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325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瑀  李娜  刘宇馨  娄亚迪 《环境化学》2019,38(2):363-369
以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为受试生物,在96 h急性毒性实验条件下,设置不同浓度的180#燃料油分散液(WAF),分析小新月菱形藻细胞内氨基酸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对照组(Ctrl)和低浓度WAF(1%和3%)中丙氨酸和组氨酸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在高浓度WAF(5%、7%和10%)组中丙氨酸无明显变化趋势,组氨酸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对照组和低浓度WAF组(1%和3%)下,半胱氨酸相对含量随培养时间增加而减少,而高浓度WAF(5%、7%和10%)下,变化趋势与低浓度相反.在各WAF浓度下,脯氨酸相对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天冬氨酸的变化正好与脯氨酸相反.因此,本研究发现小新月菱形藻内的主要氨基酸对180#燃料油分散液具有敏感的生化反应,可作为海洋污染检测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62.
GPS/GSM/GIS海上溢油跟踪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车载GPS监控系统的基础E研究开发了一种漂浮移动性能与溢油相似的、并具有GPS接收和发送功能的GPS浮标。在溢油事故发生后立即将其投放存厚油膜层中随油膜一起漂移。监测中心通过GSM移动通信网实时接收GPS浮标发出的定位信息,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对溢油位置、漂移速度、轨迹、方向的实时跟踪和信息显示.从而为溢油应急指挥提供一种准确实时、成本低廉、全天候的溢油全程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63.
建立了用油品的物理特性鉴别海面溢油源的分析方法。主要对海面溢油风化过程中溢油的运动粘度和折射率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在所给出的多个油种的风化过程中 ,油种间的运动粘度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随着风化时间的延长 ,原油的运动粘度随着风化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 ,重质燃料油虽略有递增却很不明显 ;轻质燃料油和润滑油的运动粘度均在缓慢地增加。润滑油和燃料油的折射率无明显的变化。运动粘度法鉴别溢油的准确度较高 ,其准确率可达 10 0 %。  相似文献   
64.
船舶油污染防治的30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浦宝康 《交通环保》2000,21(5):30-33,38
1967年,油轮Torrey Canyon和以后发生的Amoco Cadiz、Exxon Valdez等溢油事件,震动了石油、航运等企业以及海洋环境保护部门。从1969年开始的溢油会议,交流油污染防治经验和成果,到1999年的30年,可以看出船舶污染防治的梗概。文中对此作了综合评述,并说明目前状况和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5.
针对海洋柴油溢油,采用破乳剂对油水快速分离进行了研究.分别对油水比、温度、破乳剂量及存在Ca2 、Mg2 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列油水快速分离试验,并测定了破乳剂作用下乳液的界面张力.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溢油形成的乳液稳定性较差,油水分离较容易,但分离后的水中含油量较高.加入聚醚类非离子型破乳剂FA、FB、FC和FD,可达到油水低温、快速分离的目的,且分离后的水中含油量较低.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加,界面张力降低,当破乳剂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时,界面张力最小,脱水效果最好.Ca2 、Mg2 对聚醚类非离子型破乳剂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6.
针对油粒子模型中油膜扩展面积计算不足的问题,运用GNOME溢油轨迹模型模拟平静水面上的油膜扩展行为,与Fay提出的油膜扩展理论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剖析了油膜在重力-惯性力、重力-粘性力和表面张力-粘性力三个阶段作用下油膜面积的变化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在油膜前期自身扩展过程中,重力-惯性力作用对油膜面积扩展影响最大,重力-粘性力影响次之,表面张力-粘性力影响最小。油膜受自身重力、惯性力、粘性力和表面张力作用的平均扩展速率约为186 m^2/s,与扩散系数取为4.2 m^2/s的扩散范围一致。模拟结果为溢油数值模拟经验参数的选取和溢油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7.
鉴于许多溢油监测技术都缺少量化指标,为了评价溢油监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数学统计模型的评价指数——可分离性指数SI,通过对TM影像的处理,验证了利用油膜光谱曲线确定溢油监测通道的可行性,评价了几种图像增强的方法,得出高斯拉伸与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处理较佳,并经过反复试验建立数学描述性评价指标。结果证明该指数能够有效评价溢油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68.
针对海上溢油应急处理问题,本文主要对溢油的初级行为--扩散进行探讨.提出了采用溢油扩散图像来预测溢油扩散未来发展趋势的3步非线性处理过程,即图像边缘检测、面积计算和面积预测,对这一过程中应采用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以奥里油在静止海水中扩散为范例,在MATLAB环境下,利用非线性方法对扩散图像进行边缘监测,通过对梯度算子阀值的调整来计算完整的油膜覆盖面积,并将其计算结果进行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表明:采用Roberts边缘算子可以得到很好的边缘检测结果,采用BP神经网络获得的面积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69.
我国船舶溢油污染事故溢油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污染面积和溢油量对溢油污染事故的重要性,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实际应用出发,给出了适用于我国船舶溢油污染事故污染面积和溢油量评估的几种技术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同时阐述了每种评估方法的实质以及其自身的技术局限性,以及在实例中发挥的作用.旨在推进我国的污染面积和溢油量评估工作,实现规范化、系统化评估,提高船舶溢油污染事故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70.
水上溢油鉴别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溢油鉴别是溢油事故调查处理的重要取证手段,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溢油鉴别体系及最新溢油鉴别方法研究情况,对国内主要鉴别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对比.认为应把这些单一的、孤立的溢油鉴别技术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发展成系统的、快速的、能够实现计算机自动比对的、支持溢油应急决策的集成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