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2篇
  免费   944篇
  国内免费   2582篇
安全科学   618篇
废物处理   223篇
环保管理   1057篇
综合类   8159篇
基础理论   1305篇
污染及防治   796篇
评价与监测   791篇
社会与环境   327篇
灾害及防治   302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456篇
  2022年   457篇
  2021年   613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487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861篇
  2013年   606篇
  2012年   676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518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31.
随着中国大力推广排污许可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排污许可限值作为排污许可证中的关键点,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论文重点从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的法律规范基础、基于技术和基于水质的核定技术3个方面,对比研究中美两国排污许可限值核定实践与科研现状.通过对比美国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的特点与经验,分析总结出我国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存...  相似文献   
932.
本文通过对泰兴开发区的建设现状和长江水质(以枯水期水质分析为主)的变化状况调查分析,结合对开发区排污现状和长江水质、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分析,得出工业集中区排污影响长江水质的结论,并提出了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长江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933.
研究抗生素污染对蔬菜毒性阈值及其敏感性分布,对于科学评价土壤抗生素污染的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培养方法,选取四环素(TC)作为代表抗生素,调查其对珠三角地区多种蔬菜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为测试终点,采用Log-logistic分布模型,对TC的毒性剂量-效应关系进行拟合,并计算其IC50和IC10。以IC50为评价参数,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构建TC污染对不同蔬菜品种的SSD曲线,并获得TC毒性阈值(HC5)和无效应浓度(PNEC)。结果表明,TC污染对实验所选品种蔬菜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程度为:根长>芽长>发芽率,当TC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9种品种蔬菜种子相对根长、相对芽长和发芽率分别为16.9%-72.5%,42.3%-129.4%,83%-100%。TC污染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程度不仅与测试指标相关,还与蔬菜品种密切相关。当TC质量浓度为10mg·L<...  相似文献   
934.
基于生物质热解得到生物炭材料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高比表面积和电子传递效率高等性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材料、能源、环境等研究领域。目前,由于水体中各种有机污染物的大范围增加,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因此,利用绿色高效的光催化剂对有机物污染物废水进行高效处置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不同合成方法制备的生物炭基光催化剂对废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处置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生物炭载体的不同制备方法进行了对比与分析,为后续生物炭最佳制备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思路。生物炭基载体能够有效避免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团聚现象,促进光催化剂在生物炭表面的分散。因此,该文还介绍了溶胶-凝胶法、水解法、超声法和热缩聚等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阐述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活性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在去除废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甲基橙、吉米沙星、罗丹明B、磺胺甲恶唑等)方面的应用与有效性,并且将光催化剂的反应机理总结为污染物吸附、光激发电子-空穴以及污染物催化降解3个步骤。同时,生物炭基光催化材料能够增加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与提高污染物的传质过程,从而显著提高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35.
随着印刷业的快速发展,碳粉的产量不断增加,致使废碳粉排放量升高。目前,国际上对废碳粉的处置以直接填埋为主,在环境中持续累积且具有暴露风险。废碳粉中含有微纳米塑料、纳米氧化物、纳米炭等多种新污染物,存在潜在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如何科学处置废碳粉,实现其资源化利用是管控废碳粉中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的关键。该综述首先探讨了多种典型颗粒新污染物的单独和复合生态效应以及其与环境中土壤、水体等介质的相互作用,提出废碳粉可能具备生物毒性和生态风险。废碳粉可通过呼吸、接触及食物链传递等途径造成人体暴露,可能会对人体呼吸系统、肾脏、肝脏、肠道代谢、神经发育、心脏代谢、血管、生殖等产生毒性,其毒性具有尺寸、剂量和暴露时间依赖性。依据废碳粉的成分组成和性能分析归纳总结了其可能的回收和高值化利用技术,并对未来废碳粉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环境健康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研究进行了展望,包括:1)发展环境中废碳粉的分离提取与检测定量技术,明确废碳粉的环境赋存量和赋存形态;2)结合实验室和中宇宙模拟与机器学习来探究环境相关浓度下废碳粉的生态和人体健康效应,并实现其风险评估;3)加强废碳粉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的创新,发...  相似文献   
936.
赵洪艳  王斌 《生态环境学报》2023,(11):2007-2018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一类人工合成、应用广泛、高度氟化的化合物,由于数量众多及其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潜在毒性,其暴露风险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人体可能通过食物、饮水、室内空气和灰尘等多种介质暴露于PFAS,当前研究多集中于饮水和食品暴露途径,较少针对室内空气和灰尘的人体暴露进行评估。然而人类通过室内环境介质对PFAS的暴露不可忽视,尤其对婴儿而言。该文综述了室内环境中释放PFAS的各类产品,PFAS在不同介质中的分布特征以及人体暴露于PFAS的途径,重点分析了不同人群的暴露特点和PFAS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降低室内PFAS浓度的有效措施。发现皮肤接触暴露途径的研究数据较少,室内环境中PFAS从产品到室内的迁移转化机制尚不清楚,此外,目前的研究大多是通过检测膳食、饮水、灰尘、空气等环境介质中的PFAS浓度,然后通过风险评估模型去计算外暴露水平,或者通过尿液、血液、头发等检测PFAS的内暴露水平,外暴露和内暴露研究是相对独立的,二者之间的关联并不明确。众多研究已经表明,很多PFAS类型在各种暴露源中均有高水平检出,仅通过已有的体外暴露风险评估模型对外暴露风险的评估可能高估了...  相似文献   
937.
海拔对生物群落的空间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探究生物群落随海拔变化规律不仅可以确定生物的地理分布范围,而且可为预测生物响应气候变化提供基础信息。然而,目前对于生物群落海拔格局的研究多集中于陆生大型生物,对水生微型生物的研究相对不足。基于西藏昌都市境内金沙江上游支流黑曲和雪曲着生藻类的调查数据,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和分段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着生藻类密度、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样点对β多样性的贡献(Local contribution to beta diversity,LCBD)等生物群落指标的海拔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两条河流共鉴定出161个分类单元,分属硅藻门、蓝藻门和绿藻门。其中着生硅藻种类最多,占总分类单元数的78.9%,极小曲丝藻(Achnanthidium minutissimum,平均相对丰度:28.3%)、波状瑞氏藻(Reimeria sinuata,平均相对丰度:11.5%)、偏肿内丝藻(Encyonema ventricosum,平均相对丰度:9.3%)和细端菱形藻(Nitzschia dissipata,平均相对丰度:7.2%)为主要优势种。不同海拔的着生藻类群落...  相似文献   
938.
金属制品制造因涉及大量金属材料加工和使用,可能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揭示该行业场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和生态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华南典型金属制品制造遗留场地为对象,采集0-9 m土壤样品共517个,检测As、Cd、Cr、Hg、Ni、Pb、Sn、Zn等8种重金属元素,利用Arc GIS分析土壤各层重金属分布,通过相关性和变异性分析揭示空间分布特征与来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0-50 cm)土壤As、Cd、Cr、Ni和Zn等元素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富集系数排序为Cd (13.27)>Zn (1.45)>As (1.22)>Ni (1.17)>Cr (1.15)。在水平分布上,As、Cd、Cr、Ni和Zn等元素呈现“斑块状聚集”现象,主要集中在木工和烤漆车间等区域,不同元素聚集特征与金属制品生产工艺密切相关。在垂向分布上,相关性分析表明各重金属质量分数与采样深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受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性质的共同影响,不同重金属的垂向迁移行为有所差异,垂向迁移能力排序为Ni>Cr>Sn>Pb&...  相似文献   
939.
刘安  吴昊  何贝贝 《生态环境学报》2023,(11):2030-2040
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缓慢,塑料污染物的积累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尺寸微小的塑料被定义为纳米塑料(NPs)。虽然NPs的尺寸尚存在争议,但与其他工程纳米颗粒类似,NPs可造成多种不利的环境影响。NPs的存在和在生物体内的积累会对生物体产生一系列毒性效应,影响生物体的生长、繁殖和内分泌系统等。因此,NPs对包括人类在内的较多生物都构成威胁。尽管NPs污染已成为最令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但目前有关NPs对土壤环境及生物体的毒害效应等的研究仍然较少。旨在综述NPs本身的毒害效应(包括其中的添加剂)、降解产物和与其他环境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耦合后的复合毒性以及NPs对陆生生态环境,包括植物、动物以及土壤产生的综合影响,并总结本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主要的研究不足包括对经过降解等过程形成的次级NPs的毒性效应尚未深入开展,NPs对真实生物体的影响研究仍具有局限性,针对环境-NPs-生物-污染物的交互耦合机制对土壤环境的毒害效应仍需进一步探究。针对这些研究不足开展相应的科研探究工作能为全面科学地评价NPs的生态风险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40.
食源性植物中全氟/多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inated substances,PFASs)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研究典型氟化工园区周边玉米中PFASs的污染特征,在辽宁阜新氟化工园区周边的农用土壤中采集19个玉米样品,分析了根、茎、叶及果实中17种PFASs单体的含量与组成,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及Arc Gis软件阐明了玉米中PFASs的富集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氟化工园区周边农用地中玉米植株内总PFASs含量(∑PFASs)水平为15.88-620.7 ng·g-1,主要检出物质为短链(C≤6)PFASs、PFOA(perfluorooctanoic acid,全氟辛酸)和PFOS(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全氟辛烷磺酸)。(2)叶片是最具富集能力的器官。PFASs在叶片中总含量远高于其在根、茎及果实中含量。此外,碳链长度及官能团结构会影响玉米体内PFASs的含量。(3)PFOA与PFOS倾向富集在根部,而短链PFASs易在玉米植株内迁移。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PFASs在根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