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67篇 |
免费 | 1186篇 |
国内免费 | 357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91篇 |
废物处理 | 371篇 |
环保管理 | 2567篇 |
综合类 | 15264篇 |
基础理论 | 1634篇 |
污染及防治 | 1975篇 |
评价与监测 | 1243篇 |
社会与环境 | 353篇 |
灾害及防治 | 2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6篇 |
2023年 | 712篇 |
2022年 | 789篇 |
2021年 | 940篇 |
2020年 | 739篇 |
2019年 | 748篇 |
2018年 | 459篇 |
2017年 | 550篇 |
2016年 | 726篇 |
2015年 | 830篇 |
2014年 | 1478篇 |
2013年 | 1124篇 |
2012年 | 1125篇 |
2011年 | 1123篇 |
2010年 | 891篇 |
2009年 | 1029篇 |
2008年 | 1178篇 |
2007年 | 1127篇 |
2006年 | 927篇 |
2005年 | 857篇 |
2004年 | 770篇 |
2003年 | 1100篇 |
2002年 | 775篇 |
2001年 | 689篇 |
2000年 | 632篇 |
1999年 | 523篇 |
1998年 | 470篇 |
1997年 | 356篇 |
1996年 | 290篇 |
1995年 | 319篇 |
1994年 | 232篇 |
1993年 | 195篇 |
1992年 | 189篇 |
1991年 | 207篇 |
1990年 | 212篇 |
1989年 | 27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应用假设市场价值评估法(CVM)调查了华北高产农业区桓台县公众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水所需费用的支付意愿;评价了公众对技术、经济、政策等解决手段的期望和行为选择。调查表明,有60%以上的公众表现出能够为后代人着想而保护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有76%的人对污染现状的改善和治理持积极态度,人均支付意愿为22.8元·a-1,但公众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影响农民公众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经推算,该县公众1a总支付意愿大约是1114.8~1320.2万元。可采取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以改良耕作习惯、控制化肥施用量为主,法制化的环保手段需要与公众环保意识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2.
选用0.1μm的PVDF中空纤维内压式微滤膜组件,在死端微滤工况下,研究了酵母(平均粒径5.3μm)和高岭土(平均粒径0.7μm)体系在浓度和压力变化时的污染机理及过滤阻力、膜渗透通量的变化规律性。通过恒压堵塞定律积分式的具体形式与实验数据的拟合及根据堵塞过滤定律计算的结果都表明:死端微滤时,酵母体系和高岭土体系均符合滤饼过滤机理。 相似文献
123.
研究了湘西地区常用的发酵鸡粪和有机磷肥施用对不同程度Pb、Cd复合污染土壤中乙三胺五醋酸(DTPA)提取态Pb(DTPA-Pb)、DTPA提取态Cd(DTPA-Cd)和土壤酶的影响,并研究了对于种植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发酵鸡粪和有机磷肥均能显著改善土壤酸性,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加入质量浓度200mg/kg总Pb、2mg/kg总Cd复合污染土壤中施用有机磷肥,能有效钝化土壤DTPA-Pb、DTPA-Cd,但在400mg/kg总Pb、4mg/kg总Cd复合污染土壤中钝化效果有限,其优先钝化DTPA-Pb。施用发酵鸡粪不能有效钝化土壤DTPA-Pb、DTPA-Cd。(2)施用发酵鸡粪和有机磷肥均显著提高黑麦草鲜重。虽然施用有机磷肥能更有效的钝化土壤DTPA-Pb、DTPA-Cd,但对于黑麦草种植而言,施用发酵鸡粪能更有效的降低其对Pb和Cd的积累,并且主要积累到根部。(3)施用发酵鸡粪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而言,湘西地区种植牧草黑麦草,施用发酵鸡粪比较合适,能有效改善土壤酸性,提高黑麦草鲜重和土壤酶活性,降低黑麦草对Pb和Cd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4.
125.
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集杭州市某道路上机动车排放的苯并(a)芘,经超声萃取,高速离心后直接进HPLC分析。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苯并(a)芘与其他多环芳烃完全分离,绝对进样量在0.8~0.02 ng时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9,最小检出量0.8 pg,加标回收率87.5%~93.8%。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129.
王东莲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13(2):48-50
文章对我国污染预防现状进行了评估,并对如何进一步实施污染预提出初步建议,形成污染预防框架行动计划,试图人们从行为和观念转向污染预防提供方向。框架行计划着重从政策和法律,组织和人力资源,研究和开发,污染预防活动和实践到评估、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