表明:这3个海区贝类组织中TC及海水中的TC、FC浓度均呈显著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变化。贝类组织中TC含量随时间的分布趋势为:8月> 5月> 3月> 10月,空间分布为:大长山岛>金石滩,大长山岛>大李家,而金石滩和大李家差异不显著(P < 0.05);海水中TC和FC浓度分布特征相似,时间分布特征均为:金石滩8月份最高,大李家5月份最高,而大长山岛各月份均低于最低检测限(2 MPN/100 mL),空间分布特征均为:大李家增养殖区污染较为严重,而金石滩和大长山岛差异不显著(P < 0.05)。3个增养殖区8月份和10月份的海水中TV浓度较高,为3.3×102~4.23×105 CFU/100 mL。通过分析不同季节海水增养殖区中TC、FC、TV之间及其与水温、pH、盐度、COD、DO、Chl a的相关性,表明环境要素以及增养殖区水域特点对于粪便污染指示菌和弧菌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更好地反映增养殖区的卫生安全状况,海水和养殖生物体内指示生物应同时监测,在监测传统粪便污染指示菌的同时,建议将弧菌作为重要的病原菌指标。  相似文献   
123.
开展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为建立流域尺度的长效保护机制提供依据.以郑州尖岗水库为研究对象,构建水域生境结构、水生生物、陆域生态格局和生态功能等共6类16项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开展评估.尖岗水库水域、陆域和流域综合生态健康标准化评估值分别为54.17、59.21和57.19,评价等级均为"一般",河道连通性、森林覆盖率是流域生态健康的主要限制因子.人类活动对尖岗水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产生了强烈影响,生态环境正处于负向演替和生态退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4.
饮用水安全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海岛水库水源地周边生活、农业、工业污染源情况,并利用现场、问卷调查和卫星影像图开展分析,对污染源排放总量进行了测算,完成了水库水源地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研究结论促进舟山市水库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进舟山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舟山市水库水源地的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5.
水库是一类典型的水利工程建筑物,是水利事业不可或缺的部分。水库功能较多,在防洪、农业灌溉、航运及发电当中均有所作用,是区域经济、环境发展的重要的基础。随着水库数量的不断增多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库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愈加凸显,对水库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6.
北京市新建城区不透水地表径流N、P输出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2010年通过对北京市新建城区典型不透水地表径流水样的采集与分析,研究新建城区地表径流水质特征及其N、P输出形态组成,以期为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的源区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北京市新建区典型不透水地表屋面和道路地表径流污染初期冲刷效应显著,屋面径流污染负荷的输出主要集中在初期10 mm径流,而道路径流污染负荷的输出主要集中在初期15 mm径流.屋面地表径流TSS、COD、TN、NH4+-N、NO3--N和TP事件浓度均值分别为50.2、81.7、6.07、2.94、1.05和0.11 mg·L-1;道路地表径流TSS、COD、TN、NH4+-N、NO3--N和TP事件浓度均值分别为539.0、276.4、7.00、1.71、1.51和0.61 mg·L-1.屋面径流颗粒态COD、TN和TP分别占20.8%、12.3%和49.7%,道路径流颗粒态COD、TN和TP分别占68.6%、20.0%和73.6%.屋面径流溶解性氮素占总氮87.7%,其中NH4+-N和NO3--N分别占57.6%和22.5%,道路径流溶解性氮素占总氮的80.0%,其中NH4+-N和NO3--N分别占42.1%和35.0%.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控制应加强NH4+-N和NO3--N的去除.  相似文献   
127.
深水型水库藻类功能组时空演替及生境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卢金锁  胡亚潘 《环境科学》2013,34(7):2611-2617
藻类功能分组是近年来生态学藻类研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为了探明西安某深水型水源水库藻类功能组时空演替及生境变化的影响,于2011年8月起开展实验研究.研究采用现场在线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水库藻类可分为10个功能组类别:B、D、P、X1、X3、F、G、J、LM、MP.其中,功能组B、P、F、X1、MP、D、J在水库中较为常见,X3、G、LM出现几率较低,功能组B、D、P、X1、X3的藻类数量占优.通过分析环境因子的变化对功能组时空演替的影响,发现水温为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水库藻类生长策略为:春季R/CR策略藻种→春末夏初CR/C策略藻种→夏末秋初C/CR/R/CS/S策略藻种→秋末及冬季CR/R策略藻种.此研究可为深水型水库安全取水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8.
《世界环境》2013,(6):1-1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号角的吹响,中国“改革号”航船驶入深水区,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一个个触人心弦的关键词,令人无限懂憬。然而,那也是一个我们不曾熟悉的区域,甚至连那些已经有过“先污染后治理”教训、经历过转型阵痛的发达国家也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29.
流域水环境的恶化使得其修复成为迫切的需要,我国修复技术也日渐成熟.流域水环境中河流、湖泊水库、湿地和地下水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该4种水环境类型的修复技术分别进行了介绍,并简要分析了每种水环境类型较为有效的技术方法,以期能对我国水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和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0.
选取贵州六盘水市汪家寨煤矿为研究区域,以2000年的ETM影像、2005年的ASTER影像和2010年的ALOS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通过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该煤矿区2000-2010年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汪家寨矿区不同景观类型间的转化主要是耕地转为工矿用地,草地,灌木,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越来越大,但变化不大;该矿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煤矿开发及农业发展及生态治理政策因子。煤矿开发及农业发展是使生态格局恶化的驱动力因子;水土流失治理政策的实施和矿区生态恢复建设的开展是使生态格局改善的驱动力因子。这些驱动因子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影响矿区景观格局的变化。旨在为贵州矿产资源开发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